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均匀沉淀法制备一维结构的氧化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锌和尿素为反应原料,利用均匀沉淀法在水溶液中直接制备了多种形貌的氧化锌.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加热方式等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对所得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硫化镉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多元醇方法制备了硫化镉纳米粒子, 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样品的微观结构、粒径大小和形貌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所得硫化镉纳米粒子粒径均一, 形貌均为球形. 光致发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所得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蓝光发射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硝酸铜、乙酸铜、乙酰丙酮铜为原料,采用多元醇还原法合成制备了氧化亚铜立方体、微球、空心球、核壳结构等微纳米颗粒。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元素组分及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 同时考察了铜源、反应时间、和多元醇类型对氧化亚铜微纳米材料形貌的影响,对产物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对产物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采用简单低廉的多元醇合成法,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相貌的氧化亚铜微纳米结构。 对制备形貌可控的氧化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方法制备出了两种不同形貌的镍纳米粒子-石墨烯(Ni-GNs)复合材料, 并研究了形貌对复合材料电磁吸收性能的影响. 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反应物的加入顺序, 制备出球形和刺球形镍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刺球形镍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材料相比于球形镍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吸收性能, 其原因是由于复合材料中刺球形镍纳米粒子独特的各向同性天线形貌引起的尖端放电效应. 因此利用简单的原位化学还原制备不同形貌镍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可以作为其他复合材料制备的总体路线.  相似文献   

5.
利用涡旋混匀及室温孵育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鱼精蛋白-siRNA复合体, 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 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 鱼精蛋白可以和不同的siRNA分子以不同的质量比形成球形和纤维状鱼精蛋白-siRNA复合物. 在此基础上, 利用Mg2+等金属离子探针, 确认鱼精蛋白与siRNA的磷酸-戊糖骨架之间通过静电力发生作用. 利用原子力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鱼精蛋白-siRNA复合体的形貌和结构特征; 利用激光纳米粒度仪测量了该复合体的粒径; 并进一步比较了黑色素瘤细胞对不同形貌复合体的吞噬及药效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新方法。利用模板首先合成介孔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再用水热反应法,成功制备了非功能化和巯基、氨基功能化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另外,对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火灾痕迹物证综合实验台,制备铝导线在不同过载电流作用下的残留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导线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过载电流的增大,杯锥状断口逐渐变大,杯锥底部韧窝越来越大.因此,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铝导线的断口形貌特征,可以鉴别其是否过载以及过载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离子液体中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 1-甲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为溶剂, 合成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并以含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离子液体作为基础油,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二氧化硅的形貌进行分析,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钢球磨斑表面的形貌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添加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离子液体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简便易行的液相法,采用葡萄糖为还原剂,通过调整加料方式、反应温度、NaOH用量等条件,实现具有{110}截面八面体、八面体和短足形等形貌的Cu2O微/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产物进行组成、结构、形貌和光响应的表征,对Cu2O的形貌结构和生长机理进行研究。对比和优化了具有不同形貌的Cu2O微/纳米结构对甲基橙染料的光催化性能。将不同形貌的微/纳米Cu2O作为防污剂复配的自抛光防污涂料,涂层磨蚀率、接触角与实海挂板实验证明该涂料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能。  相似文献   

10.
溶剂热法制备银纳米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瑞敏  安彩霞  刘锦 《化学研究》2011,(5):63-65,69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乙二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银纳米颗粒;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并考察了溶剂组成等因素对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得银纳米晶粒径均一,直径约为90nm;增大PVP的加入量会降低产物的粒径,溶剂中水的引入会影响银纳米晶的形貌.  相似文献   

11.
一种制备均匀单分散CeO2纳米微粒的新方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改进的两相液流法制备了均匀单分散的CeO2纳米微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2.
以四(4-溴苯基)硅烷为基元, 利用超声辅助的Yamamoto 偶联反应, 合成了硅中心的多孔芳香材料(Si-PAF). 通过调节超声参数, 优化了反应条件. 采用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了Si-PAF的结构及形貌, 利用氮气吸附实验考察了其孔道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的衬底上,利用直接电沉积方法制备了ZnO纳米线或ZnO薄膜.然后利用存储有HCI刻蚀剂的琼脂糖微图案印章对其进行了化学刻蚀以形成不同的图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分别对ITO衬底上的ZnO薄膜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立方体、直角立方体、球形、棒状、中空状、核壳状、梭形、多面体等8种不同形貌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光热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形貌与光热性能之间联系密切,粒子形貌不同,光热性能不同;当外部实验条件一定时,纳米粒子的形貌、大小、吸收横截面积、尖锐化程度及密实程度等对其光热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当纳米粒子形貌一定时,外部因素如激光器的选择、激光功率密度及纳米粒子的浓度等直接影响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光热性能;在相同浓度下,激光功率密度越大,纳米粒子的升温效果越明显,光热性能越好;而激光功率密度不变时,纳米粒子浓度越大,其光热转换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以硅钨酸(H4SiW12O40)为催化剂、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将浸渍法与焙烧法相结合制备了一系列介孔分子筛固载硅钨酸复合催化剂SiW12/SBA-15;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其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将此...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尿素作为氮源,通过热退火法制备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然后以乙酰丙酮钴作为钴源通过水热法制备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钴杂化纳米片作为催化氧还原和氧析出反应的双功能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电子能谱仪(XPS)等对其进行形貌结构表征,通过旋转圆盘电极等电化学测试对其电催化性能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氧还原和氧析出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镧为镧源、三乙胺为碱源和络合剂,通过简便的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大量均一的氢氧化镧纳米棒。详细研究了三乙胺的用量、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形貌及尺寸的影响。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氢氧化镧纳米棒的形成机理。同时制备了稀土掺杂的氢氧化镧纳米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所得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热法一步制备了形貌均一的氧化铜纳米片,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产物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并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及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氧化铜纳米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氢氧化钠作为碱源时,在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随着氢氧化钠浓度的升高,纳米片的尺寸减小、厚度增大;此外,通过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氧化铜纳米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表面活性剂, 二甲基甲酰胺(DMF)/水为溶剂, 用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球、纳米棒、纳米片等多种形貌可控的ZnS纳米晶, 并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紫外吸收、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并且分析了其形貌转变机理.  相似文献   

20.
钨酸锌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柠檬酸钠辅助的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不同形貌的ZnWO4(如片状、花状)纳米颗粒,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方法对样品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研究了溶剂组分和溶液pH值对产物形貌的影响。通过对反应产物形貌随时间变化的观察,提出了片状和花状ZnWO4纳米颗粒可能的生长机理。以罗丹明B(RhB)为催化降解对象,对样品在水溶液中的光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nWO4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尺寸等结构特性对其光催化活性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