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活性炭为载体加氢脱氮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C、Ni/C和Ni-Mo/C催化剂吡啶加氢脱氮研究表明,Mo/C催化剂在Mo含量小于3.65%时,随着Mo含量的增加,脱氮活性增加,其后趋于稳定。Ni/C催化剂也具有加氢脱氮活性,在Ni含量为5%左右达到最大值。Ni-Mo/C催化剂只有在Ni和Mo相互匹配时才具有较高的活性。XPS的研究表明,硫化后Ni-Mo/C催化剂的Mo主要是以MoS2的模型存在的;Ni是以NiS和Ni3S2的混合生存在  相似文献   

2.
NiMoNx/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脱氮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程度升温氮化(TPN)的方法制备了NiMoNx/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它对吡啶加氢脱氮(HDN)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iMoNx/γ-Al2O3催化剂的活性远远高于NiMoSx/γ-Al2O3催化剂和工业硫化态催化剂。对于NiMoZx/γ-Al2O3催化剂,助剂Ni的作用与硫化物体系中的Ni不同,它不仅是活化氢中心,同时也是脱氮中之心一,NiMoNx/γ-Al2O3催化剂的HDN活  相似文献   

3.
何大森 Alye  EC 《分子催化》1996,10(2):135-141
将金属氧化物蒸汽合成法制备的NI-mO-P/Al2O3催化剂用于喹啉的加氢脱氮,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法制备的同类催化剂相比,MOVS催化剂具有较高的HDN活性,主要表现在C-N键断裂和苯环加氢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W-Ni/Al2O3-USY催化剂中USY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ESCA,TPR及高压连续流动反应色谱等技术研究了在W-Ni/Al2O3中引入超稳Y型分子筛对载体表面性质及催化剂加氢脱氮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SY可明显改善W和Ni的分散状态,提高催化剂的总酸,并可调变B酸和L酸的分布;加入USY可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但不利于发挥Ni的助剂作用;加入适宜量的USY,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活性。  相似文献   

5.
SiO2负载的氮化钼催化剂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MoO3/SiO2和NH3程序升温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Mo含量的Mo2N/SiO2催化剂,并采用XRD、BET、XPS、TPR、H2-TPD和IR等手段,结合中压下吡啶加氢脱氮反应,研究了它们的表面性质和反应性能。发现Mo2N/SiO2催化剂在反应性能和吸氢性质等方面类似于非负载的氮化钼。氮化前后,低Mo担载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不大,在高Mo担载量下,由于氮化态的Mo-SiO2催化剂上  相似文献   

6.
铑基CO加氢制乙醇催化剂的FT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FTIR的Rh/CeO2/SiO2系列CO加氢制乙醇催经剂进行了研究,在H2流中升温处理时,吸附CO的脱附温度低于N2气流中CO的脱附温度,CeO2的加入进一步降低了N2和H2气流中CO的脱附温度,在H2气流中升温处理时,相邻双羰基峰的低波数峰迅速消失,而高波数峰变得不对称,FTIR结果表明,在CO加氢反应中,催化剂表面上生成了Rh(H)CO物种,反应的速度决定步骤很可能是这一物种的进一步反应,  相似文献   

7.
助剂镍/钴对磷化钨催化剂加氢精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共浸渍法制备磷化钨/γ-Al2O3催化剂基础上,分别加人1%、3%、5%、7%和9%(占活性组分比例)的助剂镍或钴,制得负载30%含助剂镍/钴磷化钨/γ-Al2O3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助剂及其加人比例对催化剂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人适当比例的助剂镍或钴,有利于提高磷化钨/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当助剂含量分别为5%镍或7%钴时,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率最高;助剂镍对磷化钨/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氮反应不利,而加人适当比例助剂钴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加氢脱氮活性,当助剂钴含量为5%时,催化剂吡啶加氢脱氮率最高.温度对磷化钨/γ-Al2O3催化剂加氢精制性能有一定影响,高温有利于加氢脱硫反应,低温有利于加氢脱氮反应.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沥青活性为载体的Ni-W催化剂制备参数与其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和加氢脱芳活性的关系,并利用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透射电镜研究了金属原子的近程配位情况及金属的分散状况,发现金属原子比、催化剂焙烧气氛和温度等对催化剂活性有较大影响,浸渍液PH值与载体PHIEP的相对关系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与浸渍方式有关,表征结果表明,“类WS2”结构的完整性影响了催化剂活性,焙烧气氛温度影响了金属硫化物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沥青活性炭为载体的Ni-W催化剂制备参数与其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和加氢脱芳(HDA)活性的关系,并利用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透射电镜(TEM)研究了金属原子的近程配位情况及金属的分散状况.发现金属原子比、催化剂焙烧气氛和温度等对催化剂活性有较大影响.浸渍液PH值与载体PHIEP的相对关系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与浸渍方式有关.表征结果表明,“类WS2”结构的完整性影响了催化剂活性,焙烧气氛温度影响了金属硫化物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10.
将金属氧化物蒸汽合成法(MetalOxideVapourSynthesisMOVS)制各的Ni-Mo(MOVS)-P/Al2O3催化剂用于喹啉的加氧脱氮(HDN)。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法制备的同类催化剂相比,MOVS催化剂具有较高的HDN活性,主要表现在C-N键断裂和苯环加氢催化活性的提高。在负载高含量MoO3方面,MOVS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还讨论了制备条件(酸度,载体种类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N2与H2的混合气为反应气,和三氧化钼进行多段程序升温反应,制得一种β晶型的氮化钼。以噻吩为模型化合物的常压加氢脱硫反应表明,β-Mo2N0.78具有较强的加氢脱硫活性和强的抗硫化性能。同时考察了预还原、反应温度以及氮化末温、升温速率、反应气中N2-H2比及氮化时间等制备参数对β-Mo2N0.78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β-Mo2N0.78的加氢脱硫活性在320 ℃~400 ℃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增强,而还原预处理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氮化末温、氮化时间、反应气组成和升温速率等制备参数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氮化末温的升高,所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加氢脱硫活性降低;在氮化末温恒温较长时间,可以引起制备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下降;存在最佳的反应气组成和各段升温速率。小晶粒的β-Mo2N0.78具有强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12.
在N2-H2下,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氮化反应制备氧化铝负载的β-Mo2N0.78催化剂,并以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和喹啉为模型化合物,考察该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活性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和压力均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活性;升高温度可同时改善DBT的直接脱硫和氢化脱硫,对选择性没有明显的影响;提高反应压力有利于加氢产物的生成;同时可以使联苯加氢转化为环己基苯。添加喹啉的加氢脱硫反应结果表明,含氮化合物的添加降低了催化剂加氢脱硫反应活性,抑制了氢化脱硫反应的发生。少量硫化合物的添加,使喹啉的转化率提高,还提高了脱氮率。  相似文献   

13.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 TiO2-Al2O3 复合氧化物为载体,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 Ni2P/TiO2-Al2O3 催化剂, 并用 X 射线衍射、N2 吸附脱附、红外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载体中 TiO2 含量、焙烧温度及其制备方法对 Ni2P/TiO2-Al2O3 催化剂上同时进行噻吩加氢脱硫和吡啶加氢脱氮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 Ni/P 摩尔比为 1/2 的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表面仅出现 Ni2P 物相; 当载体中 TiO2 的含量为 80%, 焙烧温度为 550 oC 时, Ni2P/TiO2-Al2O3 催化剂上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的活性最高. 在 360 oC, 3.0 MPa, 氢/油体积比 500, 液时体积空速 2.0 h?1 的条件下, 噻吩和吡啶转化率分别为 61.3%和 64.4%.  相似文献   

14.
碳化钼催化剂加氢脱氮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MoO3在CH4/H2气氛中程序升温还原碳化反应制备了Mo2C催化剂,用XRD、BET、SEM、XPS进行了表征。以吡啶/环己烷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微反装置上评价了碳化钼催化剂的吡啶加氢脱氮性能。结果表明,MoO3在CH4/H2气氛中程序升温至675℃可制得高纯度的β-Mo2C,SEM表征其形貌为板块状颗粒,平均粒径约3.9μm,比表面积达到了10.7m2/g,高于其前驱体MoO3 的2.7倍。在反应压力3.0MPa,空速为8h-1,H2/原料液体积比为500∶1,体积分数为5%的吡啶/环己烷溶液中,碳化钼催化剂在340℃下的吡啶加氢脱氮转化率达到了86.30%,高于相应MoS2约8%。随还原碳化温度的升高,碳化钼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表面积炭增多,导致其吡啶加氢脱氮活性下降。确定的碳化钼催化剂的合成条件以还原碳化温度675℃、还原碳化气体空速1.8×104h-1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SiW(12)/Al2O3的硫化与加氢脱氮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对SiNi(Co)W11(Mo11)双金属Keggin型杂多酸作为模型前身物,载于Al2O3上应用于加氢精制催化剂活性相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研究了SiW12在Al2O3上的分散状态,硫化行为及其加氢脱氮活性,用吸附法和浸渍法均可将SiW12稳定和高分散地担载于Al2O3表面上,在Al2O3载体上,SiW12的硫化反应发生在573~673K狭窄温度范围内,该硫化作用起始于其Keggin结构破  相似文献   

16.
以γ-Al2O3为载体,钼酸铵为氧化钼前驱体,采用在N2-H2气氛下的程序升温还原氮化反应,制备β-Mo2N0.78/γ-Al2O3催化剂,以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性能,以及反应温度、氢还原预处理和钴、镍助剂的引入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20 ℃~400 ℃之间,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活性逐渐增加;预还原则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添加钴、镍均在一定负载量范围内可以改善β-Mo2N0.78/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但镍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要小于钴。  相似文献   

17.
The Ni2P promoted and γ-Al2O3 supported NiMoW sulfide catalyst consisting of 4 wt% Mo, 22 wt% W, 2 wt% Ni and 2.5 wt% Ni2P was synthesized by a co-impregnation method.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X-ray diffraction (XRD),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DRIFT) spectroscopy, NH3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NH3-TP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2P, Ni, Mo and W species were highly dispersed over γ-Al2O3. The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of dibenzothiophene (DBT) showed that the presence of Ni2P brought a strong promotional effect on the HDS activity, which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the HDS and hydrodenitrogenation (HDN) of diesel oil under industrial conditions. The enhancement in HDN activity and stability by Ni2P addition could be attributed more to the effect of new active sites of Ni2P than that of acidity modification. The as-prepared Ni2P-NiMoW/γ-Al2O3 catalyst showed better hydrotreating performance than NiMoW/γ-Al2O3 and commercial catalysts.  相似文献   

18.
以无机铁盐和邻苯二胺为基础原料,经铁基螯合前驱体热解反应,制备出Fe-N-C复合催化剂.经扫描电镜观察,带有折褶的碳微纳米片相互交迭,形成银耳状的三维自支撑结构.氮气吸脱附测试表明此结构富含微孔和介孔,比表面积可达290 m2/g.通过X射线衍射(XRD)确证石墨化C和多晶Fe3C作为催化剂主相存在,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一步揭示N原子主要以石墨N和吡啶N形式掺杂到C骨架中.电化学测试表明银耳状Fe-N-C复合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催化氧还原反应为四电子过程,其催化活性可媲美商业Pt/C催化剂.经过2000次氧还原测试后,催化极限电流衰减小于5%,并且半波电势仅负移5 mV(商业Pt/C催化剂负移35 mV),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以低硅铝比(n(SiO2)/n(Al2O3)=20-45)的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 研究了混合C4烃的催化裂解反应, 并对不同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进行了酸性表征. 混合C4烃的催化裂解反应结果表明, 低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具有较高的低温催化活性, 高硅铝比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乙烯和丙烯的收率高于低硅铝比ZSM-5分子筛催化剂, 低硅铝比ZSM-5分子筛上苯和甲苯的收率高于高硅铝比ZSM-5分子筛催化剂. 在反应温度为625 ℃时, 硅铝比为20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的总收率可达79.42%. 酸性表征结果表明, 硅铝比低的ZSM-5分子筛具有更多的Bronsted(B)酸酸量、Lewis(L)酸酸量及总酸酸量, 这是低硅铝比ZSM-5分子筛具有低温高活性及高的苯和甲苯收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软模板法合成了SBA-16分子筛,采用高温氨气氮化的方法使有序介孔硅材料中的氧原子部分被氮原子取代,得到氮化的SBA-16载体(SBA-16-N)。采用满孔浸渍法制备了镍基催化剂,并将制得的Ni/SBA-16和Ni/SBA-16-N催化剂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通过透射电镜、氮气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研究了载体和催化剂的结构,并利用热重分析对反应之后回收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温氮化后的分子筛中掺入了氮元素,增加了载体的碱性,改善了载体对反应气体的吸附活化能力,增强了载体与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抗积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