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 定比分点在直角坐标系中 ,利用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 ,容易得到如下结论 .定理 1 以A(xA,yA) ,B(xB,yB) ,C(xC,yC)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重心坐标为 (xA xB xC3,yA yB yC3) .此定理可以推广到任意n个点的情形 .即n个点Pi(xi,yi) (i=1,2 ,… ,n)的重心坐标为Gn(1n ni=1xi,1n ni=1yi) .定理 2 以A(xA,yA)B(xB,yB) ,C(xC,yC)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内心坐标为(axA bxB cxCa b c ,ayA byB cyCa b c )其中a ,b ,c分别为△ABC的三点A ,B ,C所对的…  相似文献   

2.
考察这样的问题 :已知函数y=x-a的图象与其反函数的图象有公共点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避开具体教法不谈 ,樊老师在文 [1 ]中引导学生得到下面一种解法 ,这就是y=x-a(x≥a)在 [a ,+∞ )上是增函数 ,它有反函数因为如果y=f(x)单调增 ,且y =f(x)与y=f- 1 (x)有公共点 (a ,b) ,那么a =b所以已知函数y=x-a 的图象与其反函数的图象有公共点 ,则该公共点必在直线y=x上 .所以 y=x-ay=x   x2 =x-a有解 Δ ≥ 0 .从而a≤ 14.本人以为 ,这样做没有揭示出问题的本质特征 .试问 :若函数y=a-x的图象与其反函…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 ,函数 y =f(x)若存在反函数 ,则 y =f(x)与它的反函数 y =f-1(x)有如下性质 :性质 若 y =f-1(x)是函数 y =f(x)的反函数 ,则有f(a) =b f-1(b) =a .这一性质的几何解释是 y =f(x)与其反函数 y =f-1(x)的图象关于直线 y=x对称 .例 1 函数 y =2 - 34x -x2 - 3( 1≤x≤ 2 )的反函数是 y =f(x) ,则 f( 2 ) =.解 设 f( 2 ) =x ,则由性质知f-1(x) =2 ,即 2 - 34x -x3 - 3=2 ( 1≤x≤ 2 ) ,化简得x2 - 4x + 3=0 ,解得x =1 .所以 f( 2 ) =1 .例 2 函数 f(x) =x - 2x +a的图象关…  相似文献   

4.
韩苏 《数学通讯》2001,(22):38-40
函数f(x) =ax(a >0 ,a≠ 1)叫做指数函数 ,定义域是R .函数f(x) =logax (a >0 ,a≠ 1)叫做对数函数 ,定义域是R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 y =x对称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两个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 ,也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我们讨论数学竞赛中的一些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问题 .例 1  (198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x =1log1213 1log1513的值属于区间 (   )(A) (- 2 ,- 1) .     (B) (1,2 ) .(C) (- 3,- 2 ) . (D) (2 ,3) .解 ∵x =log1312 log1315 =log…  相似文献   

5.
抛物线y =ax2 +bx+c如果与x轴有两个交点 ,以这两点及与y轴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 =0或者b2 =ac(ac+3 ) 2ac+2 .下面加以分析 :(1 )不难证明当b=0时 ,△ABC为等腰三角形 (AC =BC) .当AC =BC时 ,b=0 .图 2图 1(2 )如图 2 ,设A(x1 ,0 ) ,B(x2 ,0 ) .C点坐标为 (0 ,c) .因此 x1 =-b- b2 - 4ac2a ,x2 =-b +b2 - 4ac2a .又∠BOC =90°由勾股定理知BC2 =OB2 +OC2= -b+b2 - 4ac2a2 +c2 而AB=b2 - 4aca(这里以a>0为例 ) .当AB =BC时 ,则b2 -…  相似文献   

6.
函数图象是函数的一种表达形式 ,是刻划函数性质的重要内容 ,函数图象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下面例谈函数图象的类型及解题策略 .一、图象的变换1.图象的平移函数 y =f(x)的图象沿x轴向左或向右平移a(a >0 )个单位 ,所得到的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 y =f(x +a) 或 y =f(x -a) ;而沿 y轴向下或向上平移b(b>0 )个单位所得到的图象为y +b =f(x)或 y -b=f(x) .例 1 函数y =1- 1x - 1的图象是 (   ) .(2 0 0 2全国高考试题 )(A)   (B)  (C)   (D)  分析 函数y =1- 1x - 1的图象是由y =- 1x的图象沿x…  相似文献   

7.
圆锥曲线间的有趣变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 [1 ]中给出了双曲线的一个有趣的性质 ,受此启发 ,进一步研究 ,得到圆锥曲线间的一个有趣的变换 .定理 1 设椭圆C :x2a2 +y2b2 =1 (a>b>0 ) ,PP′是C上的垂直于x轴的一条弦 ,A(-a,0 ) ,A′(a,0 )是C的两个顶点 ,则直线PA与P′A′的交点在双曲线x2a2 -y2b2 =1上 .证明 设P(acost,bsint) ,则P′(acost,-bsint) ,直线PA :ybsint=x+aacost+a (1 )直线P′A′:y-bsint=x-aacost-a (2 )由 (1 ) ,(2 )解得 x=asect,y=btant.所以x2a2 -y2b2 =1…  相似文献   

8.
在函数问题中 ,当变元出现的次数不止一次时 ,我们就不便于作出函数的图象或讨论函数的性质 .因此经常需要减少变元出现的次数 ,直至其仅仅出现一次 .这就是减元的思想 .减元类似于消元而又不同于消元 .现将几类常见函数减元的思想方法作一总结 :1 一元二次函数y =ax2 bx c(a≠ 0 )其减元的方法就是配方 :y =ax b2a2 4ac-b24a例 1 设函数y=x-a b-x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求证 :M =2m(其中a、b是常数且a<b) .证明 函数的定义域为 {x|a≤x≤b}∵y2 =(b -a) 2 (x-a) (b -x)=b-a 2 -x - …  相似文献   

9.
双曲线的一个有趣性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对圆锥曲线的研究中 ,笔者发现了双曲线的一个有趣性质———一种曲线到自身的变换 .定理 给定双曲线C :x2a2 - y2b2 =1 (a>0 ,b>0 ) ,P1 是C上不在顶点的任一点 ,P1 P2 是C的垂直于y轴的弦 ,M1 (O ,-b) ,M2 (O ,b)是C虚轴的两个端点 ,则直线P1 M1 与P2 M2 的交点P仍在C上 .证明 设P1 (u ,v) (v≠ 0 ) ,则P2 (-u ,v) .直线M1 P1 :y b=b vu x①直线M2 P2 :y-b=b-vu x②由① ,②解得u=bxy ,v=b2y.因P1 点在C上 ,故b2 u2 -a2 v2 -a2 b2 =0 .所以b2 ·b2 x2y2 -a2 …  相似文献   

10.
问题 若函数 y =logax与其反函数有交点 ,试确定a的取值范围 .我们来作一探讨 .设交点为P(x0 ,y0 ) ,则 y0 =logax0 ,y0 =ax0 ,即logax0 =ax0 .问题转化为 :当a在哪一范围取值时 ,关于x的方程logax =ax 有解 ?遗憾的是 ,处理这一方程 ,我们还没有一套初等的办法 ,或者说还没有象解二次方程那样的公式 ,我们只能借助于图象 .关于对数函数的图象 ,课本的正文部分给出了三个“代表” :y =log2 x ,y =log10 x ,y =log 12 x ,由此归纳出在其底数a >1及 0 <a <1这两种情况下的图象和性质 (…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自 2 0 0 0年试行春季高考后 ,取得较为成功的经验 .经教育部批准今年继续实行春季招生 .现提供春季高考的数学试卷并作简短评析 .选择题1 集合M ={ 1,2 ,3,4 ,5}的子集个数是 (   )(A) 32 .     (B) 31.(C) 16. (D) 15.本题考查集合运算 ,组合数性质 .利用公式C0 n C1n … Cnn=2 n 可知本题选 (A) .2 函数 f(x) =ax(a >0且a≠ 1)对于任意的实数x ,y都有 (   )(A) f(xy) =f(x) f( y) .(B) f(xy) =f(x) f(y) .(C) f(x y) =f(x) f( y) .(D) f(x y) =f(x) f( y) .…  相似文献   

12.
张用周 《数学通讯》2000,(17):21-22
众所周知 ,二元一次方程是一次函数 y=kx b(或x =x0 )定义域x∈R ,如限制a≤x≤b ,则图象为线段 .线段与直线 ,这对定义域限制与放开的矛盾 ,在高中数学解题中能达到和协的统一 .1 与定比分点联系 ,虚拟交点 ,求变量图 1 例 1图的范围例 1 直线l过点P(-1,2 ) ,且与以A(-2 ,-3) ,B(3 ,0 )为端点的线段AB相交 ,求直线l的斜率范围 .解 设直线方程为 y -2 =k(x 1) .虚拟与线段AB的交点M ,且M分AB比为λ ,λ≥ 0 ,则M (-2 3λ1 λ ,-31 λ) .代入直线方程化简有k =2λ 5-4λ 1,∴k≥ 5或k <-12 .注…  相似文献   

13.
尹明学 《数学通讯》2000,(17):15-16
我们知道 ,单调函数都存在反函数 ,且反函数与原函数具有相同的增减性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y =x对称 ,但是它们的图象不一定有公共点 ,如函数y =2 x 与y =log2 x的图象就没有公共点 .如果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有公共点 ,那么公共点是否一定在直线 y =x上呢 ?例 1 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以及原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图象的公共点 .1) f(x) =x3 ;( 2 ) g(x) =-x3.解  1)由 y =x3,得x =3 y.因此函数 f(x) =x3 的反函数为 f-1 (x) =3 x .解方程组 y =x3,y =3 x .消去y ,得 :x3 =3 x .两边…  相似文献   

14.
A组一、选择题 (每小题 3分 ,共 3 0分 )1 .如果a ,b,c为任意实数 ,那么下列函数中 ,是二次函数的是 (  ) .A .y=ax2 +bx +cB .y=(a+ 1 )x2 +bx +cC .y =(a2 + 1 )x2 +bx +cD .以上都是2 .如果反比例函数 y =kx 的图象经过点 ( - 2 ,-1 ) ,那么k的值为 (  ) .A .12   B . - 12   C .2  D . - 23 .下列抛物线中 ,不与x轴相交的是 (  ) .A .y=2x2 +x - 1    B .y =2x2 -x - 1C .y =- 2x2 -x + 1D .y =- 2x2 +x - 14 .抛物线 y=2 (x - 1 ) (x + 3 )的对称轴是 (  ) .A .…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数学中的“三个二次”是指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 .以二次函数为中心 ,用它的图象和性质串联另外两个“二次”以及其他知识组成的综合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含有绝对值的“三个二次”综合题乃重中之重 ,解答这类问题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运用公式 | |a| - |b| |≤ |a±b|≤ |a| + |b|例 1 函数f(x) =ax2 +bx +c  (a ,b ,c∈R ,a≠ 0 ) ,若函数f(x)的图象与直线y =x和y =-x均无公共点 ,求证 :1) 4ac -b2 >1;2 )对一切实数x ,恒有 |ax2 +bx +c| >14 |a| .分析 :1)略 .2 ) |ax2 +bx …  相似文献   

16.
一、已知a <0 ,-1 <b <0 ,则a ,ab ,ab2 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 ?解 :∵ -1 <b <0 ,∴b<b2 <1 .又a<0 , ∴ab >ab2 >a .二、如果二次不等式ax2 +8ax+2 1 <0的解是 -7<x <-1 ,求a的值 .解 :考虑二次函数y =ax2 +8ax +2 1的图象 ,由已知条件可知它与Ox轴的两个交点为 (-1 ,0 ) ,(-7,0 ) ,故由韦达定理知 (-7)× (-1 ) =2 1a .∴a=3 .答 :略 .三、在△ABC中 ,∠CBA =72° ,E是边AC的中点 ,D在BC边上且 2BD =DC ,AD与BE交于F ,求△BDF和四边形FDCE的面积之比 .解 :过E作EG∥AD交…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一次函数 y =kx +b(k≠ 0 )的有关性质早已被大家熟知 ,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此图象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图形上任意一点都是它的中心对称点 ,平面上与此直线垂直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而二次函数 y =ax2 +bx +c(a≠ 0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图象关于直线x =-b2a对称 ,因此 ,二次函数图象是轴对称图形 ,但它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这里 ,我们自然会想到三次函数 y =ax3+bx2 +cx +d(a≠ 0 )的图形是否具有对称性 ,如果有的话 ,图形究竟是成中心对称还是成轴对称 ?2 .考察几个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18.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小题 ;每小题 5分 ,共 6 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M∪N ={a ,b ,c ,d},M∩N ={c ,d},则满足条件的集合M的个数是 (   )(A) 1.      (B) 2 .(C) 4 . (D) 6.2 函数 y =cos( 2x - π4 )的一个递减区间是 (   )(A) [- 3π8,π8] .    (B) [π8,5π8] .(C) [5π8,9π8] . (D) [0 ,π2 ] .3 函数f(x) =x-12 的定义域为A ,f(x)的反函数f-1 (x)的定义域为B ,设A∩B =D ,当C D时有 f(x) <f-1 (x) ,则C等于 (   )(A) …  相似文献   

19.
《数学通报》2002,(8):46-47
参考公式与理科卷相同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满足条件M ∪ { 1 } ={ 1 ,2 ,3 }的集合M的个数是(A) 4    (B) 3    (C) 2    (D) 1(2 )与理科卷 (2 )相同 .(3 )下列四个函数中 ,以π为最小正周期 ,且在区间 π2 ,π上为减函数的是(A)y =cosx    (B)y=2 |sinx|(C)y=cos x2     (D)y=-cotx(4)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 ,能得出AB ⊥CD的是(A) (B) (C) (D)(5 )与理科卷 (4)相同 .(6 )若直线l:y=kx- 3与直线 2x+3y- 6 =0的交点位于第一…  相似文献   

20.
李金宽 《数学通报》2002,(12):32-33
文 [1 ]给出下面三道命题 :命题 1 M(x0 ,y0 )为抛物线y2 =2px上的一个定点 ,过M任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MP、MQ ,则直线PQ必过定点M′(x0 +2p ,-y0 ) ;命题 2 M(x0 ,y0 )为椭圆x2a2 +y2b2 =1上的一个定点 ,过M任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MP ,MQ ,则直线PQ过定点M′ a2 -b2a2 +b2 x0 ,- a2 -b2a2 +b2 y0 ;命题 3 M(x0 ,y0 )为双曲线x2a2 - y2b2 =1上的一个定点 ,过M任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MP、MQ ,若a≠b ,则直线PQ过定点M′ a2 +b2a2 -b2 x0 ,- a2 +b2a2 -b2 y0 ;若a =b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