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多体刚性椭球模型计算了不同能量下氦的同位素原子4He,10He与钠的同位素分子18Na2,23Na2,37Na2 替代碰撞体系的转动激发积分散射截面.通过分析4He,10He-18Na2,23Na2,37Na2各转动激发积分散射截面的差异,总结出在钠分子的对称同位素替代情形下4He,10He -18Na2,23Na2,37Na2碰撞体系转动激发积分散射截面随钠分子转动量子数和体系约化质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体系的约化质量及入射原子相对碰撞能量的变化均给体系的碰撞截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计算了相对入射能量为100 meV时,相互作用势的不同区域对10He-18Na2,23Na2,37Na2各碰撞体系转动激发积分散射截面的贡献情况. 关键词: 多体刚性椭球模型 转动激发积分散射截面 钠同位素分子 椭球等势面  相似文献   

2.
勾庆东  李勇 《物理学报》2015,64(19):193102-193102
本文利用含有绝热近似的超球坐标方法计算了碱土金属原子Ba和氦原子组成的弱束缚三原子分子体系He2Ba的基态性质. 系统地研究了该系统的道函数和超球势曲线特征, 进而得到体系的束缚能. 研究结果显示, 138Ba 与4He, 3He 的各种组合4He-4He-138Ba, 4He-3He-138Ba和3He-3He-138Ba都分别只有一个束缚态.  相似文献   

3.
用公认精确度较高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E=05eV时惰性气体原子3He(4He)与H2分子替代碰撞体系的转动激发碰撞截面.通过分析3He(4He)-H2碰撞体系分波截面和微分截面的差异,总结出在氦原子的同位素替代情形下3He(4He)-H2碰撞体系分波截面和微分截面随分波数增加和同位素原子质量改变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散射截面 密耦方法 同位素替代 散射角  相似文献   

4.
水溶液中组氨酸与金属镉离子配位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pH值条件下Cd2+·His为1:1和1:2的二元体系和在相同pH值不同配比条件下进行了113Cd、13C、1H NMR观测和研究.对四比为1:1,pH=2.61和pH=5.06的该体系和配比为1:2,pH=3.48及pH=7.10的体系进行了不去偶及选择性照射1H观测113Cd的NOE实验.根据113Cd的话线变化及13C谱线和化学位移的变化及-维NOE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pH<4.0时.组氨酸中仅羧基氧和溶剂H2O一起参与配位;而当pH>4.0时,组氨酸中咪唑环上的N-1也参与了配位.  相似文献   

5.
用公认精确度较高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不同能量下惰性气体原子3He(4He,5He)与H2分子替代碰撞体系的00-20,00-22,00-24,00-26第二振动激发分波截面.通过分析3He(4He,5He)-H2碰撞体系第二振动激发分波截面的差异,总结出3He(4He,5关键词: 振动激发 分波截面 密耦方法 同位素  相似文献   

6.
嵌段共聚物溶致液晶相中水的2H-NMR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D2O 的2H-NMR线型和弛豫分析了PEO-PPO-PEO/D2O/对二甲苯体系的层状和六角液晶相的动力学行为. 通过实验测得了两个不同体系的自旋 晶格弛豫时间T1、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2H-NMR 谱. 2H-NMR 谱均为具有四极劈裂的粉末谱线型,且在谱图的中心,βLD=54.7°时存在一个倒峰. 倒峰的出现直接表明引起体系中弛豫的主要动力学过程处于极窄化区域. 采用NMR弛豫模型,通过调节动力学参数,使理论模拟的2H-NMR谱、弛豫时间、倒峰的大小与实验的对应量相吻合,求得了体系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吩噻嗪/二氧化钛胶体体系光诱导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SR研究了吩噻嗪(PTH)/乙二醇体系和PTH/乙二醇/TiO2(CdS,ZnO)体系中光诱导产生的自由基PTH·+,发现在前者中PTH·+是通过光电离产生的,但在后者中PTH·+除通过光电离产生外,还经1PTH*3PTH与TiO2(CdS,ZnO)间的单电子转移来形成,而且PTH·+还与TiO2(CdS,ZnO)发生进一步的单电子转移生成反磁性离子PTH2+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多体刚性椭球模型计算了相对入射能量为190 meV时,氖的同位素原子20Ne,34Ne与钠的同位素分子18Na2,23Na2,37Na2 替代碰撞体系的态态转动激发积分散射截面和总转动激发积分散射截面,在此基础上计算并分析了相互作用势的不同区域对20Ne-18Na2关键词: 多体刚性椭球模型 转动激发积分散射截面 钠同位素分子 椭球等势面  相似文献   

9.
李文飞  张丰收  陈列文 《物理学报》2001,50(6):1040-1045
采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在轰击能量为40MeV/u和100MeV/u时,112Sn+112Sn和124Sn+124Sn反应产物的同位素分布.发现在40MeV/u时,同位素分布与入射体系的同位旋密切相关;而在100MeV/u时,对这两种不同同位旋体系给出几乎相同的同位素分布.这种同位素分布的能量依赖性为研究化学不稳定性及其与力学不稳定性的竞争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化学不稳定性 同位旋效应 同位素分布 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记录了六种通式为H2N RS P=O-O-COOR'(R=Me,Et,i-Pr,n-Pr;R'=Me,Et,i-Pr)的有机磷农药的1H、13C、31P NMR谱及13C,1H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确定了各1H、13C、31P的化学位移值和1H-1H、31P-1H、31P-13C的偶合常数。讨论了核磁参数与分子结构和运动以及31P化学位移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参考地塞米松在D2O中检测的的1H、19F NMR数据、棕榈酸的1H、13C NMR标准图谱数据和Lindeman-Adams经验公式,对地塞米松棕榈酸酯进行了1H和13C MNR检测,通过DEPT和1H-1H COSY、HMQC、HMBC等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铽单掺杂,铕单掺杂,铽、铕双掺杂的硅酸锶发光材料。其结构经X-射线衍射表征。研究了合成样品的激发、发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254nm波长紫外光激发下,SrSiO3:0.04Eu3+的发光光谱中出现4个Eu3+的发光峰,分别为Eu3+5D07F1(588、590nm)、5D0→F2(609nm)、5D07F3(626nm)、5D04F4(651nm)跃迁峰;SrSiO3:0.04Tb3+的发光光谱中出现4个Tb3+的发光峰,分别为Tb3+5D4→F6(488nm)、5D47F5(541、548nm)、5D47F4(584nm)跃迁峰;SrSiO3:0.04Tb3+,0.04Eu3+发光体系中,Tb3+的共掺杂显著增强了Eu3+的特征发射,存在Tb3+→Eu3+的能量传递现象,结果表明有Eu3+和Tb3+两个发光中心。  相似文献   

13.
Na+离子掺杂Gd2O3 ∶ Sm3+纳米晶的发光增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柠檬酸作燃烧剂,在柠檬酸-硝酸盐体系下制备了Gd2O3 ∶ Sm3+和Gd2O3 ∶ Sm3+,Na+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纳米样品为纯立方相,晶粒尺寸约为30 nm。在室温下,用275 nm激发光激发各样品时,可观测到Sm3+离子 的较强发光,其主发射峰位分别位于561.5,603.5,651.5 nm,分别对应着Sm3+离子的4G5/26H5/2 , 4G5/26H7/24G5/26H9/2的电子跃迁, 其中以4G5/26H7/2 跃迁的光谱强度最强。实验表明:Na+离子的掺入使得Sm3+离子的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强。对引起样品荧光强度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盐酸马尼地平是第三代合成降压新药.本文利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 DEPT-135、1H-1H NOESY、1H-1H COSY、1H-13C HSQC和1H-13C HMBC,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进一步确证了其分子结构.同时,对其1H NMR和13C NMR谱中一些异常信号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Lasiodonin Acetonide的NMR数据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lasiodonin acetonide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参考lasiodonin, maoecrystal T, wikstroemioidin B和rabdocoetsin A的1H、13C NMR数据,通过DEPT和1H-1H COSY、HSQC、HMBC等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1H、13C NMR及UV对六个莰烯衍生物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全部13C谱线和部分1H谱线的归属。对13C、1H化学位移进行了关联,获得了近乎直线的13C-1H相关图。结果表明,13C化学位移与UV λmax无必然联系,而与电荷密度密切相关。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应用1D、2D NMR实验技术(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1H-13C HMQC、1H-13C HMBC等)研究了靶向新药吉非替尼的结构,对其1H NMR和13C NMR谱峰作了全归属,并讨论了F原子对吉非替尼的1H、13C NMR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一维1H、13C NMR谱、DEPT 13C NMR谱、选择性远程DEPT 13C NMR、1H-1H COSY和13C-1H COSY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南海海绵Dysidea fragilis中的两个倍半萜herbadysidolide(1)和furodysinin lactone(2),确认了化学结构,并对其13C NMR和1H NMR谱进行了归属.药理活性试验表明:1和2具有一定的心血管活性.  相似文献   

19.
黎明  毛希安 《波谱学杂志》1994,11(2):195-200
本文测定了DMF-H2O和DMF-D2O体系在全部浓度范围内(摩尔分数为0~1) DMF分子中四极核14N的弛豫时间,讨论了弛豫的溶剂同位素效应和影响四极核弛豫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体系中14N的弛豫与溶剂水分子的动力学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无限稀释条件下溶质分子的运动完全受溶剂分子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红色长余辉材料Mg2SiO4:Dy3+,Mn2+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林  尹民  施朝淑  张慰萍  徐美 《发光学报》2006,27(3):331-336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长余辉发光材料Mg2SiO4:Dy3+,Mn2+,对这种材料的红色长余辉性质进行了研究.对以不同掺杂浓度单掺杂Mn2+、单掺杂Dy3+以及双掺杂Dy3+,Mn2+的Mg2SiO4体系,通过在紫外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及其激发光谱的研究,确认了在双掺杂体系中,峰值为660nm的发光带对应着Mn2+4T1(4G)→6A1(6S)跃迁,Mn2+为主要发光中心.Mn2+的660nm发射的激发谱分布很宽,样品在近紫外和可见光区都有良好的吸收,长波边可达600nm,是这种材料的一个显著优点.还研究了双掺杂体系中Dy3+对Mn2+的660nm发光带的敏化作用.另外,通过对单掺杂、双掺杂体系热释光曲线的比较,揭示了双掺杂体系中Dy3+的陷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