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物碱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对其提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花椒中的生物碱,研究了提取剂浓度、料液比、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建立了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乙醇浸提-有机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乙醇浸提-柱层析分离法3种方法提取小花棘豆中的总生物碱,比较3种方法总生物碱的提取率.3种方法的总生物碱提取率分别为0.0008%、0.0032%、0.0080%.故选用乙醇浸提-柱层析分离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乙醇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0℃,乙醇浓度75%,物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黄连中总生物碱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对比了微波辅助萃取、超声辅助萃取、超声-微波联用辅助萃取、微波-超声联用辅助萃取黄柏中总生物碱,比较了4种不同萃取方式对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黄连中总生物碱时,微波萃取优于超声萃取和超声-微波联用萃取;微波萃取和微波-超声联用萃取相比较,黄连中总生物碱提取量相差不大,说明微波萃取黄连中总生物碱比较完全,微波萃取后没有必要再用超声萃取。  相似文献   

4.
探讨通经草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过氧化氢的反应体系对蒙药材通经草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通经草黄酮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EC50分别为0.0099、0.0060和0.0190mg/mL,且呈浓度依赖关系.通经草黄酮是一种天然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5.
冯丽  杨群  王怡林 《光谱实验室》2007,24(4):542-5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三种彝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初步分析了它们的有效药物成分和图谱的关系.在金丝杜仲的块根中,淀粉纤维素含量高,而在真金草和回心草中,纤维素和蛋白质的含量更高些.实验发现,金丝杜仲的止血功能和溶血功能可能与所含鞣质类物质和四环三萜类成分有关.真金草的抗梅毒作用可能源于其中的生物碱的生理活性,其活血作用也与四环三萜类物质成分有关,所含多糖和苷则对治疗肝炎有效.回心草的安神作用可能与所含的三萜皂元成分有关,三萜皂元具有安定作用.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以方便、快速和准确地分析中药材的某些有效成分,文章对三种药材的部分药物疗效在分子水平上给出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盐生植物中的盐离子是评价植物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反映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策略。以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盐生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2016年10月7种盐生植被的叶片盐离子含量数据和对应的叶片光谱反射率数据,分析了盐离子Ca2+、K+、Mg2+和Na+与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SI)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出最佳波段组合,建立了12种叶片盐离子与光谱反射率的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验证,从中选出最佳拟合模型。结果表明盐生植被的叶片盐离子含量与原始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较低,且与各波段反射率呈显著负相关的主要是Na+含量。Na+含量与DVI、NDSI和RVI构建的植被指数相关性最高,相关性均达到0.5以上,波段主要位于近红外与中红外区域。以VDVI(R1750,R1480)、VDVI(R478,R440)、VNDSI(R450,R375)和VRVI(R405,R375)为自变量构建的三次多项式分别是Na+、Ca2+、Mg2+和K+的最佳估算模型。以VRVI(R1100,R1125)为自变量构建的Na+三次多项式的模型相关系数最大(R=0.806),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较高,预测效果较好,可用来实时监测盐生植被叶片的盐分状况,为盐生植被叶片含盐量的精确诊断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泽泻为临床常用中药,是五苓散、龙胆泻肝丸及六味地黄丸等经典方剂的主要组成.我国药典收载了泽泻的两种饮片,即生饮片和盐制片.传统理论认为泽泻生饮片和盐制片功效不同,生饮片偏重于利水泄热,盐制后泄热作用缓和,小剂量可用于补益剂,但其物质基础还不清楚,难以有效控制饮片的制备工艺和成品质量.为了深入揭示泽泻生饮片和盐制片的成分差异,以及盐制过程中成分的转化,该研究运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泽泻生饮片与盐制片的化学成分差异及盐制过程中的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泽泻生饮片与盐制片成分差异较大,而且随着盐制时间的延长成分变化愈加明显.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显示,d_H 1.34信号对泽泻生饮片和盐制饮片在主成分1(t[1])方向的分离贡献最大.不同盐制时间条件下d_H 3.82、3.78、3.66、1.34、0.92和1.30处的泽泻醇类成分特征信号变化明显,提示泽泻盐制过程中原萜烷型泽泻醇类成分可能发生脱水、脱乙酰基和氧化反应.该文为深入了解泽泻盐制过程成分转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冯婧  何先元  李达  马发君 《光谱实验室》2012,29(5):3010-3013
探讨云木香总生物碱最佳提取纯化工艺的影响因素,确定其最佳提取方案,为进一步分离提纯以及生产开发奠定基础.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以总生物碱含量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乙醇浓度、固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次数对其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14倍量的70%乙醇超声提取两次,每次75min,该结果在验证实验中得到验证.在研究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云木香总生物碱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C19-二萜生物碱是二萜生物碱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主要分布于毛茛科的乌头属、翠雀属和飞燕草属植物中.C19-二萜生物碱结构复杂、生理活性显著,一直吸引着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2010~2018年报道的天然来源C19-二萜生物碱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归纳了C19-二萜生物碱各子类型的核磁共振(NMR)结构特征和解析方式,以期为C19-二萜生物碱的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大气活性氮对野生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采集华北平原北京周边6个地点的葎草,利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ICP-AES)分析植物叶中Ca,Mg,S,Fe,Mn,Cu,zn,B和Na的含量.结果表明,葎草叶中各元素的平均含量由高剑低依次为Ca(41 106)>S(8 370)>Mg(6 628)>Fe(476)>Na(92)>B(78)>Mn(49)>Zn(38)>Cu(15)mg·kg~(-1)干重;不同大气活性氮浓度下葎草叶中微量元素含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大气活性氮施肥效应造成的葎草对这些元素需求量的增加,并未超过当地土壤营养元素的供应能力.该实验结果将为研究全球大气氮沉降增加背景下,陆生草本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状况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宁  张鹏  梁东  肖皖  李铣 《波谱学杂志》2009,26(3):400-407
从鹅掌楸中分离得到了3个7-氧代阿朴菲型生物碱liridine (1),lysicamine (2)和liriodenine (3),采用MS、1D NMR和2D NMR等技术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2D NMR 技术对其核磁共振信号进行了全归属,纠正了文献中的归属错误.  相似文献   

12.
用酸碱法从拐枣七中提取总生物碱,并测定其中原阿片碱的含量.从拐枣七中提取出总生物碱,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其中的原阿片碱,然后进行鉴定,鉴定包括熔点测定,呈色反应等.拐枣七中总生物碱含有隐品碱,别隐品碱,原阿片碱等多种碱,其中原阿片碱含量居多.  相似文献   

13.
Galanthamine-type alkaloids produced by plants of the Amaryllidaceae family are potent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One of them, galanthamine, has been marketed as a hydrobromide salt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the present work,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electron impact mass spectrometry (GC-EIMS) fragmentation of 12 reference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various amaryllidaceous plants and identifi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1D and 2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ircular dichroism, high-resolution MS (HRMS) and EIMS) was studied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MS) and accurate mass measurements (GC-HRMS). The studied compounds showed good peak shape and efficient GC separation with a GC-MS fragmentation pattern similar to that obtained by direct insertion probe. With the exception of galanthamine-N-oxide and N-formylnorgalanthamine, the galanthamine-type compounds showed abundant [M](+.) and [M-H](+) ions. A typical fragmentation pattern was also observed, depending on the substituents of the skeleton. Based on the fragmentation pathways of reference compounds, three other galanthamine-type alkaloids, including 3-O-(2'-butenoyl)sanguinine, which possesses a previously unelucidated structure, were identified in Leucojum aestivum ssp. pulchelum, a species endemic to the Balearic islands. GC-MS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maryllidaceae plant samples in the routine screening for potentially new or known bioactive molecules, chemotaxonomy, biodiversity and identification of impurities in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HETISINE型二萜生物碱结构的NM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毛莨科乌头属黄花乌头的根中分得一个化合物,经过测定,它是hetisine型二萜生物碱,其结构为13-乙酰基-14-羟基-2-丙酰基亥替钦,为一新化合物.本文报道选择性远程DEPT技术在该化合物的结构和NMR信号归属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引起患者全身多部位发生慢性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成为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环境引发的组织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加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而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出发,以氧化应激为基点,运用光谱法对17种中药提取物抗氧化应激反应的活性进行综合考察。利用大鼠肝脏体外脂质自氧化反应结合紫外光谱法对中药提取物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能力进行评价,中药黄芩和槐米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富含黄酮类、生物碱类及木脂素类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作用,而皂苷类成分的活性相对较弱。以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果糖)体系为糖基化筛选模型,利用荧光光谱法对体外避光孵育反应体系进行研究,中药槐米、黄芩和知母表现出了较强的非酶糖基化反应抑制能力。由17种中药提取物抗氧化应激反应的结果分析,富含黄酮类成分中药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强于生物碱类、木脂素类和萜类的,皂苷类中药的活性相对较弱;而体外综合活性较好的中药槐米和黄芩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对象。本研究为进一步的药理活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为开发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药新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全妙华  夏伟健 《光谱实验室》2012,29(3):1800-1803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月份忽地笑鳞茎中总生物碱含量,为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忽地笑鳞茎中总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发育时期或月份不同存在一定差异,其中11月的最高,12月次之,1月的最低,最高值与最低值相比,约为2.6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精密度、稳定性实验及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忽地笑鳞茎中总生物碱含量效果好,稳定性强,方法可靠。综合忽地笑鳞茎中总生物碱含量、中药材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等因素考虑,以11月底前后采收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C19-二萜生物碱结构复杂多样,核磁共振(NMR)结构鉴定困难.本文从独龙乌头中分离得到三个C19-二萜生物碱:taronenine E(1)、chasmaconitine(2)和vilmorisine(3),综合运用多种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和HMBC),对其NMR数据进行了完整归属和部分修正,为该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由我国东北产的苦参中分离出七种生物碱。由MS、IR及2D-NMR鉴定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5α-羟基苦参碱、N-甲基金雀儿碱、9α-羟基苦参碱及氧化槐根碱。另一个生物碱(6)的化学结构尚在鉴定之中。本课题采用了二种2D-NMR技术,H-H相关谱(300、400及500MHz)及C-H相关谱(H:300MHz;C:75MHz)。先发表其中两个生物碱的2D-NMR,其它将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