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TSC程序对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装置进行放电模拟,得到了下单零偏滤器和雪花偏滤器放电位形,将TSC中两种偏滤器放电位形的模拟结果,作为源项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在已建立的CFETR包层及偏滤器等三维仿真模型上,对两种偏滤器放电位形下的包层和偏滤器等部件进行电磁载荷分析和对比,结果可为CFETR的物理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ANSYS对CFETR真空室简化模型进行了2D/3D电磁分析,得到了真空室磁场强度以及电磁力的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D/3D真空室的磁场强度及电磁力分布基本一致,这表明了可以使用2D模型替代3D模型对未来真空室简化模型进行电磁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ANSYS对CFETR真空室简化模型进行了2D/3D电磁分析,得到了真空室磁场强度以及电磁力的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D/3D真空室的磁场强度及电磁力分布基本一致,这表明了可以使用2D模型替代3D模型对未来真空室简化模型进行电磁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 是一种新型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极向场线圈(PF) 在控制等离子体位行中起着关键作用. CFETR PF 线圈导体由 Nb3Sn CICC 和 NbTi CICC 导体组成. 为了确保 PF 线圈的稳定运行, 本文采用1-D Gandalf 对不同机械扰动和电磁扰动下 PF 导体的稳定性裕度, 最小失超能量及温度裕度的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CFETR PF 导体目前的设计能够充分满足安全裕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CFETR工程设计,使用TOKSYS建立了CFETR极向场线圈、真空室壁和包层结构的等效二维模型.在三种平衡的等离子体位形下,分析了包层结构整体等效电阻率和极向不同位置的等效电阻率对等离子体垂直位移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位移增长率随着包层整体等效电阻率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大;降低极向±60°附近的等效电阻率,能减...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真空室最新设计尺寸下,利用蒙特卡洛中子输运程序(MCNP)建立一维中子学模型,在2GW 的聚变功率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中子反射材料ZrH2 对中子的屏蔽效果,发现200mm 的反射层可以屏蔽94.3%的中子通量和94.9%的中子核热。研究CFETR 在运行10 个满功率年(FPY)和20FPY 后,对应不同中子壁载荷的最小屏蔽包层厚度。结果显示,装置运行10FPY 后中子壁载荷在1.0MW·m−2、1.5MW·m−2、 2.5MW·m−2 时所对应的最小屏蔽包层厚度分别为44cm、53cm、65cm;而在装置运行20FPY 后,则需要在径向方向更厚的屏蔽包层才能满足中子屏蔽要求。屏蔽包层的尺寸优化将为目前阶段的CFETR 先进包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未来聚变堆(CFETR)真空室制造过程中的制造误差和真空室结构不对称问题,将被测表面网格化,为各测量点引入权重系数,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实现了真空室部件制造误差分配的调整和轮廓精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破裂诱发的Halo电流会流进内真空室结构,对偏滤器支撑结构有较大的破坏。通过安装在偏滤器支撑结构上的罗柯夫斯基线圈对EAST中Halo电流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位置的Halo电流信号,发现这些Halo电流具有环向不对称性,环向不对称因子为2.5, 的最大值是0.65。这些结果对EAST真空室电磁载荷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软件Maxwell对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高场侧的水冷陶瓷增殖(WCCB)包层进行电磁分析,得到了包层在等离子体电流线性36ms衰减工况下产生的电磁载荷.采用载荷传递耦合法,结合软件ANSYS可得包层中产生的形变位移和等效应力.分析结果表明,WCCB包层中产生的最大等效应力符合设计要求,且形变位移均在许用...  相似文献   

10.
真空室是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重要的屏蔽组件和包容屏障,为提高其结构稳定性,用有限元方法对真空室核心部件进行了线性屈曲分析与几何初始缺陷非线性屈曲分析,评估了真空室结构的各项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现有的真空室的设计满足屈服强度的设计要求,为后续的设计优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In a fusion reactor, the blanket is one of the core components inside the vacuum vessel, it is directly facing the plasma, and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is very harsh. In this paper, the induced eddy current and suffered electromagnetic force in the blanket of 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 (CFETR) has been calculated by the vector electromagnetic method of ANSYS in the major plasma disruption or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event. The modeling, the current source loading, boundary conditions setting, solving and calculated results are presented. This will provides the necessary reference data and method for future detailed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blanket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2.
在聚变堆中,包层是真空室内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直接面对等离子体,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利用ANSYS 软件的矢量电磁法,计算了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包层在离子体破裂和垂直位移事件中感应的涡电流和电磁力。介绍了建模、电流源加载、边界条件的设置、求解和计算结果。这为今后包层组件结构的详细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数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了等离子体破裂时真空室上的涡流、电磁力和应力。有限元模型包含了基本的第一壁部件,以更加准确地研究真空室在瞬态电磁力作用下的结构强度。结果表明,高场侧靶板和内靶板带给真空室较大瞬时应力,但真空室的结构强度仍然满足强度要求。分析可校核和改进第一壁部件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When the major disruption occurs, it can not only generate great heat loads on the first wall and divertor plates, but also leads to the large electromagnetic force because of the halo current. This large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very dangerous to the invessel components of the divertor and vacuum vessel. Therefore, how to avoid the disrup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on tokamak operation. To control and mitigate the major disruptions, the mechanism and the characters of the disruption have to be well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15.
应用ANSYS软件建立模型并模拟了ITER诊断插件所处的物理环境,进行了电磁分析,获得了涡流和电磁载荷变化趋势.将电磁载荷耦合到结构模型获得了其对结构的影响.通过计算,获得了结构的应变和应力分布,这可作为评估诊断插件结构可靠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体破裂时HL-2M真空室的结构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分析计算了等离子体线性大破裂时HL-2M真空室上的感应电流及电磁力,并对真空室进行了结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真空室上主要产生环向感应电流和径向电磁力,且主要集中在真空室壳体的柱状段;在破裂产生的电磁力及其他机械载荷的作用下,真空室的结构设计能较好地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й�ITERʵ�����ģ���Ű�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初步分析了中国ITER实验包层模块(CHHCSBTBM)在等离子体大破裂时的电磁安全特性。根据CHHCSBTBM设计结构建立了TBM及其子模块的电磁分析模型,模拟了等离子体大破裂情况下的电磁场边界条件,对CHHCSBTBM及其子模块进行了涡流、应力计算,得到了相应的感生涡流和应力分布。根据得到的应力分布,计算出在等离子体大破裂的不同时刻CHHCSBTBM及其子模块受到的电磁扭矩。用计算结果与材料的容许值相比较,确定了TBM设计的电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用COSMOS/M 程序对在等离子体破裂期间的FEB模件进行了研究。显示了包层电磁负载对导电性第一壁的影响。计算了组件上的感应涡流分布和第一壁的电磁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中国固态实验包层模块(CN HCCB-TBM)优化设计,应用ANSYS软件参数化语言编程方法,对中国固态TBM在ITER等离子体两种主破裂事故下的电磁载荷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并利用分析结果进行了电磁-结构和电磁-热的耦合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固态TBM的更新结构设计在等离子体瞬态变化中符合安全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The major disruption can not only lead to the great heat loads and produce the large electromagnetic force on the first wall and divertor plates, but also can generate the runaway electrons. The runaway electrongeneration is a dangerous event for tokamak 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