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单位圆求解三角题224z00江苏射阳县中学生朱胜强根据|sinα|≤1,|cosα|≤1的特征,我们常可利用单位回来求解某些三角题.例1已知0≤α<β<γ<2π,cosα+cosβ+cosγ=0.sina+sinβ+sinγ=0,求β—a,γ-γ...  相似文献   

2.
对题目进行改造我们并不陌生,在全国高考及各级考试的试题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题目是由旧题改造而来的.①由课本例习题改造而成.例如:求函数y=sin3xsin3x+cos3xcos3xcos22x+sin2x的最小值.(1994年全国高考文科试题)这是高级中学代数上册1995年版P230例5题:求证sin3αsin3α+cos3αcos3α=cos32α的改造形式.由课本例习题改造的高考题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②由其它书籍上的题目改造而来的高考题.已知函数f(x)=tgx,x∈(0,π2).若…  相似文献   

3.
如果一个数学命题,它的题设独立条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者,那么这若干个条件必须是互无矛盾的,或者说是相容的、和谐的.否则,就是错题.三角公式的多变性和数学命题条件的制约性,往往容易导致出现题设条件互相矛盾的三角错题,今择数例加以剖析.例1 已知sinα=57,cos(α+β)=1114,且α、β为锐角,求cosβ的值.部析 这是一道在中学教材中沿用多年的三角习题(全日制十年制高中课本《数学》第一册第164页第6题),然而却是一道错题.事实上,∵ cosα=1-sin2α=267=4614<1114,…  相似文献   

4.
在三角形中,我们把角的顶点与其对边上一点的连线称作这个角的分角线.下面给出分角线长的一种公式.定理 如图1,D是△ABC的边BC上一点,设AB、AC分别为c、b,∠BAD=α,∠CAD=β,图1则    AD=bcsin(α+β)csinα+bsinβ.(1)当AD是∠A的平分线时,   AD=2bccosA2b+c;(2)当AD是中线时,  AD=bsin(α+β)2sinα=csin(α+β)2sinβ;(3)当AD是高线时,   AD=ccosα=bcosβ=bcsinAa.(4)证明 在…  相似文献   

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参考公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S台侧=12(c′+c)l其中c′、c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表示斜高或母线长台体的体积公式…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道三角题:已知sin2α=m,cos2α=n,求tg(α+π4)的值.集众多书刊的解法如下.解法1tg(α+π4)=1+tgα1-tgα=1+sin2α1+cos2α1-sin2α1+cos2α=1+m+n1-m+n.解法2tg(α+π4)=...  相似文献   

7.
代入亦可产生增解165036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二中南东明我们在三角复习中遇到这样一道题:已知:sinα=sinβ,cosα=cosβ,求α—β之值.学生普遍应用Sα-β或Cα-β解答,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请看:学生甲:解由公式Sα-β,把已知代入得s...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充满活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思想内容,寻求一题多解,并拓广到一般规律,不失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的较好方法之一;高一代数课本P103例9:sin210°+cos240°+sin10°·cos40°的值.这是一道理想的题目,在进行该题的教学中,我并没有满足于学生掌握课本中的解法,而是根据该题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思考,寻求多种解题途径,探究一般规…  相似文献   

9.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的几何简证225211江苏省江都市大桥中学党庆寿本文给出恒等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niβ的一个几何简证.如图1,△ABC为Rt△,∠ACB=90°,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  相似文献   

10.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直观、清晰、深刻.在学习三角知识的过程中,试图用解析法来解决一些三角问题,能另辟解题途径,使得题解构思新颖,方法巧妙、过程简捷.下面举例说明.1 求三角函数值 解 设直线由条件等式知l1与l2重合.显然l1是过单位圆x2+ y2=1上的点(cos α,sinα)的切线,而l2与l1重合,则l2也是单位圆的切线.于是由圆心到切线l2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有 ,代入已知等式得 例2 设方程 acos x+bsin x+c=0(a~2+ b~2≠0)在[0,π]中有两个相异实根a和β,求sin(a …  相似文献   

11.
题目:若tgA、tg3A是方程x2+6x+7=0的根.求2sin2A-cos4A-12cos2A-cos4A-1的值.这是某地区的一道期末统考题.命题者提供的解答是:∵2sin2A-cos4A-12cos2A-cos4A-1=-cos2A-cos4A...  相似文献   

12.
T:在上两节课中,我们已经与同学们一起,推出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即: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α±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α±β)这一课,我们给同学们指出:...  相似文献   

13.
题目 已知当x∈[0,1]时,不等式x2cosθ-x(1-x)+(1-x)2sinθ>0恒成立,试求θ的取值范围.这是199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第三题,下面给出一种有别于“标准答案”的简单解法.解 若对一切x∈[0,1],恒有f(x)=x2cosθ-x(1-x)+(1-x)2sinθ>0,则 sinθ=f(0)>0,cosθ=f(1)>0,∴ 2kπ<θ<2kπ+π2,k∈Z.(1)又 f(x)=(1+sinθ+cosθ)x2-(1+2sinθ)x+sinθ=(1+sinθ+cosθ)[…  相似文献   

14.
学生前思能力的首要任务.例1已知集合M={a+2cosθ,a+cosθ,a},N={a,asinθ,asin2θ},当M=N时,试求a和θ之值.分析学生的习惯是从M=N入手,通过列方程组去一步一步地解:∵a=a,∴必有①a+cosθ=asinθa+2...  相似文献   

15.
定理设f(x)=a1sin(x+α1)+a2sin(x+α2)+…+ansin(x+αn)(或f(x)=a1cos(x+α1)+a2cos(x+α2)+…+ancos(x+αn))(ai,αi是常量,i=1,2,…,n).如果对x1,x2(x1-x2...  相似文献   

16.
用复数的三角式解三角题苏万春(吉林省永吉三中132227)由棣莫佛定理,设z=r(cosθ+isinθ),当r=1时,zn=cosnθ+isinnθ且由此二式,可得由上面的公式.将三角问题化为复数问题解决,对沟通学科分支之间的联系.拓宽解题思路是大有...  相似文献   

17.
asinα+bcosα=a2+b2sin(α+φ)的应用夏中全(重庆市武隆县中学408500)高中代数上册第195页给出了公式:asinα+bcosα=a2+b2sin(α+φ)①其中辅助角φ所在的象限由a,b的符号确定,φ的值通常由tgφ=ba确定...  相似文献   

18.
高中《代数》上册 (必修 )P1 50第 1 7题 :已知tanα =2 ,求sinα +cosαsinα -cosα的值 .此题虽浅显简单 ,但若能正确使用 ,对同学们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 ,引起兴趣 ,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1 一题多解解法 1 tanα =2 sinα =2 55,cosα =55.或 sinα =- 2 55,cosα =- 55.∴ sinα +cosαsinα -cosα=3 .解法 2 ∵tanα =2 sinαcosα=2 ,即sinα =2cosα ,∴ sinα +cosαsinα -cosα=2cosα +cosα2cosα -cosα=3 .解法 3 tanα=2 s…  相似文献   

19.
半角正切有理式的联用周远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443000)我们知道,半角正切公式的有理式具有两种等价的形式tgα2=1-cosαsinα=sinα1+cosα.在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和证明的有关问题中,与半角正切公式的无理式相比,有理式显示出了极...  相似文献   

20.
以下数据、公式供解题时选用 :2 =1.4 14,3=1.732 ,sin4 5°=0 .70 71,sin75° =0 .96 59,cos75° =0 .2 588.sinα sinβ =2sinα β2 cosα - β2 ,cosα cosβ=2cosα β2 cosα - β2 ,sinα -sinβ=2cosα β2 sinα - β2 ,cosα -cosβ=- 2sinα β2 sinα - β2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4小题 ;第 1— 10题每小题 4分 ,第 11— 14题每小题 5分 ,共 6 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M ={x|x≥ 33,x∈R}及a =2 7,则下列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