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BP)与HgCl2和ZnCl2·6H2O作用,分别合成化学式为[Hg(PMBP)2(HPMBP)2]和[Zn(PMBP)(H2O)Cl]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电导等物理化学方法推测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式。配体在此螯合过程中皆由酮式转变为烯醇式,在Hg(Ⅱ)配合物中部分不变。  相似文献   

2.
苯基甲基苯甲酰基吡唑啉酮;抑菌活性;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与Mn(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PMBP及PMTFP对钪(Ⅲ)的萃取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苯基-3-甲基-4-苯甲酸基吡唑啉酮-5(PMBP)的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1],而1-苯基-3-甲基-4-甲酰基吡唑啉酮-5(PMFP)及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啉酮-5(PMTFP)的研究还很少,尤其对三价钪络合物的研究则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4.
以苯肼、乙酰乙酸乙酯和咔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酰基吡唑啉酮和咔唑双光功能基元的新型席夫碱———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N-对氨基苄基咔唑(6),其结构经1H NMR和IR确证;采用UV-vis对其电子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与酰基吡唑啉酮或咔唑功能基元相比,6表现出特殊的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5.
宣中旺  杨新国  于本成  赵秋丽  刘宵 《合成化学》2007,15(5):553-556,621
以4-溴-1,8-萘酐为原料,经亚胺化、取代和还原反应合成了中间体N-对氨基苯基-4-哌啶-1,8-萘酰亚胺(4),4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合得到一种含萘酰亚胺光功能基元的的新型吡唑啉酮席夫碱——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N-对氨基苯基-4-哌啶-1,8-萘酰亚胺(6)。4和6的结构经1H NMR和IR确证。研究了6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发现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随溶剂的极性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光谱特性。进一步研究表明6在不同溶剂中可能以不同的互变异构体存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蝎合配体氢三(3-对甲氧基苯基吡唑-1)硼酸钾KTpAn.室温下,等物质的量的KTpAn与Cu(O2CMe)2·H2O在THF溶液中反应得配合物[Cu(O2CMe)(HB{pzAn}3)](Ⅰ);KTpAn与等物质的量的无水CuCl2反应则得不同的产物CuCl(pzAnH)(HB{pzAn}3)(Ⅱ).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顺磁共振谱和电化学研究.配合物Ⅰ和Ⅱ的苯溶液的EPR谱研究表明中心金属铜的基态电子构型为拟轴对称的{dx2-y2}1.Ⅱ的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铜离子的配位环境为畸变的四方锥结构,与其配位的有配体TpAn上3个吡唑氮原子、3-对甲氧基苯基吡唑氮原子和1个氯离子,晶体属空间群P21/c.a=1.1643(2)nm,b=2.7081(5)nm,c=1.4494(3)nm,β=105.37(3)°,V=4.4066(14)nm3,Z=4,R=0.0604.分子中存在弱的分子内氢键N-H…Cl,其中Cl1…N1=0.3009nm,∠Cl1…H1B-N1=120.3°.  相似文献   

7.
含吡唑啉酮氨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5 (PMP)和1,3-二苯基-吡唑啉酮-5 (DPP)为原料合成了六种4-酰基吡唑啉酮,并分别与氨基脲缩合,得到六个新的含吡唑啉酮环的缩氨基脲类化合物.用IR, 1H NMR和13C NMR对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及结构确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1c [1-苯基-3-甲基-4-丙酰基-吡唑啉酮-5缩氨基脲(PMPP-SC)]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8.
朱强  宫红  姜恒  王锐 《合成化学》2016,24(10):856-860
以过渡金属甲基磺酸盐[Mn(CH3SO3)2·2H2O, Cu(CH3SO3)2·4H2O, Co(CH3SO3)2·4H2O和Zn(CH3SO3)2·4H2O]为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催化醇的四氢吡喃化反应,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醇用量为30 mmol,醇和3,4-二氢吡喃摩尔比为1.0 :1.1,甲基磺酸盐用量为1 mmol,二氯甲烷20 mL时,可高效催化醇的四氢吡喃化反应。与路易斯酸催化活性相比,过渡金属甲基磺酸盐催化醇的四氢吡喃化反应效果最好,催化酚的效果较差。用Mn(CH3SO3)2·2H2O和Cu(CH3SO3)2·4H2O催化正丁醇的四氢吡喃化反应,重复使用5次,收率分别为89%和92%。  相似文献   

9.
氮氧杂链型配体合成与Cu(Ⅱ)和Zn(Ⅱ)配位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4种氮氧杂链型配体N,N'-二-(2-羟乙基)-乙二胺(L1)、N-(2-羟基苄基)-丙醇胺(HL2)、N-(2-羟乙基)-N'-(2-羟基苄基)-乙二胺(HL3)和N-(2-羟乙基)-二乙三胺-(L4),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用pH电位滴定法在25℃、I=0.10(KNO3)条件下,测定了L1和HL2与Cu(Ⅱ)离子以及HL3和L4与Zn(Ⅱ)离子配位平衡常数.结果表明:L1和HL2与Cu(Ⅱ)离子配位时,均可生成四配位配合物,其中第三配位点醇羟基配位较强,其质子离解常数pKa1分别为7.28和7.32;第四配位点是第2个醇羟基或1个水分子配位,其pKa2分别为9.33和9.04;HL3和L4与Zn(Ⅱ)均可生成五配位配合物,第四配位点均为醇羟基,其离解常数pKa1分别为7.76和7.96,第五配位点均为H2O,其pKa2分别为9.47和9.57.从上述热力学结果可见,配合物在中性pH值范围能生成亲核试剂Cu(Ⅱ)…-OR或Zn(Ⅱ)…-OR,而且均具备双重催化酯类底物水解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溶液中杯[4]芳烃双冠-6(BisC6)与Cs+配位行为.常温下,BisC6/NPME(邻硝基苯甲醚)体系单级萃铯百分率达99.36%,模拟料液中,Cs+/Na+和Cs+/K2+分离系数分别为3.92×104和2.21×104.局域结构模型实验表明,配合物分子中可能存在水或(和)硝酸(根).ESI-MS谱表明,NPME体系中,铯离子与BisC6同时形成1:1(单核)和2:1(双核)的配合物,并且存在[BisC6·H2O],[BisC6·Cs+]+,[BisC6·2Cs+·H2O]2+和[BisC6·2Cs10+·No10-3]10+等多种配合物分子.EXAFS实验表明,溶液中铯离子的配位数为7,形成7个氧配位的稳定结构,ADF计算验证了EXAFS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俞成峰  吴大雨 《合成化学》2021,29(3):221-225
以4,4′-双(1H-咪唑基)联苯,5-苯基间苯二甲酸和Zn(OAc)2·2H2O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Zn(ΙΙ)配合物[Zn(L)(dib)]n·3nH2O[(1, H2L=5-苯基间苯二甲酸,dib=4,4′-双(1H-咪唑基)\]联苯,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  相似文献   

12.
CO2电催化还原的研究(Ⅰ)——钴卟啉配合物的电催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一种新的水溶性的金属卟啉配合物--碘化四-(对三-甲基胺苯基)-卟啉钴C56H60N8I4·6H2O(CoTAPP·I)在CO2电还原中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一个半水合和五水合醋酸镧的脱水过程及脱水焓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酸镧已报道三种水合物:LaAc3·1.5H2O(Ⅰ)[1,2]、LaAc3·5H2O(Ⅱ)[3]和LaAc3·H2O(Ⅲ)[4],迄今尚未见(Ⅰ)和(Ⅱ)的脱水焓数据发表,我们继(Ⅲ)的研究工作后,采用新的合成方法制得了(Ⅰ)和(Ⅱ),并采用DTA-TG-DTG联用技术和DSC技术分别对这两种水合物进行了脱水过程及脱水焓的测定。测得(Ⅰ)和(Ⅱ)的脱水过程分别为: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六水合硫酸锌(ZnSO4· 6H2O)、七钼酸铵[(NH4)6Mo7O24· 4H2O]和2,6-二甲基-3,5-二(吡唑-3-基)吡啶(H2L)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八钼酸盐[Zn(H3L)2(H4Mo8O28), 1)],其结构和性能经IR、元素分析,X 射线单晶衍射和TGA表征。结果表明:〖STHZ〗1〖STBZ〗(CCDC: 1860339)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9.421(5) , b=10.737(5) , c=11.826(5) , α=100.340(5)°, β=97.939(5)°, γ=100.053(5)°, V=1140.9(4) 3, Z=1, R1=0.029 2, wR2=0.0769。1的结构中,锌离子被质子化的有机配体H3L+连接形成一维链结构,同多钼酸簇{Mo8O28}将相邻的一维链连接起来形成二维层结构。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对亚硝酸根离子还原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当亚硝酸根离子浓度为5 mmol·L-1时,催化效率为61%。  相似文献   

15.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BP)是一类含有氮杂环的β-二酮螯合剂,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的分离和分析[1-4]。最近我们采用取代脲N,N-二甲基-N,N-二苯基脲(DMDBU)和N,N-二乙基-N,N-二苯基脲(DED-BU)应用于铀(VI)和钍(IV)萃取研究,并合成和测定了配合物[UO2(D  相似文献   

16.
以苯并咪唑(HL1)和3,6 二氯哒嗪在钠催化下反应制得配体3-氯-6-(苯并咪唑-1-基)哒嗪(L2);采用溶液法和水热法,L1分别与含有银、铜过渡金属盐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有机金属苯并咪唑配合物[AgL1n(1),[Cu4(HL1)4(O)(Cl)6](2)和{[Cu(HL1)2]·SiF6}(3);采用溶液法,L2与Zn(NO3)2·6H2O经配位反应合成了配合物{[Zn(L2)3(NO3)]NO3}(4),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1通过苯并咪唑桥连形成一维链状结构,2由苯并咪唑和氯离子桥接形成四核结构,3和4均显示一个单核结构,3的金属中心原子采用二配位构型,4的金属中心原子采用四配位构型。此外,研究了配体HL1与1,及配体L2与4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与HL1相比,1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了红移;而4相对于配体L2其最大发射峰发生明显蓝移。  相似文献   

17.
高氯酸铕的双亚砜配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高氯酸铕的高、低熔点双(正-辛基亚砜)乙烷和双(苯基亚砜)乙烷的四个配合物:Eu(ClO4)3(α-BOSE)3·2H2O(Ⅰ)、Eu(ClO4)3(β-BOSE)4·2H2O(Ⅱ)、Eu(ClO4)3(α-BPhSE)3(Ⅲ)和Eu(ClO4)3(β-BPhSE)4·2H2O(Ⅳ)的合成及性质。  相似文献   

18.
镧系离子(Ln3+)同二安替吡啉甲烷(DAM)和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等β-二酮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超灵敏跃迁现象已有研究[1-3]。Ln3+同1-苯基-3-甲基-4-七氟丁酰基吡唑酮-5(PMHFP)的二元配合物已经合成[4]。本文研究Ln3+)-PMHFP-DAM体系中的超灵敏跃迁现象及其三元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19.
合成和表征了4种新型配合物[Cu2(TPHA)(NO2-Phen)1](ClO1)2·H2O、[Cu2(TPHA)(Me-bpy)1](ClO1)2、[Mn2(TPHA)(NO2-Phen)1](ClO1)2·2H2O和[Mn2(TPHA)(Me-bpy)1](ClO1)2(TPHA:对苯二甲酸根阴离子;NO2-Phen:5-硝基-1,10-菲绕啉;Me-bpy:4,4'-二甲基-2,2'-联吡啶).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并求出了交换积分J分别为-5.04、-6.52、-0.68及-0.73cm-1.  相似文献   

20.
以2-苯基-1,2,3-三唑-4-甲醛和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固相合成法,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制得3-甲基-1-苯基4-(2-苯基-1,2,3-三唑4-亚甲基)-5-吡唑啉酮(2);2与吲哚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吡唑啉酮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和IR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