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大模面积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器在近零色散点展宽脉冲锁模的束缚态运转.获得了双脉冲束缚态锁模,以及脉冲间隔不相等的多脉冲束缚态锁模,实验发现束缚态的子脉冲间距具有随机性.通过建立光纤锁模激光器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激光器束缚态锁模建立的动力学过程,在一定抽运强度下,激光器存在多个稳态,或者单脉冲运转,或者子脉冲间隔不相等的束缚态运转,这取决于锁模建立阶段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对噪声信号的随机提取.并提出了抑制束缚态的方法,模拟得出此项技术可直接获得的最大单脉冲能量为19.6 nJ,考虑到40%左右的压缩损耗,可得到压缩至76 fs的最短脉冲,单脉冲能量为11.8 nJ.数值模拟结果能很好的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一款用于眼科手术的高稳定性、高质量脉冲压缩飞秒光纤主振荡功率放大系统. 振荡器采用混合腔方式增加了光纤双折射, 改善了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在低重复频率下无法自启动的缺点, 提高了飞秒光纤激光器自启动锁模的稳定性. 研究了脉冲预啁啾与飞秒脉冲压缩质量的关系, 通过实验证明了光纤放大器的入射脉冲保持负的预啁啾状态可以得到最好的脉冲压缩结果. 实验最终实现了满足自启动锁模条件的重复频率19.4 MHz、平均功率1.2 W、脉冲宽度183 fs的激光脉冲, 目前这台激光器是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应用于动物角膜实验的飞秒光纤激光器.  相似文献   

3.
大尺度、高精度的绝对距离测量在卫星编队飞行、自由空间通信、大尺寸工件检测等前沿应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利用飞秒激光脉冲的飞行时间方法对一段52m的大气传输路径进行了绝对距离测量.通过平衡光学互相关技术探测目标反射脉冲与参考脉冲之间的时间误差,并利用得到的平衡互相关电压信号反馈控制谐振腔长,将脉冲间隔的整数倍精确锁定至往返距离,最后由飞秒激光的重复频率确定目标反射脉冲的飞行时间.这一测量方案有效地避免了直接光电探测造成的飞行时间分辨率的损失.实验中,采用工作在1.04μm波段的高重复频率掺Yb锁模光纤激光器作为飞秒激光源,在1S的平均时间下获得了12nm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4.
曹士英  张志刚  柴路  王清月 《物理学报》2008,57(5):2971-2975
对钛宝石飞秒激光器脉冲序列的强度和时间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实验比较了钛宝石飞秒激光器底板有无水冷的条件下,输出锁模脉冲序列的稳定性以及中心波长和光谱宽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对钛宝石飞秒激光器底板施加水冷可改善锁模脉冲的稳定性. 关键词: 钛宝石激光器 稳定性 飞秒脉冲  相似文献   

5.
朱长军  王水才  贺俊芳  肖东 《光学学报》1999,19(8):030-1033
采用有限发方法对双波长飞秒激光器的锁模方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不同参数交叉锁模脉冲的数值解。结果表明,在双光束谐振腔内,由于自相位调制、群速色散、交叉耦合、增益放大以及损耗调制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激光器能够从连续运转状态发展到锁模状态,并产生双波长飞秒交叉锁模脉冲。  相似文献   

6.
刘洪雨  陈立  刘灵  明莹  刘奎  张俊香  郜江瑞 《物理学报》2013,62(16):164206-164206
利用锁模飞秒脉冲激光二次谐波为抽运源, 同步抽运单共振光学参量振荡器, 抽运光中心波长为425 nm, 重复率为76 MHz, 脉宽180 fs, 光学振荡器下转换晶体采用Ⅰ类共线PPKTP, 实验上实现了压缩度为2.58 dB的正交位相压缩光.考虑到实验系统的效率, 可以推知光学参量振荡器输出的下转换光压缩度为 4.48 dB. 关键词: 同步抽运光学参量振荡器 压缩光 锁模飞秒脉冲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被动锁模染料激光器锁模动力学特性分析,讨论了对撞脉冲锁模(CPM)环型染料激光器产生持续期为10~(-12)秒到10~(-15)秒量级的高稳定度光脉冲的锁模机理。选择有大吸收,发射截面和很短恢复时间的R6G增益介质和有更大吸收截面的DODCI可饱和吸收体,能够获得极短的光脉冲。为获得几十飞秒光脉冲的稳定运  相似文献   

8.
飞秒激光双脉冲在研究光泵浦的超快瞬态过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实现高准确度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的实时测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关法的飞秒激光双脉冲参量的测量方法,可实现对共光路传输、具有飞秒至皮秒级时间间隔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的脉冲间隔、脉冲宽度和强度比的实时测量.实验中采用自相关仪测得了双折射晶体(钒酸钇)分束出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的自相关曲线,并用非线性拟合算法求得了飞秒激光双脉冲的脉冲间隔、脉冲宽度和强度比参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互相关测量方法相比,克服了参考脉冲参量的不确定性对检测准确度的影响,使测量平均准确度提高了48%以上.  相似文献   

9.
飞秒激光双脉冲在研究光泵浦的超快瞬态过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实现高准确度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的实时测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关法的飞秒激光双脉冲参量的测量方法,可实现对共光路传输、具有飞秒至皮秒级时间间隔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的脉冲间隔、脉冲宽度和强度比的实时测量.实验中采用自相关仪测得了双折射晶体(钒酸钇)分束出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的自相关曲线,并用非线性拟合算法求得了飞秒激光双脉冲的脉冲间隔、脉冲宽度和强度比参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互相关测量方法相比,克服了参考脉冲参量的不确定性对检测准确度的影响,使测量平均准确度提高了48%以上.  相似文献   

10.
宋有建  胡明列  刘博文  柴路  王清月 《物理学报》2008,57(10):6425-6429
实验研究了基于掺Yb偏振型大模场面积光子晶体光纤的孤子锁模激光器,获得了高脉冲能量的飞秒激光输出. 激光器基于线形腔结构,利用光栅对补偿腔内色散,并通过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实现锁模的自启动. 实验中从振荡级直接获得了平均功率为700mW, 重复频率为47.3MHz(对应于14.8 nJ的单脉冲能量),脉冲宽度为518 fs的稳定锁模脉冲输出. 与普通孤子锁模飞秒光纤激光器相比,输出的单脉冲能量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飞秒 光纤激光器 孤子锁模  相似文献   

11.
钛蓝宝石飞秒超快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宏  张铁桥  王树峰  龚旗煌 《物理学报》2000,49(7):1292-1296
介绍飞秒激光技术的进展、钛宝石飞秒激光放大技术及飞秒分辨相关测量技术.并介绍了飞秒分辨光荧光上转换和光克尔实验技术及其在各种学科中的应用. 关键词: 飞秒激光 飞秒光谱 光克尔 光荧光  相似文献   

12.
赵研英  韩海年  滕浩  魏志义 《物理学报》2009,58(3):1709-1714
通过在钛宝石激光腔内引入望远镜长腔系统增加腔长,实现了重复频率低到10?MHz的飞秒激光振荡,在5?W的抽运功率下获得了平均输出功率200?mW、单脉冲能量20?nJ的稳定输出.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腔内不同色散情况下的输出脉冲光谱和脉宽特性,结果表明在腔内存在一定负色散的情况下,锁模脉宽可接近转换极限,最短脉宽可达56?fs. 而在正色散的情况下,锁模输出的脉宽较宽,并且随着腔内正色散的增多,脉宽可到大于600?fs,锁模光谱也呈马鞍形. 关键词: 钛宝石激光器 飞秒脉冲 低重复频率 望远镜腔  相似文献   

13.
超短脉冲照射下氟化锂的烧蚀机理及其超快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超短脉冲激光照射下LiF晶体的破坏机理及其超快动力学过程,利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手段,观测了飞秒激光照射下LiF晶体的烧蚀形貌。利用烧蚀面积与激光脉冲能量的对数关系确定了LiF晶体的破坏阈值,并利用非线性玻璃棒展宽脉宽,得到了800nm激光作用下LiF破坏阈值对激光脉宽(50~1000fs)的依赖关系;利用抽运一探针超快探测平台,探测了LiF烧蚀过程中反射率的变化。采用雪崩击穿模型,并根据晶体材料反射率与材料的介电常量的依赖关系,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材料烧蚀阈值与脉宽的依赖关系及材料激发过程中反射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讨论了飞秒激光照射下LiF晶体中导带电子数密度的变化规律,并解释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Wei Wang  Changhe Zhou  Enwen Dai  Bing Bai 《Optik》2009,120(13):625-629
The Talbot effect under illumination of double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has been reported. Spectrums of double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with phase difference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ne single femtosecond laser pulse. Therefore, the Talbot images of the double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with phase differences ar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ne single femtosecond laser pulse. Specifically, for the phase difference corresponding to π, the Talbot image shows the largest difference from that of one single puls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behaviors of Talbot images under double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illumination cannot be obtained under one femtosecond laser pulse, monochromatic or polychromatic light illumination. Therefore, it is a new interesting optical phenomenon for the Talbot effect which should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啁啾飞秒激光脉冲形成的光纤光栅的Bragg反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800nm飞秒脉冲激光照射下光敏玻璃As2S3光纤具有双光子吸收 现象,当一束超短激光脉冲与另一束啁啾超短激光脉冲在As2S3光纤相遇时,干涉图案将 永久地记录一个空间啁啾光栅.研究了该光栅结构与入射超短脉冲激光脉冲参数的关系,数值计算表明该光栅具有较大的Bragg反射带宽. 关键词: 啁啾光纤光栅 飞秒激光脉冲 双光子吸收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在长度为10cm,包层具有大空气比的双折射微结构光纤中通过高阶模相位 匹配的四波混频获得了波长可调谐的反斯托克斯波.实验中脉冲宽度为35fs,中心波长820nm ,单脉冲能量4nJ的飞秒激光脉冲耦合到长轴直径为5μm,短轴为46μm的双折射微结构光 纤中.在高阶模传输情况下,通过调制耦合光的偏振方向,获得了具有不同中心波长的反斯 托克斯波.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了输入光的偏振态对双折射微结构光纤中高阶模式下四波混 频效应的影响情况.理论计算分析很好的解释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微结构光纤 飞秒脉冲激光 四波混频  相似文献   

17.
刘奇福  李方家  刘军 《物理学报》2014,63(9):94209-094209
飞秒激光光谱学实验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对飞秒激光脉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多色抽运探测实验需要同时用到多个不同频率的超短飞秒激光脉冲.本文设计了一个更加简单紧凑的实验装置,对两束不同中心频率的入射光引入相反啁啾,在厚度为0.5 mm的CaF2晶体中利用级联四波混频获得了光谱半高全宽近100nm,支持傅里叶转换极限脉宽小于10 fs的多色飞秒激光脉冲.这一结果将为拓展飞秒激光光谱学研究和应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郑炳松  孙彦乾  陈俞  马景龙  李英骏 《物理学报》2010,59(10):7020-7026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飞秒激光脉冲驱动类氖钛X射线激光的物理方案.利用自相似方法研究了不同脉冲前沿的单飞秒激光辐照钛平板靶产生的类氖钛X射线激光等离子体的特性,得到了电子温度、电子密度和定标长度三者的定标律,讨论了给定输入参数下各定标律曲线的特性.研究表明,利用单个飞秒激光能够实现X射线激光的产生,而且脉冲前沿强度随时间增长平缓的飞秒激光有利于驱动X射线激光.本研究为实验上实现单飞秒激光脉冲驱动X射线激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吕志国  杨直  李峰  李强龙  王屹山  杨小君 《物理学报》2018,67(18):184205-184205
高集成、高可靠性宽调谐飞秒激光源在超快光谱学、量子光学及生物成像等研究与应用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如在生物多光子显微成像中,具有适中能量的宽调谐飞秒激光源不仅可满足多种生物组织荧光激发所需的峰值功率与激发波长,而且也可以显著提升非线性荧光产生效率、成像分辨率以及增大成像穿透深度.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可靠性全保偏光纤飞秒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基于低色散光纤中高峰值功率飞秒激光脉冲非线性传输引起的光谱加宽机制,本文开展了多波长全光纤飞秒激光产生技术研究.通过采用中心波长在980, 1000,1050, 1070与1100 nm的带通滤波片选择性地对单模光纤输出光谱中最左边与最右边光谱旁瓣进行滤波,在上述中心波长处分别可获得203, 195, 196, 187与194 fs的激光输出.本文提出的基于全光纤飞秒激光脉冲在单模光纤中非线性传输引起的光谱加宽机制与特定光谱选择技术的实验方案为高集成、高可靠性宽调谐飞秒激光源的实现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频域上控制飞秒激光脉冲幅度、相位和偏振在时域上可以获得几乎任意形状的飞秒激光脉冲,这种飞秒激光脉冲整形技术可为研究光与原子分子非线性相互作用提供一种全新实验技术手段.本文介绍飞秒激光脉冲整形发展历史、技术方法、控制方式及其相关应用,并展望飞秒激光脉冲整形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