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严川伟  林祥钦 《电化学》1998,4(4):388-393
用微电极和薄层循环伏安(CV)技术研究了Br^-对四苯基钴卟啉(TPP)Co)在1,2-二氯乙烷(DCE)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在较高电位下,两个Br^-轴向配位的(TPP)Co(Ⅲ)(Br^-)2其一个Br^-发生脱落表现出(TPP)Co(Ⅲ)(Br^-)的行为特征,这被证明是Br^-的氧化所致证明了(TPP)Co(Ⅲ)Br^-在约0.12V(SCE)处还原,而(TPP)Co(Ⅲ)(Br^-)  相似文献   

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同时测定废水中的三价铬和六价铬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张海松  杨秀岑 《分析化学》1995,23(10):1148-1150
首次将镀铜锌粒作成优良的还原柱,在线还原Cr(Ⅵ)成Cr(Ⅲ),以鲁米诺-H2O2(KBr)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同时测定废水中两种价态的铬。分析速率为60试样/h;线性范围为1.0×10^-5-1.0×10^-9mol/L;测Cr(Ⅲ)及Cr(Ⅵ)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0.37%-4.0%及1.2%-4.4%;测定Cr(Ⅲ)的检出限2.3×10^-11mol/L。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无显差  相似文献   

3.
纳米二氧化钛分离富集和ICP-AES测定水样中Cr(Ⅵ)/Cr(Ⅲ)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利用ICP-AES研究了纳米TiO2材料对Cr(Ⅵ)/Cr(Ⅲ)的吸附性能,并将其用于水样中铬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对10mL试样测定Cr(Ⅵ)和Cr(Ⅲ)的检测限分别为61ng/mL和45ng/mL,其浓度在0.1~10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50倍量的Cr(Ⅵ)对Cr(Ⅲ)的检测不产生干扰。本法测定Cr(Ⅵ)和Cr(Ⅲ)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6%和4.2%(c=2.0ug/mL,n  相似文献   

4.
用Mo(Ⅲ)络合物分裂N_2分子麻省理工学院的C.E.Laplaza和C.C.Cummins用配位数为3的Mot(Ⅲ)络合物Mo(NRAr)3[R=C(CD3)2CH3;Ar=3,5-C6H3Me2(Me,-CH3)与N2反应,实现了将N2分子裂开还?..  相似文献   

5.
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化学需氧量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H2SO4介质中用K2Cr2O7同COD水样反应,反应后水相中过量的Cr(Ⅵ)以Cr2O2-7形式被TOA萃入有机相中,而生成的Cr(Ⅲ)则留在水相,用AAS测定有机相中的Cr(Ⅵ)或水相中的Cr(Ⅲ)都可求得COD含量。本法简便快速、需样量少、且测定结果同标准方法(CODCr法)一致,回收率为98%~108%,平均标准偏差为3.3%。  相似文献   

6.
有机酸在重铬酸钾铅烷发生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铅烷发生体系有机酸的作用。结果显示:在K2Cr2O7-无机酸体系中氧化剂的还原产物Cr(Ⅲ)对铅烷的发生的抑制是单独使用K2Cr2O7效率不高的原因;体系中加入有机酸的主要作用是掩蔽Cr(Ⅲ),消除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某些离子对Cr_2O_7~(2-)阳极形成过程的影响金世雄,周志刚,王岚(南开大学化学系,天津300071)Cr(Ⅲ)阳极氧化为Cr(Ⅵ)是工业制取铬酸及其盐类的主要方法,也是从含铬工业废水中回收Cr(Ⅵ)的主要途径.文献 ̄[1]曾表明,Cr(Ⅲ)的阳?..  相似文献   

8.
低压离子色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新申  蒋小萍 《分析化学》1994,22(4):415-417
本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离子色谱仪,它可以在1.96-2.94×10^5Pa(约28-43Psi)的低压下,分析Cu^2^+,Zn^2^+,Ni^2^+,Co^2^+,Fe(Ⅲ),Cd^2^+,Mn^2^+,Fe^2^+,Al(Ⅲ),Zr(Ⅲ),Cr(Ⅲ),Cr(Ⅵ)等金属阳离子。中介绍了该仪器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固体表面化学发光分析 Ⅲ.超基性岩和钢中铬的微量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不渗透阻挡滤纸上,用过氧化氢将Cr(Ⅵ)还原为Cr(Ⅲ),建立了Luminol-H2O2-Cr(Ⅲ)体系的固体表面化学发光分析法。铬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1000ng,检测限为0.13ng。与微量离子交换柱结合,快速测定了微量超基性岩和钢铁试样中的铬。  相似文献   

10.
采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乙醇溶液中RE(Ⅲ)与新型荧试剂H2L[5-(2'-羧基苯偶氮)]绕丹宁(Br-RACP)、5-(4'-氯代-2'-羧基苯偶氮)绕丹宁(Cl-RACP)、5-(4'-溴代-2'-羧基苯偶氮)绕丹宁定常数大小为RACP>Cl-RACP>Br-RACP。而与Nd(Ⅲ)的累积生成常数lgβmlh随原子序数Z增大时,研究了浓度对lgβmlh的影响,测定了15种稀土与RACP的ig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温和条件下以亚碘酰苯为氧源,非对称性的和对称性的Mn(Ⅲ)Schiff碱配合物「Mn(Ⅲ)(CBP-phen-Xsal)Cl,X=H,Cl,Br,No2,Ch3,OCH3」和「Mn(Ⅲ)(CBP-R-CBP)Y,R=CH2CH2-,-CH(CH3)CH2-,-C6H4-;Y=Cl,OCH3」催化非官能性烯烃苯乙烯,环己烯和α甲基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非对称配合物Mn(Ⅲ)的电子结合能  相似文献   

12.
用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铬的形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方  李艳廷 《分析化学》2000,28(8):989-992
利用Kalman滤波技术和二溴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_2H_5OH分光光度测定体系,同时对Cr(Ⅲ)和Cr(Ⅳ)进行测定。Cr(Ⅲ)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6 × 10~5 L· mol~(-1)·cm~(-1),线性范围为0~ 4.0 x10-6mol/L;Cr(Ⅵ)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6 ×10~5L· mol~(-1)· cm~(-1),线性范围为0~5.2×10~(-1)mol/L。  相似文献   

13.
Cr(Ⅲ)—5—Br—PADAP—NH2OH多元配合物测定废水中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计算机辅助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系统地研究了Cr(Ⅲ)-5-Br-PADAP-NH2OH三元配合物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干扰离子影响的消除该方法,建立了Cr(Ⅲ)的新方法。方法用于测定废水中的铬,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INDO自洽场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Edmiston-Ruedenberg定域化方法,分别计算了没Cr-Cr键长的气相、固相Cr2(O2CCH3)4分子和沿Cr-Cr方向有H2O配体的「Cr2(CO3)4(H2O2)2」^4-离子的化学键性质,结果表明,Cr2(O2CCH3)4在气相中存在d四重键,而在固相中则不存在,揭示了四重键长之间的联系,直接给出Cr-Crd四重键的量子化学图象,并阐明  相似文献   

15.
EDTA金属螯合物阴离子交换色谱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Zn(Ⅱ)、Cr(Ⅲ)、Fe(Ⅲ)等金属-EDTA螯合物的阴离子交换色谱行为.采用PRP-100阴离子色谱柱,以2.0mL/min.流速、4mmol/L苯甲酸为淋洗液,电导检测器检测,可以很好地分离Zn-EDTA2-、Cr-EDTA-、Fe-EDTA-.方法可用于废水中金属离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Cr(Ⅲ)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弱酸性介质中,以2,2‘-联吡啶作活化剂,Cr(Ⅲ)强烈论过氧化氢氧化中性红褪色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9.88kJ·mol^-1。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Cr(Ⅲ)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方法的检出限为2ng·ml^-1,线性范围为0 ̄0.1μg·ml^-1。通过测定模拟 1、矿井水样及电镀废水样中痕量Cr(Ⅲ),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Eu(Ⅲ)对Luminol-H2O2-Cr(Ⅲ)体系化学发光的熄灭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铕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分析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8.
稀土Yb(Ⅲ)对Luminol-H2O2-Cr(Ⅲ)体系的化学发光熄灭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稀土Yb(Ⅲ)对Luminol-H2O2-Cr(Ⅲ)体系化学发光的熄灭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稀土Yb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该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固氮蓝藻分离富集Cr(Ⅵ)/Cr(Ⅲ),用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对10mL试样,测定Cr(Ⅵ)的检测限为0.1μg.L^-1'变异系数为3.2%,在0-45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好;测定Cr(Ⅲ)的检测限为0.3μg.L^-1、变异系数3.7%,在0-4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好。方法选择性高、富集率高。测定矿泉水、海水及自来水中的铬,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Cr(Ⅵ)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铬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的显色反应,提出光度法测定微量Cr(Ⅲ)和Cr(Ⅵ)的新方法。用环己二胺四乙酸掩蔽Cr(Ⅲ),显色测定Cr(Ⅵ);Cr(Ⅲ)不掩蔽并氧化成Cr(Ⅵ),显色测总铬。方法显色迅速,显色稳定时间长,在3-45℃范围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线性范围的质量浓度为0-50μg/25mL,λmax=550nm,ε550=4.9×10^4L·mol^-1·cm^-1,相对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