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the Cd(Ⅱ)-Cadion 2B-Tween 40 system have been studied.In the alkaline medium of NaOH,a red Cd(Ⅱ)-Cadion 2B-Tween 40 complex forms with e510nm=9.80×104 The Ka ofCadion 2B and Surface tension in the system was estimated.It was proved that K was increased and the reagent species with absorption maximum at 605nm formed.Using the dual-wave length method at 510?605nm 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 for cadmium measured was 2.60×10 The molar ratio of cadmium to Cadion 2B is estimated to be 1:3 as estimated by the molar ratio method and continuous variation method.The Beer's law is obeyed in 0~6μg Cd/25ml.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 TEA,IDA and CIT masking mixture,the Cd content in rice samples was determined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2.
三氮烯类试剂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述评)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对已报道的各种三氮烯类试剂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用Cadion,Cadion2B、DNAAB、2,2′-diCl-DNAAB、Sulfarsen和Cadion IREA等试剂光度测定Cd(Ⅱ)、Hg(Ⅱ)、Ag(Ⅰ)、Cu(Ⅱ)、Ni(Ⅱ)、Co(Ⅱ)、Au(Ⅲ)、Pb(Ⅱ)、Zn(Ⅱ)、CN~-、S~(2-)等离子的主要条件。分析了三氮烯类试剂用作光度分析显色剂的特点。引用文献100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表面活性剂对Cd(Ⅱ)-Cadion和Cd(Ⅱ)-Cadion 2B作用的不同,研究了有机显色剂分子结构与胶束增敏作用的关系,发现在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时,Cd(Ⅱ)-Cadion 2B的灵敏度高于Cd(Ⅱ)-Cadion,当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后,Cadion体系的增敏效应有如下顺序:SDBS>混合表面活性剂>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增敏效应。以Triton X-100为例,分别测定了显色剂及其配合物所在胶束微环境中的_(off),在胶束中的分配系数,还另用分光光度法和析相法探求增溶位。结果表明:(1)具有两亲结构的被增溶物增溶于胶束的栅状层,其能否进入栅状层及进入栅状层的深浅,决定于被增溶物分子的横断面的大小和两亲结构明显程度。(2)在胶束栅状层,受“刚性不对称微环境”的作用产生增敏作用。(3)从研究Cd(Ⅱ)-Cadion和Gd(Ⅱ)-Cadion 2B的分子结构表明:Cd(Ⅱ)-Cadion 2B的横断面大于Cd(Ⅱ)-Cadion,而两亲结构又比Cd(Ⅱ)-Cadion不明显,这是Cd(Ⅱ)-Cadion 2B胶束增敏率小于Cd(Ⅱ)-Cadion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pH 8.7的硼酸-氯化钾-碳酸钠弱碱性缓冲介质中,且在CTMAB的存在下,钴(Ⅱ) 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反应生成摩尔比为1:2的配合物,其吸收峰位于605 nm波长处,而试剂空白的吸收峰为510 nm,显色体系的对比度(Δλ)为95 nm,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05)为6.06 ×104L·mol-1·cm-1,钴浓度在0-5.5μg/25 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Zn(Ⅱ)、Fe(Ⅲ)及 Ni(Ⅱ)对钴的测定有严重干扰,但加入氟化钠及硫脲可掩蔽。在测定5μg钴的条件下,共存的铜(Ⅱ)达3.2倍,钯(Ⅱ)达15倍不干扰测定。对钯-钴镀液试样进行6次测定,钴的平均值为 0.103 g·L-1,RSD为1.36%,用标准加入法作回收率试验,结果在101.2%-104.8%之间。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Tween 80水溶液在(NH4)2SO4存在下,水溶性螯合剂1-(2-吡啶偶氮)-2-萘酚-磺酸与金属离子螯合物在该体系中两相间的分配行为.结果表明,Pd(Ⅱ)、Co(Ⅱ)在pH 2.0~3.5缓冲溶液中可被Tween相完全萃取,而Zn(Ⅱ)、Cd(Ⅱ)、Mn(Ⅱ)、Al(Ⅲ)基本上不被萃取.在不同pH条件下实现了Pd(Ⅱ)、Co(Ⅱ)、Ni(Ⅱ)、Zn(Ⅱ)、Cd(Ⅱ)、Mn(Ⅱ)、Al(Ⅲ)混合离子的定量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 4 (6 甲氧基 8 喹啉偶氮 ) 邻苯二酚 (MQAPC)。产品通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薄层色谱、核磁共振鉴定。用光度法测定了MQPAC的酸离解常数 ,pKa1=- 8.2 0、pKa2 =- 2 .98、pKa3=- 0 .35、pKa4 =10 .4 6、pKa5=13.17。MQAPC在碱性溶液中 ,与Ni(Ⅱ )形成配合物 ,λmax=5 85nm ,Δλ =113nm。在 0 .2~ 1.8μg·ml- 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测定了人发及血清中的微量Ni(Ⅱ )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在 Tween-80存在下,pH10.5~12.0时,新试剂 Cadion AP 与镉(Ⅱ)生成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02nm,配合物的组成为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1×10~5l·(mol·cm)~(-1);0~18μg(Cd)/25ml 符合比耳定律。在混合掩蔽剂存在下,直接测定了地面水中的镉;以萃取分离法测定了人发及碱式氯化铝中的镉。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109%,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19,相对标准偏差为3.4%。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124存在下,汞(Ⅱ)-乙基罗丹明B_碘化物超高灵敏显色体系及其反应机理。缔合物λ_(max)=60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605nm)=1.14×10~6L.mol~(-1).cm~(-1)。汞(Ⅱ)浓度在0—2.5μg/25ml时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可用于水样及地球化学标样中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孙培培  王淼 《分析化学》1993,21(9):996-999
作者合成了新显色剂2,6-二溴-4-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DBNDAA)。在pH8.5的硼砂-盐酸缓冲介质中,在Tween 80-SDBS存在下,该试剂与镉(Ⅱ)生成络合比为3:1的红色络合物,λ_(max)=500nm,ε_(500)=1.52×10~5L·mol~(-1)·cm~(-1)。镉量在0~28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并测定了试剂的表观离解常数和络合物的表观不稳定常数。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用该试剂测定了铝合金标样、环境水样及废水中的痕量镉,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将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 Span80 )分别和四种聚氧乙烯 ( 2 0 )失水山梨醇酯 ( Tween2 0 ,Tween40 ,Tween6 0 ,Tween80 )按各种比例复配 ,在不同乳化剂总用量下乳化固定比例菜油—水体系 ,用分散相的相对体积分布来评价乳状液的稳定性 ,研究乳化剂总用量对最佳 HLB值的影响。实验发现 :Span80 - Tween2 0体系在较高总用量下在较宽 HLB值范围内均能获得较稳定乳状液 ;Span80 - Tween40、Span80 - Tween6 0和 Span80 - Tween80体系则随乳化剂用量增大而最佳 HL B值范围变窄 ,且有一个最佳乳化剂总用量 ,乳化剂总用量过高时乳状液稳定性反而下降 ;随乳化剂总用量增大 ,Span80 - Tween2 0和 Span80 - Tween6 0体系的最佳 HL B值均发生右移。文中对各种不同实验现象作出了较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meso-四(4-磺酸基-1-萘基)卟啉.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证明了产物的结构,以光度法测定了试剂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常数.在pH=7.0的六次甲基四胺的缓冲溶液中.痕量镉与试剂形成1:2的黄绿色配合物,λ_(max)=4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51×10~5L·mol~(-1)·cm~(-1).Cd(Ⅱ)的浓度在0~0.14μg·ml~(-1)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1(对硝基苯基)3(α吡啶基)三氮烯(NPPyT)的合成及质谱鉴定结果,研究了NPPyT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不同pH时的颜色和吸收光谱,以及NPPyT的离解平衡。提出了用NPPyT分光光度测定痕量镉(Ⅱ)的高灵敏度的新方法。测定是在pH9.3—10.5,有0.0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PB存在下于480nm处进行。对于本法,试剂的加入顺序和乙醇的补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Cd(Ⅱ)与NPPyT可形成1:2、1:3和1:4几种络合物,在测定条件下,只形成1:4的络合物,0—6μg/25mLCd(Ⅱ)范围服从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6×10~(5)。考察了56种阳、阴离子或化合物对测定的干扰情况,方法用于多种环境试样中痕量Cd(Ⅱ)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H酸钠盐和4-氨基苯磺酸为主要反应物,制备了偶氮类试剂7-(4-磺酸基苯偶氮)-8-羟基-1-氨基-3,6-萘二磺酸(简称SPAHANS)。采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元素分析法对SPAHANS的组成及结构作了检测。研究了该试剂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在pH 4.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中,在40~65℃加热5 min后,铜(Ⅱ)和SPAHANS反应生成配合比为1∶2的棕褐色配合物,在其最大吸收波长510 nm处的摩尔吸光率为1.6×105L.mol-1.cm-1。铜(Ⅱ)量在0.22~3.0 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的检出限(3s/k)为5.6×10-2mg.L-1,取质量浓度为1.0 mg.L-1铜(Ⅱ)标准溶液,同时测定9次,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0.17%。  相似文献   

14.
首次合成了5-(4-硝基苯偶氮)-8-(4-甲苯磺酰氨基)-喹啉,测量了其酸离解常数。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钴(Ⅱ)在pH9.0~11.2范围内形成配合物,ε_(645)=1.01×10~5L·mol~(-1)cm~(-1),在H_2o_2作用下,于λ_((?)m)/λ_((?)x)=420nm/345nm产生强荧光,建立了一个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线性范围2~32ppb,检测极限0.1ngCo(Ⅱ)/ml,用以测量了维生素B_(12)及生物样品中的痕量钴(Ⅱ)。探讨了H_2O_2对荧光增敏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表明活性剂对Cd(II)-Cadion 和Cd(II)-Cadion 2B作用的不同, 研究了有机显色剂分子结构与胶束增敏作用的关系, 发现在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时,Cd(II)-Cadion 2B的灵敏度高于Cd(II)-Cadion, 当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后, Cadion体系的增敏效应有如下顺序: SDBS〉混合表面活性剂〉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增敏效应。以Triton X-100为例, 分别测定了显色剂及其配合物所在胶束微环境中的D~e~f~f在胶束中的分配系数, 还另用分光光度法和析相法探求增溶位。结果表明: (1)具有两亲结构的被增溶物增溶于胶束的栅状层, 其能否进入栅状层及进入栅状层的深浅, 决定于被增溶物分子的横断面的大小和两亲结构明显程度。(2)在胶束栅状层, 受"刚性不对称微环境"的作用产生增敏作用。(3)从研究Cd(II)-Cadion和Cd(II)-Cadion 2B的分子结构表明: Cd(II)-Cadion 2B的横断面大于Cd(II)-Cadion, 而两亲结构又比Cd(II)-Cadion 不明显, 这是Cd(II)-Cadion 2B胶束增敏率小于Cd(II)-Cadion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meso-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卟啉与镉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新合成显色剂meso 四 [3,5 二 (三氟甲基 )苯基 ]卟啉 [T( 3,5 DTFMP)P]光度法测定痕量镉 (Ⅱ )的方法与应用。试验表明 ,在pH 1 0 .6的缓冲液、Tween 80及邻菲口罗啉介质中 ,经沸水浴加热 7min ,显色反应完全 ,Cd(Ⅱ )量在 0~ 3μg/2 5mL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42 为 2 1 9× 1 0 5L·mol- 1 ·cm- 1 。显色体系不经掩蔽可直接测定烟草中的痕量Cd(Ⅱ) ,选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表明活性剂对Cd(II)-Cadion 和Cd(II)-Cadion 2B作用的不同, 研究了有机显色剂分子结构与胶束增敏作用的关系, 发现在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时,Cd(II)-Cadion 2B的灵敏度高于Cd(II)-Cadion, 当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后, Cadion体系的增敏效应有如下顺序: SDBS〉混合表面活性剂〉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增敏效应。以Triton X-100为例, 分别测定了显色剂及其配合物所在胶束微环境中的D~e~f~f在胶束中的分配系数, 还另用分光光度法和析相法探求增溶位。结果表明: (1)具有两亲结构的被增溶物增溶于胶束的栅状层, 其能否进入栅状层及进入栅状层的深浅, 决定于被增溶物分子的横断面的大小和两亲结构明显程度。(2)在胶束栅状层, 受"刚性不对称微环境"的作用产生增敏作用。(3)从研究Cd(II)-Cadion和Cd(II)-Cadion 2B的分子结构表明: Cd(II)-Cadion 2B的横断面大于Cd(II)-Cadion, 而两亲结构又比Cd(II)-Cadion 不明显, 这是Cd(II)-Cadion 2B胶束增敏率小于Cd(II)-Cadion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TAM与Fe(Ⅱ)的显色反应,测定了试剂的离解常数,确定了络合物的组成比为2:1,稳定常数β=1.04×10~(12)。结果表明;TAM与Fe(Ⅱ)在pH6.0—9.5范围内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在558nm、752nm处有两个吸收峰。以752nm为工作波长,可选择测定铁,方法简便,灵敏度比邻二氮菲法高3倍。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新试剂2 羟基 3 磺酸基 5 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HSNDAA),并研究了其与Cd(Ⅱ)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 100存在下,于pH11.3的Na2B4O7 NaOH缓冲介质中,试剂与Cd(Ⅱ)可形成一种稳定的2∶1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0nm处,Cd(Ⅱ)质量浓度在0~0 6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105L·mol-1·cm-1。方法已用于环境水样中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H4)2SO4-Zincon(锌试剂)-Tween 80体系萃取分离金属离子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Mn(Ⅱ)的行为.试验表明,Cu(Ⅱ)、Co(Ⅱ)、Ni(Ⅱ)在pH 6~9范围内,与Zincon形成的螯合物可被Tween 80相完全萃取,而Zn(Ⅱ)、Cd(Ⅱ)、Mn(Ⅱ)基本不被萃取,进而实现了Cu(Ⅱ)、Co(Ⅱ)、Ni(Ⅱ)与Zn(Ⅱ)、Cd(Ⅱ)、Mn(Ⅱ)混合离子的定量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