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合成了咪唑基尾式卟啉──5-邻[4-(1-咪唑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o-ImBPTPP)及其铁(Ⅲ)配合物[Fe(Ⅲ)(o-ImBPTPP)Cl],以元素分析、质谱、1HNMR、IR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在氯仿和苯中某些含氮配体与铁(Ⅲ)配合物的轴向配位性质.结果表明,Fe(Ⅲ)(o-ImBPTPP)Cl通常与含氮配体生成低自旋的六配位加合物,但在苯溶液中与咪唑作用时,一定条件下还能生成稳定的高自旋五配位加合物.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氯化5-邻(3-(1-咪唑基)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铁(Ⅲ)(o-lmPrTPPFe(Ⅲ)Cl)与咪唑及吡啶类栩体轴向加合物的低温EPR,考察了尾端咪唑基对铁(Ⅲ)自旋态及配位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o-lmPrTPPFe(Ⅲ)Cl的弱吡啶类配体轴向加合物显示了铁(Ⅲ)离子独特的EPR磁性,对各加合物的EPR参数进行了晶体场分析,求是晶体场分裂参数,并据此分析了各加合物中  相似文献   

3.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咪唑或吡啶类配体与5-[邻-(4-(1-咪唑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唑合铁(Ⅲ)氯化物[[Fe~Ⅲ(ImTPP)]Cl]和5-[对-(4-(3-吡啶氧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铁(Ⅲ)氯化物[[Fe~Ⅲ(PyTPP)]Cl]两种尾式铁(Ⅲ)卟啉的轴向加合作用,测定了平衡常数、热力学参数及含氮配体的加合分子数.结果表明,[Fe~Ⅲ(PyTPP)Cl与[Fe~Ⅲ(TPP)]Cl相类似,均与咪唑、吡啶类配体生成1:2低自旋六配位加合物.含氮配体与[Fe~Ⅲ(ImTPP)]Cl的轴向加合反应平衡常数比与[Fe~Ⅲ(TPP)]Cl相应的平衡常数大10~10~3倍,这是因为含氮配体与[Fe~Ⅲ(ImTPP)]Cl的轴向配位诱导了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Ⅲ离子的轴向配位,这种配位模式增强了含氮配体与Fe~Ⅲ离子的键合;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Ⅲ离子配位的模式得到了UV—vis、~1H NMR及EPR实验数据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四种苯并噻唑基尾式铁(Ⅲ)卟啉,用元素分析和^1HNMR,FAB-MS,UV-is等谱对自由卟啉及其铁(Ⅲ)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铁(Ⅲ)卟啉ESR和MCD光谱的分析以及与咪唑加合反应稳定常数的测定,考察了铁(Ⅲ)卟啉的轴向配位状态。  相似文献   

5.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咪唑或吡啶类配体与5-[邻-(4-(1-咪唑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铁(III)氯化物[[Fe^I^I^I(ImTPP)]Cl]和5-[对-(4-(3-吡啶氧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铁(III)氯化物[[Fe^I^I^I(PyTPP)]Cl]两种尾式铁(III)卟啉的轴向加合作用, 测定了平衡常数、热力学参数及含氮配体的加合分子数。结果表明, [Fe^I^I^I(PyTPP)Cl与[Fe^I^I^I(TPP)]Cl相类似, 均与咪唑、吡啶类配体生成1:2低自旋六配位加合物。含氮配体与[Fe^I^I^I(ImTPP)]Cl的轴向加合反应平衡常数比与{Fe^I^I^I(TPP)]Cl相应的平衡常数大10-10^3倍, 这是因为含氮配体与[Fe^I^I^I(ImTPP)]Cl的轴向配位诱导了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I^I^I离子的轴向配位, 这种配位横式增强了含氮配体与Fe^I^I^I离子的键合; 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I^I^I离子配位的模式得到了UV-vis、^1H NMR及EPR实验数据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咪唑或吡啶类配体与5-[邻-(4-(1-咪唑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铁(III)氯化物[[Fe^I^I^I(ImTPP)]Cl]和5-[对-(4-(3-吡啶氧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铁(III)氯化物[[Fe^I^I^I(PyTPP)]Cl]两种尾式铁(III)卟啉的轴向加合作用, 测定了平衡常数、热力学参数及含氮配体的加合分子数。结果表明, [Fe^I^I^I(PyTPP)Cl与[Fe^I^I^I(TPP)]Cl相类似, 均与咪唑、吡啶类配体生成1:2低自旋六配位加合物。含氮配体与[Fe^I^I^I(ImTPP)]Cl的轴向加合反应平衡常数比与{Fe^I^I^I(TPP)]Cl相应的平衡常数大10-10^3倍, 这是因为含氮配体与[Fe^I^I^I(ImTPP)]Cl的轴向配位诱导了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I^I^I离子的轴向配位, 这种配位横式增强了含氮配体与Fe^I^I^I离子的键合; 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I^I^I离子配位的模式得到了UV-vis、^1H NMR及EPR实验数据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二甲胺基尾式卟啉铁的轴向配位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UV、MCD、Raman、EPR、Mssbauer、循环伏安等手段,研究了新型尾式卟啉铁-氯化中位一[邻-(4-二甲胺基丁酰胺基)苯基]三苯基卟啉合铁配合物不同价态下的轴向配位状态和它与含N碱及小分子CO、NO的轴向加合性质。结果表明:尾式卟啉铁(Ⅲ)呈现五配位高自旋(S=5/2)状态:尾端叔胺N不能与中心离子铁(Ⅲ)配位,而可以与铁(Ⅱ)生成五配位低自旋配合物。  相似文献   

8.
吡啶类配体与尾式铁(Ⅲ)卟啉配合物轴向加合的ESR性质焦向东段新华*黄锦汪计亮年(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510641)(广州中山大学化学系510275)尾式铁卟啉是血红素蛋白较理想的模拟化合物,电子自旋共振(ESR)光谱也一直是研究血红素蛋白及其...  相似文献   

9.
非对称取代卟啉钴(Ⅱ)轴向配位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合成了非对称对位取代卟啉钴(Ⅱ)(5-(4-乙酰胺基苯基)-10,15,20-三(4-甲基苯基)卟啉钴(Ⅱ))用分光光度法测量了该体系与一系列含咪唑基配体(2-甲基咪唑(2-MeIm),N-甲基咪唑(N-MeIm)2-乙基-4-甲基咪唑(EMIm)克霉唑(GMZ)轴向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研究结果表明,配体的尺寸及取代基的位置将向轴向配合物的稳定性产物影响,其平衡常数呈现KGMZ〉KN-MeIm〉K  相似文献   

10.
三种铁(Ⅲ)卟啉配合物被直接固载于聚苯乙烯。UV-vis,IR和EPR研究表明,铁(Ⅲ)卟啉是通过醚键共价键合于聚苯乙烯,中心离子铁(Ⅲ)处于高自旋态。研究了它们作为细胞色素P450模拟体,在以2炎氧源时对环己烷羟化的催化作用,对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从原卟啉Ⅸ(PPⅨ)出发合成氯化原卟啉Ⅸ二甲酯合钴(Ⅲ).分别用元素分析、UV光谱和IR光谱表征.298K时,测定氯化原卟啉Ⅸ二甲酯合钴(Ⅲ)与咪唑反应在丙酮或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结果表明反应的决速步是单分子咪唑中间体Co(Ⅲ)PPⅨDME(RIm)Cl中氯的离解。总反应速率方程对咪唑是一级反应;氯离解的速率常数k1依赖于溶剂与氯形成氢键的能力,即"远位咪唑氢键效应";当咪唑中出现2-甲基、2-苯基时,由于取代基与卟啉配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反应氯的离解速率增加,产生"近位张力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四种苯并噻唑基尾式铁(Ⅲ)卟啉,用元素分析和1HNMR、FAB-MS、UV-Vis等谱对自由卟啉及其铁(Ⅲ)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铁(Ⅲ)卟啉ESR和MCD光谱的分析以及与咪唑加合反应稳定常数的测定,考察了铁(Ⅲ)卟啉的轴向配位状态;研究了PhIO存在下苯并噻唑基尾式铁(Ⅲ)卟啉对环己烷羟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尾端苯并噻唑基团与铁(Ⅲ)卟啉可发生分子间轴向配位,并对轴向加合常数以及环己烷羟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氯化-四(1-萘基)四苯并卟啉锰配合物[TNTBPMn(Ⅲ)Cl]。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声光谱、质子核磁共振谱、摩尔电导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TNTBPMn(Ⅲ)Cl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锰卟啉配合物中心离子由正三价还原为正二价的半波电位为-0.525V,卟啉环还原的半波电位为-1.770V。  相似文献   

14.
铕(Ⅲ)-色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合成了铕(Ⅲ)-色氨酸-咪唑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成键特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铕(Ⅲ)稀土离子、铕(Ⅲ)与色氨酸及咪唑混合溶液、铕(Ⅲ)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4~—1.0V(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配体为非电活性物质,铕(Ⅲ)及其与配体的混合溶液以及配合物均显示了准可逆的电子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用金属卟啉化合物来模拟血红素、细胞色素等天然卟啉化合物的生理过程一直是配位化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人们发现 ,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是通过铁与组氨酸残基的侧链咪唑配位于蛋白质上 ,因此 ,人们对金属卟啉与咪唑类配体的轴向配位反应研究产生了极大兴趣 [1] 。有关取代四苯基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轴配反应热力学研究已有很多报道 ,但人们的研究尚处在对称且苯环上连有较小取代基的四苯基卟啉锌、钴、铁等模拟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光谱和配位反应热力学的研究阶段 [2 -4 ]。对于结构不对称且卟啉中苯环上连有氨基酸的四苯基卟啉配合物…  相似文献   

16.
三种铁(Ⅲ)卟啉配合物被直接固载于聚苯乙烯。UV—vis,IR和EPR研究表明,铁(Ⅲ)卟啉是通过醚键共价键合于聚苯乙烯,中心离子铁(Ⅲ)处于高自旋态(S=5/2)。研究了它们作为细胞色素P450模拟体,在以O2为氧源时对环己烷羧化的催化作用,对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快速混合停流技术,在实际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五氟代锰卟啉配合物Mn~Ⅲ(TFPP)C1与两种单氧给体亚碘酰苯PhIO和过氧苯甲酸m-CPBA构建的细胞色素P-450模拟酶体系催化活性物种的生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过程.在氧给体PhIO作用下,Mn~Ⅲ(TFPP)C1生成了高价锰氧卟啉配合物和双核μ-氧锰卟啉配合物,具有高的催化环氧化活性和催化剂稳定性.而在氧给体m-CPBA作用下,Mn~Ⅲ(TFPP)C1则生成了一种较稳定物种,以致催化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固相反应合成卟啉类配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相反应合成卟啉类配合物刘国发,滕永富,师同顺(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乙酰丙酮,四苯基取代卟啉,四萘基四苯并卟啉,稀土配合物镧系卟啉配合物是通过在高沸点溶剂或熔融咪唑中反应并进行较为复杂的分离和纯化后而得到的[1].由于合成条件苛...  相似文献   

19.
尾式卟啉铁一氧化氮配合物的配位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种第五配位基为叔胺的尾式卟啉铁(meso-[邻-(4-二乙胺基丁酰胺基)本基]三苯基卟啉合铁(Ⅱ),meso-MDBPTPPFe(Ⅱ))同NO的配合物mesoMDBPTPPFe(Ⅱ)NO。用光谱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了配合物中心离子铁是五配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报导了对称的十齿配体N,N,N',N″,N'″,N″″-六(2'-甲基苯并咪唑基)三乙四胺(TTHB)及该配体与Ni(Ⅱ)盐形成的三种多核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包括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电子光谱、热分析及活性,结果表明:三种配合物中Ni(Ⅱ)分别为五配位及六配位,其构型接近四方锥和面体。而这些配合物也能催化歧化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