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信  KOTUN  M.E.  FANNING  J.C 《化学学报》1990,48(2):204-207
Fe(III)schiff碱配合物的磁性质和电化学还原性是该类配合物的基本特性, 本文研究三种配合物, 单核高自旋配合物, 单核低自旋配合物以及氧桥双核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性质电化学还原性。  相似文献   

2.
汪信  KOTUN  M.E.  FANNING  J.C 《化学学报》1990,48(2)
Fe(III)schiff碱配合物的磁性质和电化学还原性是该类配合物的基本特性, 本文研究三种配合物, 单核高自旋配合物, 单核低自旋配合物以及氧桥双核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性质电化学还原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LANL2DZ方法,对实验合成的含有不同生色团的Pt(Ⅱ)配合物的电子性质和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效应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二苯基啡咯啉部分表现出给电子的性质,金属Pt(Ⅱ)在配合物内起到平衡电荷的作用。对配合物lb~6b与配合物a进行比较发现,配合物1b-5b的βvec值比配合物a的成βvec值增大,而配合物6b的βvec值比配合物a的风值减小。7个配合物中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差越小的配合物,它的βvec值越大,同时配合物更深层占有轨道与空轨道之间的电子跃迁对二阶NLO效应有明显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金属配位化合物溶液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金属配位化合物溶液的电化学研究.内容包括: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金属配合物、簇状化合物溶液的电化学,配合物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及有关的平衡常数,配合物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及其与结构性能的关系,配合物的电催化作用,配合物的电合成.探讨配合物电极反应机理,测定多种电化学参数,提供了许多关于配合物性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信息存储的分子材料——自旋转换配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化学角度综述了一类具有信息存储功能的分子材料———自旋转换配合物。介绍了配合物的自旋转换现象;自旋转换配合物的表征;自旋转换配合物用于信息存储器件应具备的条件及实用自旋转换配合物的研制近况及展望。  相似文献   

6.
抗肿瘤铂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30年来抗肿瘤铂配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违背原有构效关系的铂的新型配合物的设计思想及研究情况,包括铂(Ⅳ)配合物、反式铂配合物、铂高分子配合物等。  相似文献   

7.
无机药物化学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尤其是有机金属配合物作为癌症的治疗和诊断试剂有很大的潜力.芳基钌配合物中芳基对抗癌活性有重要影响,并能调控配合物金属中心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配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对进一步合理设计/合成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有机金属配合物至关重要.本文选取钌芳基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具体实例进行讨论,重点介绍了多种芳基钌配合物的构效关系及抗癌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大量的抗癌铂配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合成及表征了八种含TMCPDA的新铂配合物(TMCPDA=1,2,2’—三甲基—1,3—环戊二胺),测定了八种配合物对小鼠淋巴白血病L—1210及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结果指出,该系列的配合物有较高的抗癌活性,特别是[Pt(TMCPDA)(Ac—Cl)_2]配合物对L—1210及S—180的抑制作用在此系列配合物中尤为突出。经进一步的临床前的药理研究表明,该配合物的活性较高、毒性较低。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抗癌活性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与以前所得到的抗癌铂配合物的构效关系较一致,表明配合物的电子结构确实与其抗癌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本书共分为8章,主要按照多酸的结构类型将配合物划分为八大类:Keggin型多酸基功能配合物、Wells-Dawson型多酸基功能配合物、Lindqvist型多酸基功能配合物、Anderson型多酸基功能配合物、多钼酸盐基功能配合物、多钨酸盐基功能配合物、多钒酸盐基功能配合物、P2Mo5和P4Mo6基功能配合物。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每种多酸基功能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合成方法,总结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了萘酞菁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气敏机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萘酞菁配合物气敏性的主要因素,介绍了近年来萘酞菁配合物气敏物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萘酞菁配合物作为气敏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稀土金属(Ⅲ)氯化物和芦丁为原料,在乙醇溶液中(pH=7~8)合成了六种稀土芦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热重-差热分析、摩尔电导率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析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行为。同时初步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性质,结果显示配合物Na5SmLCl7.6H2O(L=C27H29O16)表现出相应的Sm(Ⅲ)离子的特征发射。并研究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试验表明六种配合物具有选择性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用紫外光谱方法研究了四环素(TC) Cu(II)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吸收光谱研究表明,DNA能与四环素(TC)及Cu(II)形成的配合物发生反应,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随着配合物类型及DNA浓度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当四环素与铜形成1∶1型配合物时,较低浓度的DNA能与配合物以嵌插方式相互作用,而较高浓度的DNA与该配合物除了发生嵌插作用外,还存在另外的作用方式;当四环素与铜形成1∶2型配合物时,DNA与该配合物则主要以嵌插方式相互作用,并且这两种配合物与DNA的嵌插作用均是通过四环素配体插入的.  相似文献   

13.
本书共分为8章,主要按照多酸的结构类型将配合物划分为八大类:Keggin型多酸基功能配合物、Wells-Dawson型多酸基功能配合物、Lindqvist型多酸基功能配合物、Anderson型多酸基功能配合物、多钼酸盐基功能配合物、多钨酸盐基功能配合物、多钒酸盐基功能配合物、P2Mo5和P4Mo6基功能配合物。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每种多酸基功能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合成方法,总结了合成规律,并有选择性地介绍了各类多酸基功能配合物的一些代表性性质。  相似文献   

14.
稀土配合物;荧光;氯化稀土与苯基羧甲基亚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Eu(Ⅲ)配合物的发光  相似文献   

15.
童叶翔  康北笙 《电化学》1999,5(4):361-370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金属配位化合物溶液的电化学研究。内容包括: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金属配合物、簇状化合物溶液的电化学,配合物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及有关的平衡常数,配合物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及其与结构性能的关系,配合物的电催化作用,配合物的电合成,探讨配合物电极反应机理,测定多种电化学参数,提供了许多关于配合物性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韩美娟 《化学通报》2012,(6):496-501
共价双金属配合物因其结构的优越性,在分子器件特别是分子导线的研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子内电子耦合作用的研究是揭示这类配合物构成的分子导线性能的关键之一。本文介绍了共价双金属配合物的分子内电子耦合作用及此类配合物的结构特点,总结了近年来共价双金属配合物在分子导线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共价双金属配合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岳蕾  周荫庄 《化学进展》2009,21(10):2093-2099
铬配合物切割DNA的活性在医学、药学及生物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具有切割DNA活性的铬配合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价态铬的多种配位模式配合物切割DNA的活性,总结了铬配合物切割DNA的作用机理,展望了不同价态铬配合物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桑色素及其配合物与DNA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流芳  宋玉民  冯亚非  张歧  王印月 《化学学报》2004,62(22):2277-2281
采用光度法、粘度法和电化学方法考察了桑色素及其配合物和DNA的作用.并对桑色素合铜(Ⅱ)、桑色素合锌(Ⅱ)、桑色素合钴(Ⅱ)、桑色素与DNA作用的方式进行了比较.Cu(Ⅱ), Zn(Ⅱ), Co(Ⅱ)桑色素配合物与DNA作用时的荧光光谱性质类似,不同于配体.钴(Ⅱ)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与铜(Ⅱ)配合物相似,不同于锌(Ⅱ)配合物.三种配合物的存在,都可引起DNA的粘度增加.但钴(Ⅱ)配合物对EB-DNA复合物的荧光光谱影响很小,而铜(Ⅱ)、锌(Ⅱ)配合物对EB-DNA复合物的荧光光谱影响较大.实验结果表明,与DNA之间的作用,钴(Ⅱ)配合物弱于铜(Ⅱ)、锌(Ⅱ)配合物.这可能是钴(Ⅱ)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低于与DNA嵌入结合的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2,3-二苯基吡嗪(H_2dpp)、5-甲基-2,3-二苯基吡嗪(H2mdpp)和2,3-二苯基喹喔啉(H_2dpq)为配体,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类单核和双核金属铂配合物[Pt(Hdpp)(acac)](1)、[Pt2(dpp)(acac)2](2)、[Pt(Hmdpp)(acac)](3)和[Pt(Hdpq)(acac)](4),并且得到了配合物2、3和4的晶体结构数据。通过对单核配合物1的类似物配合物3和双核配合物2的配位平面、分子扭曲程度等的晶体结构分析,我们合理地推断以2,3-二苯基吡嗪为配体的双核配合物2具有比相应的单核配合物1更加扭曲的分子平面。通过对配合物1和2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激发光谱的比较,发现由于双核配合物2在激发态的构型变化造成了激发光谱中最低能带比相应的最低能量吸收带光谱红移了18 nm。因此,尽管双核配合物2具有与单核配合物1类似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最低能吸收带仅比单核配合物1红移5 nm,但是双核配合物2的最大发射峰值λmax为609 nm,比单核配合物1(λmax=546 nm)红移了63 nm。双核配合物2的发射光谱红移现象与配合物的分子构型直接相关。分子扭曲程度更大的双核配合物2在激发态可能发生了一个向平面性更好的构型转变过程,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激发态能量,造成了发射光谱的红移。  相似文献   

20.
从铬配合物的性能、种类与功能,多糖铬和寡糖铬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铬含量的检测、糖铬配合物的生物活性与毒性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多糖铬配合物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