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用自制L-天冬氨酸修饰电极(PLA/GCE),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异烟肼(INH)的相互作用,并与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进行了比较。使用循环伏安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得异烟肼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544×10~4、1.479×10~4 L/mol,结合位点数均接近1.1。实验测得异烟肼对牛血清白蛋白是静态猝灭。异烟肼的浓度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的降低在2.5×10~(-7)~4.5×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 mol/L。BSA的浓度与异烟肼的氧化峰电流的下降在1.0×10~(-9)~5.0×10~(-5)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10) mol/L。该方法可用于样品中异烟肼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在pH=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体系中,应用循环伏安法、示差脉冲伏安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光谱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BSA的存在导致大黄酚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基本不变,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0×10-6~1.0×10-7mol/L,检出限为3×10-7mol/L.  相似文献   

3.
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pH3.5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研究了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 ,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并对结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BSA的存在导致大黄酸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 ,峰电位基本不变 ,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3.0×10 -8~8.0×10 -7mol/L ,检出限1.21×10 -8mol/L。  相似文献   

4.
基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敏效应电化学方法检测苏丹红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瞿万云  杨春海  黄文胜 《应用化学》2009,26(9):1065-1069
采用线性扫描法、连续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研究了苏丹红Ⅰ在碳糊电极(CPE)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在痕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苏丹红Ⅰ的氧化峰电流得到最大增敏。苏丹红Ⅰ的浓度在2.0×10-7~ 1.5×10-5mol/L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在开路条件下富集180 s后,苏丹红Ⅰ的检出限为6.0×10-8mol/L。该方法适用于辣椒制品及番茄酱等食品中苏丹红Ⅰ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法研究蛋白质和茜素红S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孙伟  焦奎  刘晓云 《分析化学》2002,30(3):312-314
在pH 4 .2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茜素红S(ARS)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能形成一种红色的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复合物。用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复合物的形成使ARS的还原峰电流下降 ,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用于BSA的测定 ,在 8.0× 10 -8~ 1.2× 10 -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4 .3× 10 -8mol/L ,对结合反应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用线性扫描技术研究盐酸表阿霉素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6.8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盐酸表阿霉素有一较灵敏的还原峰,Epc=-0.34 V(vs.SCE).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后,盐酸表阿霉素的还原峰电流明显下降.据此,建立了BSA的电化学测定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1.0×10-9~1.0×10-6 mol.L-1范围内,BSA浓度与盐酸表阿霉素的峰电流下降值△ip呈线性关系(R=0.9973),BSA检出限达8.05×10-10 mol.L-1.盐酸表阿霉素与BSA的结合比为1,结合常数β为3.04×106 L.mol-1.  相似文献   

7.
张宏芳  盛庆林  郑建斌 《电化学》2011,17(1):107-111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芦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Rt-MWNT/GC)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对肼的电催化氧化.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能使肼的氧化电位降至260 mV附近,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安培法测得催化电流与肼浓度在2.5×10-6~1.0×10-4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5×10-7 mol.L-1.  相似文献   

8.
紫草素在0.2 mol/L HAc-NaAc缓冲溶液(pH4.3)中,产生灵敏的线性扫描极谱峰,峰电位EP=-0.186 V(vs.Ag/AgCl)。峰电流与紫草素浓度在5×10-7~1×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紫草中紫草素含量的测定。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该体系属具有反应物吸附性的可逆过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氯丙嗪分子印迹敏感膜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丙嗪为模板分子,邻氨基酚为功能单体,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制备具有特异性识别孔穴的氯丙嗪分子印迹敏感膜(MIP)。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研究了印迹膜的性能、结构和分子印迹效应,并与其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奋乃静和异丙嗪的选择性响应进行了比较,发现传感器对氯丙嗪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氯丙嗪浓度在6.0×10-7~9.0×10-5 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μA)=61.25lg c(μmol/L)+23.47(r=0.9975),根据DL=3δb/s计算检出限为2.0×10-7 mol/L,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再生性和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纳米ZrO2,采用XRD和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加以表征。构建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纳米ZrO2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亚硝酸根(NO2-)在该修饰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NO2-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能力,示差脉冲伏安信号与其浓度在6×10-7~1.6×10-4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3×10-7mol/L(S/N=3)。此外,方法已用于NO2-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测定卡维地洛(CAR)新的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CAR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4.0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CAR在碳糊电极上产生3个不可逆的氧化峰.以0.92V处的氧化峰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峰电流Ipa,1与CAR浓度在2.45×10-5~1.19×10-3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AR的检出限为5.6×10-6mol/L.当BSA加入CAR溶液后,CAR峰电流降低,氧化峰电流的降低值△Ipa,1与BSA的浓度在2.92×10-7~1.09×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BSA的检出限为4.1×10-8mol/L.电化学结果表明,CAR与BSA之间形成1∶1的结合物,结合常数为3.14×106L/mol.紫外光谱表明CAR的加入使BSA的吸收峰发生红移且有增色效应.红外光谱表明CAR与BSA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硫及氮原子形成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伊文思蓝(Evans blue, EB)作荧光探针研究了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 A)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的竞争反应. 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 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发生猝灭, 根据Stern-Volmer方程及荧光寿命研究了荧光猝灭的类型及机理. 结果表明, 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 即伊文思蓝和牛血清白蛋白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复合物. 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BSA-EB=1.122×106 L/mol, 结合点数n=0.9935, 并确定了EB和BSA之间的热力学常数及作用力类型. 当加入氨苄青霉素后, 牛血清白蛋白的相对荧光强度恢复. 这表明氨苄青霉素与伊文思蓝对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了竞争反应. 探讨了该竞争反应的相关机理, 求出了伊文思蓝与氨苄青霉素的结合常数为KEB-A=7.131×105 L/mol.  相似文献   

13.
以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和硒粉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二硒双卟啉,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高分辩质谱(HR-MS)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同时,考察了新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由实验数据求得该二硒双卟啉与BSA的结合常数Ksv=3.35×104 L/mol。分析荧光结果表明二硒双卟啉与BSA之间发生了较强的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14.
应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岩白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岩白菜素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化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猝灭常数Ksv为1.905×104L.mol-1;岩白菜素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为2.083×104,结合位点数为1.由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岩白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主要为静电作用.实验还发现随着岩白菜素的加入,BSA的猝灭值与岩白菜素浓度在1.5×10-5~1.5×10-4mol.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2.0×10-6mol.L-1,可用于岩白菜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CAT)、间苯二酚(RE)和对苯二酚(HQ)在0.5 mol/L硫酸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CAT、RE 和HQ共存体系的伏安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在pH=0的硫酸水溶液中,扫描速率为10 mV/s,循环伏安法扫描电位在0~1.2 V(vs.Ag/Cl)时,分离效果明显。 本文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了CAT、RE和HQ的混合物,检出限依次为3.9×10-6、3.9×10-6和7.8×10-6 mol/L。 将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测定,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核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结果发现,在温度为293 K和310 K时核黄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b)分别为4.879×105L.mol-1和1.880×105L.mol-1,结合热力学方程计算得到了对应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核黄素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过程属于动态猝灭机制,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核黄素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亚  杜芳艳  郑建斌 《应用化学》2014,31(7):860-864
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N/GCE)。 在0.05 mol/L H2SO4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贝斯在GN/GCE上的电化学行为。 结果表明,GN/GCE对多贝斯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 建立了测定多贝斯的新方法,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多贝斯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9~1.2×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9 mol/L(S/N=3)。 该法可用于胶囊中多贝斯的测定,修饰电极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新性。  相似文献   

18.
以电化学方法对秋水仙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在0.3 mol/L H2SO4底液中,秋水仙碱在玻碳电极上产生一不可逆的氧化峰,峰电位为1.18 V(vs.SCE),加入表面活性剂四丁基氯化铵后,秋水仙碱的峰信号得到明显提高。在上述条件下,加入BSA后秋水仙碱的氧化峰电位正移,峰电流下降,峰电流下降值与BSA加入的浓度在1.5×10-7~2×10-6mol/L(r=0.9978)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4.0×10-8mol/L。进一步探讨了秋水仙碱与BSA的结合数和结合常数,得到结合数为1,结合常数为2.40×105L/mol。  相似文献   

19.
The interactions of mixed porphyrin-polypyridyl Ru(II) complexes [m(Py-3′)TPP-Ru(phen) 2 Cl] + (1) and its derivatives [Nim(Py-3′)TPP-Ru(phen) 2 Cl] + (2) and [Cum(Py-3′)TPP-Ru(phen) 2 Cl] + (3)(phen=1,10-phenanthroline; m(Py-3′)TPP=5-(3′-pyridyl)-10,15,20-triphenylporphyrin)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BSA) were investigated by fluorescence, UV-Vis and circular dichroism(CD) spectroscopies. The UV-Vis and CD spectral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secondary structures of the protein were perturb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porphyrin Ru(II) complex and the perturbation was enhanced under the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chanism of BSA by the three complexes was determined to be a static process, and the apparent binding constant K values for complexes 1, 2 and 3 measured by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thod were (3.86±0.03)×10 3 L/mol(n=0.94±0.04), (5.69±0.04)×10 3 L/mol(n=1.03±0.06), and (6.54±0.02)×10 3 L/mol(n=1.03±0.05),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