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对数学题的解答表现出敏捷、灵活,富有独创性,而有的学生表现迟缓、呆板,不能独立思考,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便是数学思维品质的差异.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可以用表征思维各种状态的"度"来刻画,如灵活度、效度、广度等,但完全定量化计算个体的思维品质,涉及的概念多,测量数值烦琐,不易被广大教师所接受.那么,能否另辟蹊径寻找到简易量化的评价方法来准确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呢?  相似文献   

2.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维活动.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目的性、敏捷性和批判性都是很重要的思维品质.然而,当前学生数学思维的批判品质严重不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思维批判性品质的培养.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批判性品质的紧迫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表现为:愿意进行各种方式的检验,检验待解的问题和已经得到的结果,检验归纳、分析和直觉的推理过程;善于找出和改正自已的错误,重新计算和思考;善于发现知…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活动,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特征的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猜想和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情境性教学设计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而生活中处处是  相似文献   

4.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数学素质,这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题组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王秀娟 《数学通报》2003,(9):16-17,15
思维水平是一个人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思维品质、思维结果不同层次的反映 .从数学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 ,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集中表现在解题和对概念的理解上 ,以解题为例 ,对一些数学题有些学生解得很巧 ,有的解得很笨 ,有的解一个题用的时间很短 ,有的解一个题用的时间很长 ,有的同学遇到题目很快抓住问题的实质 ,有的则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有种种原因 ,但是一个人的整体思维水平的高低却是直接的反映 .1 从几次调查看高中生思维水平的差异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在中国的讲学文集《数学教育再探》中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应该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创造性思维品质包涵思维的发散性、迁移性、逆向性和重组性等要素.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呢?本文以四类数学问题为载体,阐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谈际国 《中学数学》2012,(13):87+8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巧设陷阱,让学生暂时受挫折,便可以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进而促使其思维活跃起来,老师精选典型例子,通过正与误、繁与简的比较,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培养.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数学思维品质不够好的问题,笔者进行努力探究,我感到,巧设陷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程序、手段,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在数学推理与问题解决中,教师有意识地展现数学方法,不仅可以开启思路、提高解题效率,还可以强化方法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升华.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通常是课堂教学.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方法的渗透上的指导.笔者分别以三堂典型课为例,对“数学方法的渗透”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9.
姚璐 《中学数学》2021,(3):27-28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数学问题,并在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推动和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主动探究的有效载体.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引领教学,将数学学习置于有意义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可以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广泛又活跃,满足学生数学学习关联性、批判性和深度性的要求,将浅性思考转化为深度设疑,从而把学生思维不断向深处推进,促进学生深度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纵观目前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采用告诉式的传授方式较为普遍 .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只会机械模仿 ,面对陌生问题往往缺乏灵活驾驭的应变能力 .本文拟从解答数学问题的角度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以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升思维品质 .1 让学生在探索尝试中感悟夸美纽斯认为 ,教一个活动的最好方式是演示 ,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 .教学中 ,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思路的尝试实践 ,常可避免“听似容易 ,做时难”的现象 .例 1 求sin2 2 0° +cos2 5 0° +sin2 0°cos5 …  相似文献   

11.
刘金山 《数学通报》2007,46(4):46-49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辩证法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数学中充满着矛盾,同时也处处渗透着辩证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形式.在解题数学中,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运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问题,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科学的世界观,而且使解题思路宽阔,解题方法易求,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1动与静“动”与“静”,本来就是相对的.动中求静或静中求动,动静互换,往往可以将关系复杂,规律不明显的问题转化为关系简单,规律明显的问题.图1例1如图边长为Q的等边△ABC的二顶…  相似文献   

12.
江高文  李桂莲 《数学通报》1992,(3):11-12,F004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数学思维的方法与技巧去分析和处理数学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着力发展学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育观点认为,初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多方面的展开,形成全面地、多角度地、整体性地思维.这样的培养在学生初  相似文献   

14.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打破思维的僵化,开拓思路,冲破思维消极因素的束缚.……  相似文献   

15.
潘竹树  李祎 《数学通报》2022,(10):39-43
“关键能力”指的是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学科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1].培养关键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在数学素养中起着最本质、最核心作用的理性思维,形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描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多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往往是在某一主题下融合多个关键能力的培养.笔者以“最短路径问题”综合与实践活动为例,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逻辑推理是数学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数学课程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陆雅平 《数学之友》2023,(10):56-57
小学阶段的数学思维培养力度不足,致使学生对很多数学问题“知所云”却“不知所以云”.思维可视化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明确界定思维可视化的概念前提下,正确认识其价值,同时借助实际动手操作、思维导图绘制、现场教学活动等方式来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都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标志.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而思维能力又是由思维的品质所决定的,即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等.因此,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如何提高人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桂霞 《中学数学》2012,(23):21-22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发现数学的思维过程,学到其思维方法,从而学会独立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数学思维训练通常是以解题教学为中心展开的.没有一定量的题练,固然达不到练就过硬解题本领的要求,但"题海之战"也未必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学生,反而加重他们的负担,带来负面影响,这与素质教育是相悖的.一、一题多练,拓展思维空间集中思维通常称为求同思维,主要是依靠已有的知识体系,展示现成解决方案和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学问题,是指具有丰富的内涵,解决它们所用的知识紧密相连,并包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转化为能力上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精选一些这样的数学问题,在解完之后进行再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挖掘、多方位地探索,从典型问题解决中学“法”,在问题变化探索中用“法”,融会贯通后创“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在典型问题的“再学习”中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