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配位平衡出发,从光度法对单核、逐级配位配合物的实验研究入手,导出了包含配合物逐级稳定常数为未知数、体系中各物质初始浓度为已知条件的非线性目标函数。对该目标函数用最优化方法求算出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的最优估值,利用光度与组分的浓度关系又求得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的估计值。采用本手段以平衡移动法研究了5—磺基水杨酸铁(Ⅲ)配位平衡体系的各级稳定常数与摩尔吸光系数,用等摩尔系列法研究了其第一级稳定常数和摩尔吸光系数,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曹伟  梁维安 《分析化学》1998,26(11):1408-1408
1 引 言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和稳定常数,通常基于饱和法。对不稳定络合物,因难以得到饱和吸收曲线,给摩尔吸光系数和稳定常数的测定带来困难。我们推导出准确求解不稳定络合物离解度的计算公式,可分别测定出不同浓度络合物溶液的离解度,利用线性回归法求出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再由校正后的离解度求算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可减小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可适用于不同组成的络合物体系。利用本法测定了镁、钙、钡与偶氮胂Ⅰ以及钻、镍与变色酸2R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3.
1 摩尔吸光率术语的演变经过 摩尔吸光率术语因吸光光度法的诞生而出现,最初称molar extinction coeffient,我国译成"克分子消光系数"[1].其后,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发现不是"消光",而是"吸光"(absorption)作用,因而改称"克分子吸光系数"(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1983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分析化学部分析反应与试剂委员会明确指出:"系数"一词存在滥用的倾向,应限于在比例式中数字应用[2].  相似文献   

4.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与惰性电解质的离子强度效应的一个经验公式陈连山,曲秀芬,马桂芝,玉占君(辽宁师范大学化学系,大连116022)何钟林,赵国良(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116001)(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116012)在Beer定律中,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反...  相似文献   

5.
杂环偶氮苯甲酸类试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显色剂,用于测定镍、钴、钯、铑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应用于铬测定的报道较少。宋立国等首先研究了2-[2-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TAEB)与铬的显色反应。结果发现,在一氯乙酸-一氯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铬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5×10~4。而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该反应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为9.1×10~4。在乙酸-乙酸钠介质中其摩尔吸光系数增大到9.7×10~4。在此基础上建立了TAEB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的新方法,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铬的分析,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铬的高灵敏的显色反应尚不多。微量铬的测定,国内外常用二苯氨基脲法,其摩尔吸光系数只有3.4×10~4。国内作者改用铬(VI)-二苯氨基脲-对甲基苯磺酸萃取光度法测定铬,在选择性和灵敏度方面都有所改进,摩尔吸光系数达6.0×10~4。但该法必须用异戊醇萃取方能进行测定。我们发现铬(Ⅵ,Ⅲ)在加热的情况下均与3,5-diBr-PADAP生成稳定络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分别达8.6×10~4和7.7×10~4,为目前光度法测定铬的最灵敏方法之一。同时该络合物  相似文献   

7.
邹时复  龙亿涛 《分析化学》1993,21(5):514-518
本文利用溶液的稀释度与其吸光度的关系,导出一个适用于不稳定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方法。当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不能直接测定时,本法可直接求算它的稳定常数及摩尔吸光系数。本文还讨论了方法误差与络合物离解度以及溶液稀释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导数分光光度沾测定了镧系(Pr~(3+))、Ho~(3+))与8-羟基喹啉-5-磺酸及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体系的零阶及三阶导数吸收光谱,并计算了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及摩尔导数吸光系数。提出了一个混合稀土中直接测定镨的方法,该方法的准确度及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张帆曾报道了在NaLS介质中用2-(4,5-二甲基-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简称DMTAMB)测定微量Co~(3+),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4×10~5,本文以乙醇代替NaLS,用DMTAMB测定了微量Co~(3+),试验结果表明,方法灵敏度有所提高,该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2×10~5,且选择性较好。方法用于含钴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文章较系统的研究了在弱碱性溶液中稀土和某些三苯甲烷类试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三元络合物。稀土和二甲酚橙一类试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随稀土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测得的络合物的组成为RER_3(CPB)_3,稀土和铬天青S一类试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随稀土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络合物的组成为RER_3(CPB)_2。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1-(4-硝基苯基)-3-(3,5-二溴吡啶)三氮烯(NPDBPDT),并研究了NPDBPDT与汞的显色反应.在Na2B4O7-NaOH缓冲溶液(pH11.0)介质中,在Triton X-100存在下Hg(Ⅱ)与试剂生成络合物(1∶2).络合物在450 nm处有最大正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6×105 L·mol-1·cm-1,在535 nm处有最大负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7×105 L·mol-1·cm-1,以535 nm为参比波长,以450 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93×105 L·mol-1·cm-1.汞量在0~0.48 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八种有机溶剂对钪(Ⅲ)-铬天青S-长链季铵盐多元络合物显色反应的溶剂化效应。结果表明不加有机溶剂时,Sc-CAS-OtTAB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4×105升/摩尔·厘米,当适量有机溶剂如甲醇或二甲基甲酰胺存在时,该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可提高到3.2×105升/摩尔·厘米。拟定了可以用于直接测定烯土氧化物和镧钪铁氧体中微量钪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钪多元络合物的组成及溶剂化数,探讨了溶剂化效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阳离子交换柱分离-导数光度法测定原油中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5Br PADAP为显色剂 ,用阳离子交换柱分离干扰离子 ,在波长 6 30nm采用一阶导数光度法测定原油中钒 ,方法灵敏度高 ,摩尔吸光系数为 3.0× 10 5L·mol- 1·cm- 1,较其它光度法测定钒的摩尔吸光系数提高 1~ 2个数量级。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并做加标回收试验 ,钒的回收率在97.5 %~ 10 4 .0 %。与ICP AES方法进行对照试验 ,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稀土元素与水杨基萤光酮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形成三元络合物的条件,测定了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摩尔吸光系数及络合物的组成。在摩尔吸光系数与稀土原子序数之间呈现出四组份效应和钆断现象。在竞争配位体EDTA存在下,铈络合物表现出特殊的稳定性。利用这些特性拟定了单一稀土及混合稀土化合物中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水溶液中亚甲蓝分子聚集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亚甲蓝(MB)染料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状态及其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讨论了无机盐对亚甲蓝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聚集状态的影响。推导了水溶液中亚甲蓝单体和二聚体的动态平衡关系式。利用计算机程序不仅求出了与作图法结果非常接近的MB单体的摩尔吸光系数和聚合平衡常数,而且求出了MB二聚体的摩尔吸光系数及相应浓度下MB单体所占的比例系数。  相似文献   

16.
用比色法测定镀镍电极镍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镍和丁二酮肟在pH=10的缓冲介质中,形成丁二酮肟红色络合物,选择530 nm为测定波长,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4×105L/mol.cm,稳定时间可达3 h。采用磷钼酸铵比色法测定磷,最大吸收峰位于70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70×105L/mol.cm。镍和磷测量的线性范围均为0~100μg/mL。将该方法用于镀镍电极的镍磷含量分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0%。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噻唑偶氮邻苯二酚与Fe(Ⅱ)的显色反应,测定了络合物组成、摩尔吸光系数和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在pH7—9.5、聚己二醇辛基苯基醚存在下,形成蓝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6nm,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9.6×10~4,是目前测定Fe(Ⅱ)灵敏度较高的显色剂。利用上述显色反应拟定了测定方法,用于生物及环境等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实验证明,在测Si条件下,CV-SiMo、CV-PMo和CV-AsMo的吸光度具加和性。据此拟定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于水相测定痕量Si、P和As的分光光度法,测Si、P和As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45×10~5、1.70×10~5和1.69×10~5l·mol~(-1)·cm~(-1)。方法用于水、合金等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离子缔合物CV-SiMo的组成比对酸度的依赖关系,不同杂多酸生成酸度间的差异及利用;进一步明确指出:离子缔合物的光度性质和摩尔吸光系数依赖于碱性染料的光度性质和摩尔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19.
β修正光度法测定镉络合物特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β修正分析理论建立金属络合体系中络合物组成及其摩尔吸光系数数学方程,研究了镉(Ⅱ)-丁基罗丹明B(BRhB)-碘(Ⅰ-)缔合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镉与BRhB组成比为1:2,缔合产物在610nm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比其表观值高△ε610=0.91×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20.
在考虑配位体对光的吸收的情况下,通过倍数法,得到了混合体系中络合物真实摩尔吸光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