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利用先有的知识、经验,带着某种既定的"框架模式"去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思维态势,即人们常说的"惯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发现这种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有着不可低估的不良影响.本文就克服思维定势的不良影响提出几种方法.且形成稳固的、正确的思维定势就思维定势本身来讲是很难克服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这就象我们乘坐汽车时要不可避免地随着汽车的上下颠簸而"前仰后合"一样.教学中就可利用这一特点.在…  相似文献   

2.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在思维不受到新干扰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按既定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思维定势对新认知的对象既能产生正迁移作用,也能产生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思维定势对人们的学习可以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人们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精神活动,这一人类特有的活动,也就是人们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专生在学习中专物理时容易产生思维障碍,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克服学生经常出现的思维障碍谈几点体会.王思维的定势性思维的定势性是指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形成的一种习惯倾向,其负效应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心理障碍.一次我向刚入学的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把一木块立在底板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沿桌面一起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当小车遇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时,车上的木块将如何运动?…  相似文献   

6.
周纪良 《物理通报》2011,40(8):59-60,67
学习定势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需要、愿望、态度等都能构成其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发生定势作用,从而对学习活动产生影响.学习定势对学习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往往存在各种学习定势,如思维定势、视觉定势等.例如,在"互感和自感"一节学习中,学生存在以下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7.
直觉思维,是指人们面临新问题、新事物、新情境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或作出某种猜测,它在发明创造中起着动力和加速的作用.因此,加强物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吴圣华(浙江宁波机械工业学校315010)学生总是感到物理难学,“太活”,究其原因除了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之外,就是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习惯于以常规思考问题,缺乏创造性,这就是常说的“思维定势”.美国著名...  相似文献   

9.
自由落体运动是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后接触的新知识.自由下落的物体学生在生活中常见,学生的思维定势是: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如何既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又能让学生从理论上顺利学到新知识呢?笔者认为讲好这节课的关键是做好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确定过程,达到学习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何永健 《物理通报》2006,(11):35-36
中学物理分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应用物理实验原理,正确掌握灵活运用各种物理仪器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在物理分组实验中,由于高中学生的思维形式主要是由“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转变,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如果学生经常使用某种同一规格的实验仪器,就可能达不到上述实验目标.笔者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实验小组按一定的规律合理地编组,有意将同类不同规格的仪器搭配准备,并指导学生彼此交换使用,给学生充分提供了物理仪器使用中的“变式”或原型,丰富r学生的实际感性材料,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现把笔者的做法阐述如下,与各位同仁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学生具有扎实的初中物理知识基础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大有帮助,这毋庸置疑.然而,如果一个学生对初中的部分知识掌握得过死,形成了思维定势,就会对高中物理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物理模型是人们为了从事研究而建立的对原型高度抽象化、理想化的思维客体,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抽象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反映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劣,通过加强物理模型教学,消除思维障碍,克服思维定势,加强思维训练,对提升抽象思维能力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组合法对实验教材、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动态地把握物理实验,避免了各分科实验之间的界限对学生产生的不良思维定势,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物理创新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一、直觉思维的含义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可贵的是直觉”,“我信任直觉”,“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什么是直觉思维,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其名著《教育过程》中曾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迥然不同,它不是以仔细的,按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其特征的……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的有关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进行跃进、越级和采取快捷方式,并需要以后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重新检验所作的结论。”所以,直觉思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它不过是一种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通过某种下意识(或潜意识)直接把握对象的思维活动,也可以说,直觉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头  相似文献   

16.
李鹏飞 《物理实验》2004,24(10):25-26
思维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往往思维方法的转换能使人茅塞顿开,突破思维定势,从“山穷水尽”之困境,步入“柳暗花明”之坦途。  相似文献   

17.
创造能力的基础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基础是联想能力,而联想又是以所学知识为基础的.在物理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选择例题,合理分析例题,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别出心裁的广泛联想,有利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1通过“一...  相似文献   

18.
管寿沧 《物理通报》2006,(11):47-50
宇宙间存在着两种无限性:一种是物质世界在时间、空间和形态、组成上具有某种无限性;一种是人类的思维在时间、空间和能力、速度上也具有某种无限性.这两种无限性是宇宙间最完美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中,会存在两种形式的交替,从而形成了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两种情形:一种是人们先通过眼睛,观察到某种现象,然后通过脑袋去思考,建立图像和理论,比如像牛顿运动定律、X射线、放射性、卢瑟福原子模型等理论的建立,这种情形可以称之为是“从眼睛到脑袋”写出的历史;另一种情形主要是由脑袋提出一种猜想和假说,等待日后由事实去证明,  相似文献   

19.
沈艳 《物理通报》2006,(8):45-47
近年来,开放性试题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认可,它与传统试题(封闭题)相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所接触的开放性试题及学生对开放性试题的思维反映和解答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到开放性试题正在呼唤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中的直觉思维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界中不确定性事物及随机仍然现象的存在决定了直觉思维的存在。直觉思维不受某种固定逻辑模式限制,具有鲜明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常常成为提出物理学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手段。一、想象想象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认知心理过程,它既具有常规思维所具有的概括性特征,又具有非常规思维所不具有的形象性特征。想象就科学探索而言,是指人们在某些科学事实和已知知识的基础上,让思维自由神驰,通过构思出未知对象的鲜明形象,从而领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过程。想象具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1.形象性。它是探索者对头脑中储存的事物的特征和信息的一种形象性描写或艺术夸张,是形象思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