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求证:对于所有的a,方程(a3-2a2 7a)x2-(a3 4a2 9a 6)x 5a2 4=0至少有一根.2 求证:如果2a 3b 6c=0,那么二次方程ax2 bx c=0在区间(0,1)内至少有一根.3 令x1,x2是方程x2 ax b=0的二根,b≠0.求方程bx2 a(b 1)x (b-1)2 a2=0的根.4 在a,b,c间有何种关系时,方程组ax2 bx c=0bx2 cx a=0cx2 ax b=0有解?5 求证:如果a,b,c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那么方程b2x2 (b2 c2-a2)x c2=0没有实根.6 求证:s=p1 p2 … pn 1时,n个方程x2 x p1=0,x2 x p2=0,…,x2 x pn-1=0,x2 …  相似文献   

2.
设函数 f(x) =x2 1 -ax ,其中a>0 .1 )解不等式f(x) ≤ 1 ;2 )求a的取值范围 ,使函数f(x) 在区间 [0 , ∞ )上是单调函数 .这是 2 0 0 0年理科数学高考第 1 9题 ,我参加了本题的阅卷工作 .众多试卷上的错解、妙解给人许多启迪 .对于 1 ) ,有下面典型性错解 :解原不等式 ,即解不等式 x2 1≤ 1 ax (i) 1 x2 ≤ (1 ax) 2 (ii) x≤ 0 ,(a2 - 1 )x 2a≤ 0 (1 )或  x≥ 0(a2 - 1 )x 2a≥ 0 (2 )(1 )的解为x≤ 2a1 -a2 (a >1 ) ;(2 )的解为 :当a≥ 1时 ,x≥ 0 ;当 0 <a<1时 ,0≤x≤ 2a1 -a2 .…  相似文献   

3.
胡永建 《数学通报》2002,(5):39-40,36
给定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by=c ,( 1 )其中a ,b ,c为整数 ,且a ,b≠ 0 .由文 [1 ]知 ,不定方程 ( 1 )有整数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为gcd(a ,b) |c,亦即a ,b的最大公因数可整除c.若不作特别说明 ,本文所说的解均指整数解 .设不定方程 ( 1 )有解 .不失一般性 ,我们总可假定gcd(a ,b) =1 .此时 ,不定方程 ( 1 )有解且它的全部解为x=x0 -bt,y=y0 +at,( 2 )其中 (x0 ,y0 )为不定方程 ( 1 )的特解 ,t为任意整数 .这是因为若 ( 1 )的一般解为 (x,y) ,则 (x -x0 ,y-y0 )为 ( 1 )的齐次方程 (c=0 )的一般解 .上…  相似文献   

4.
待定系数法在基本不等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坚耀 《数学通讯》2002,(17):18-18
请先看一个例子 :例 1 有一块长为 2米宽为 1米的矩形铁皮 ,现要在四角各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然后做成无盖盒子 ,问该如何截方能使其容积最大 ?解 设截去的正方形边长为x米 ,则所做的盒子的容积为V =x(2 - 2x) (1- 2x) .此时 4V =4x(2 - 2x) (1- 2x)可以看成三个因式的乘积 ,而这三个因式的和为定值 .然而由于方程4x =2 - 2x =1- 2x无解 ,因此这时我们不能直接应用基本不等式3 x1x2 x3≤ x1+x2 +x33,x1,x2 ,x3∈R+来求解 .为了能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我们引入参数a ,b(0 <a <12 ,0 <b <12 ) ,此时x ,2a …  相似文献   

5.
<正>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围绕两类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展开.本文给出一些新颖而有趣的数列——数表与数阵,以提升我们解决数列问题的本领.例1在n行m列的方格表中,每个方格都填上一个数,使得每行的m个数与每列的n个数都成等差数列.如果表的角上的四个数之和等于s,则这个表中的所有数的和等于_____.  相似文献   

6.
关于不用计算导数的大范围收敛迭代法的注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1 引  言在文 [1 ]中我们借助于动力系统方法导出了求连续函数 f(x)在区间 [a ,b]上单零点x 的一个大范围收敛的连续性方法 .此处 f(x)满足李氏条件 ,且 f(a) <0 ,f(b) >0 .这个连续性方法由动力系统dxdt =- f(x)x( 0 ) =x0 ∈ [a ,b]( 1 )确定 ,其解析解x(t ,x0 )具有性质limt→ +∞x(t,x0 ) =x ,  x0 ∈ [a ,b].  为了数值地求出x ,我们利用显式欧拉法xn+ 1=xn -hnf(xn)x0 =b ora ( 2 )来求 ( 1 )式的解 .其中hn>0 ,为步长 .它的选择满足文 [1 ]中的不等式a<xn+ 1<xn,…  相似文献   

7.
换元法是借助于辅助元 ,将问题进行转化的一种解题方法 .这种方法在解题过程中 ,将某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用一个字母去代替它 ,实行变量替换 .这样做 ,常可以化高次为低次 ,或化分式为整式 ,或化无理式为有理式 ,使问题化繁为简 ,从而化难为易 ,化未知为已知 .下面就谈谈换元法的常见应用 .一、在代数式求值中的应用计算  2 0 0 1 2 0 0 0 22 0 0 1 1 9992 +2 0 0 1 2 0 0 1 2 -2 .分析 观察此题特点 ,发现分子与分母中有三个数是连续整数 ,不妨设中间一个为a ,则其它两个分别为 (a -1 )和 (a +1 ) ,从而化繁为简 .解 设a =2 0 0 1 …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这里 ,我们展示一下学生对教材一个习题的认识 .题目是这样的 :某采石场爆破时 ,为了确保安全 ,点燃炸药导火线后要在炸药爆破前转移到40 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 ;导火线燃烧速度是 1厘米/秒 ,人离开的速度是 5米 /秒 ,导火线至少需要多长 ?(初中代数第一册 (下 )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0 0年 4月P37)这是一道解不等式的应用问题 .几位学生列出的式子如下 :设导火线至少需要x米长 .(1 )x/0 0 1 >40 0 /5 ;(2 )x/0 0 1≥ 40 0 /5 ;(3 )x +5x0 0 1 ≥ 40 0 .列出式 (1 )的学生认为人要转移到 40 0米以外 ,所以 ,应该用“ >”号 …  相似文献   

9.
二阶三点边值问题多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格结构下的不动点定理,研究了二阶三点边值问题u'(t)+f(t,u(t))=0,0≤t1,u(0)=0,u(1)=ɑu(η)存在多个解,其中至少存在一个正解,一个负解,一个变号解.  相似文献   

10.
(0,1)-矩阵的积和式的图表示及其相关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扈生彪 《数学进展》2005,34(2):160-166
将(0,1).矩阵的积和式的记数问题转化为它的伴随图或伴随有向图上相关元素的记数问题,能使复杂的计数问题变得相对直观化和简单化.本文给出了(0,1)-矩阵的积和式的图论表达式,并以该表达式为基础,主要解决了2.正则图类的邻接矩阵的最大积和式的记数问题以及它的反问题,即确定了零积和式临界图的极大边数及其图类.  相似文献   

11.
一、已知a <0 ,-1 <b <0 ,则a ,ab ,ab2 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 ?解 :∵ -1 <b <0 ,∴b<b2 <1 .又a<0 , ∴ab >ab2 >a .二、如果二次不等式ax2 +8ax+2 1 <0的解是 -7<x <-1 ,求a的值 .解 :考虑二次函数y =ax2 +8ax +2 1的图象 ,由已知条件可知它与Ox轴的两个交点为 (-1 ,0 ) ,(-7,0 ) ,故由韦达定理知 (-7)× (-1 ) =2 1a .∴a=3 .答 :略 .三、在△ABC中 ,∠CBA =72° ,E是边AC的中点 ,D在BC边上且 2BD =DC ,AD与BE交于F ,求△BDF和四边形FDCE的面积之比 .解 :过E作EG∥AD交…  相似文献   

12.
“魔(n,k)方”与广义Fibonacci数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卫星  杨巧梅 《数学通报》2001,(4):42-43,30
文 [1 ]讨论“魔八方”问题 ,证明了符合条件的n等于x y ,x,y为满足不定方程x2 xy-y2 1 =0的任一组正整数解 ,并找到了方程的Fibonacci解 .结束时提出方程是否只有Fibonacci解的问题 .本文将Fibonacci数列与“魔八方”问题进行了推广 ,在此基础上对该文作者的问题作了彻底的回答 .1 Fibonacci数列的推广Fibonacci数列是指下面的数列1 ,1 ,2 ,3,5,8,1 3,2 1 ,34,55,89,1 44 ,…… .此数列可以用递推公式表示如下a1 =1 ,a2 =1an =an- 1 an- 2 ,n≥ 3. (1 )为了本文的讨…  相似文献   

13.
4 n≥ 2为固定的整数 ,定义任意整数坐标点 (i,j)关于n的余数是i j关于n的余数 .找出所有正整数数组 (a ,b)使得以 (0 ,0 ) ,(a ,0 ) ,(a ,b) ,(0 ,b)为顶点的长方形具有如下性质 :1 )长方形内整数点以 0 ,1 ,2 ,… ,n - 1为余数出现的次数相同 ;2 )长方形边界上整数点以 0 ,1 ,2 ,… ,n- 1为余数出现的次数相同 .解 长方形边界上共有 2 (a b)个整点 ,则有n|2 (a b) .长方形内共有 (a - 1 ) (b - 1 )个整点 ,∴n|(a - 1 ) (b - 1 ) .当n =2时 ,为使其中被 2除余 0 ,1的点的个数相同 ,则必有 2 |(a - 1 ) (…  相似文献   

14.
求解欠定线性方程组稀疏解的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欠定线性方程组稀疏解的求解问题,文中提出两个改进的迭代重加权最小范数解算法(IRMNS)及一个光滑的0函数算法.其中,第一个算法基于 q(q∈(0,1])范数提出的,当q较小的时候,算法可以增强恢复稀疏解的能力;第二个算法是直接由0范数最小化问题提出的,它可以看做是第一个算法在q =0时的拓展;第三个算法是通过用一个光滑函数来近似0范数从而将原问题进行转化求解的.数值例子表明这三种算法都是快速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对称分析法     
数学中的对称性 ,随处可见 .它不仅是一种审美标准 ;而且是一种探索工具 ,在解数学题 ,特别是一些竞赛题时 ,若能分析和挖掘题中的对称因素 ,并利用对称性设计相应的解法 ,往往能避开一些难点 ,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这种通过分析对称性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称分析法 .下面通过具体的素材展示对称分析法的力量和美 .1 一个问题中存在对称性可提供减少工作量的办法例 1 设 0 <a <1 ,0 <b <1 ,0 <c <1求证 :abc(1 -a) (1 -b) (1 -c)≤ (14) 3.分析 由于左式是对称式 ,所以只要证明a(1 -a)≤ 14即可 .因a和 1 -a都为正数 ,所以a(1 …  相似文献   

16.
黄萍  陈金如 《计算数学》2010,32(1):81-96
本文研究了用(~P)_1-Q_0元(其中(~P)_1表示P_1非协调四边形元)解Stokes问题的非协调混合有限元稳定化逼近方法.(~P)_1-Q_0元不满足LBB条件(见[7,14] ),因而其不能直接用来求解Stokes问题.受[3] 的启发,我们提出了一种用(~P)_1-Q_0元解Stokes问题的稳定化方法,证明了这种方法的稳定性和离散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得到了最优误差估计.文章最后给出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我们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7.
争鸣     
问题 6  某教师在讲授“a ,b全为0”的否定时 ,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a ,b全为 0” ,即是a =0且b =0 .我们把a =0且b =0记作一个命题 p ,只有当a =0且b =0时命题 p才是真命题 ,其它情况都是假命题 ,它们都属于非 p .非 p包含三种情况 :①a =0且b≠ 0 ;②a≠ 0且b =0 ;③a≠ 0且b≠ 0 ,这三种情况概括为 :a ,b中至少有一个不等于 0 ,即a ,b不全为 0 ,因此“a ,b全为 0”的否定 (即非p)应该是“a ,b不全为 0” .上述讲授方式是否科学 ?问题 7  下面的陈述是否恰当 :“或”命题是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复合命…  相似文献   

18.
所谓数表,就是把一些数字(或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成的一张表.借用数表可构造出许多趣味盎然,别具特色的数学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求解数学题,使难变易,使抽象变直观.本文将分三个方面谈谈有关数表的问题,以飨读者. 一、数表问题的构造1.把自然数1,2,3,…,n,…排成如表1.从表中可发现一些规律:从上至下,每一行的第一个数等于行数的平方;每一行都是奇数个数,  相似文献   

19.
n元一次不定方程解法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 [1 ]、[2 ]、[3 ]、[4]都研究了n元一次不定方程的通解问题 ,受 [1 ]、[2 ]、[3 ]、[4]的启发 ,笔者提出更为简捷有效的解法 .n元一次不定方程a1x1+a2 x2 +…… +anxn=A ,其中a1,a2 ,… ,an,A都是整数 ,当 (a1,a2 ,… ,an)|A时 ,a1x1+a2 x2 +…… +anxn=A必有整数解 .在有整数解的前提下 ,不妨设 (a1,a2 ,… ,an) =1 (下同 ) .1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by=c(a ,b,c∈Z ,(a,b) =1下同 )的所有整数解为x=x0 +bty=y0 -at(t∈Z)其中x0 ,y0 是ax+by =c的一个特…  相似文献   

20.
拜读了《数学通讯》1999年第 7期逄坤敬老师《有关函数周期性的几个结论》一文 ,很受启发 ,由此联想到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与函数周期性的关系 .原文得出的三个结论为 :结论 1 如果定义在R上的函数f(x) 是偶函数 ,且x =a (a≠ 0 )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则 f(x) 必是周期函数 .结论 2 如果定义在R上的函数f(x) 是奇函数 ,且x =a (a≠ 0 )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则 f(x) 必是周期函数 .结论 3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 有两条对称轴x =a和x =b (a≠b ,a ,b中至少有一个不为零 ) ,则f(x) 是周期函数 .对于结论 3,若a ,b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