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俊伟 《物理通报》2015,34(10):65-67
: 传送带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教学设计及实施中按“ 把握本质, 抓住关键”原则采取了一定的方法 策略, 包括让学生理解传送带上物体运动的物理情景, 掌握传送带上物体运动的内在规律, 让学生掌握物体在传送 带上运动的分析方法, 学会抓住相对运动速度相等、 摩擦力有无及方向变化的转折点等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题目】(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第24题)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相似文献   

3.
郭建 《物理实验》2004,24(9):10-11
以传送带为载体的物理问题,可以考查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功、能方面的知识,涵盖了高中力学的大部分知识点.因此,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模型;同时,这种模型如何应用也是同学们感觉较难把握的问题.希望通过以下几个例题的解析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李群宏  闫玉龙  韦丽梅  秦志英 《物理学报》2013,62(12):120505-120505
讨论了一类单自由度非线性传送带系统. 首先通过分段光滑动力系统理论得出系统滑动区域的解析分析和平衡点存在性条件; 其次利用数值方法, 对系统几种类型的周期轨道进行单参数和双参数延拓, 得到系统的余维一滑动分岔曲线和若干余维二滑动分岔点, 以及系统在参数空间中的全局分岔图. 通过对系统分岔行为的研究, 反映出传送带速度和摩擦力振幅对系统动力学行为有较大影响, 揭示了非线性传送带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现象. 关键词: 传送带系统 滑动分岔 周期运动  相似文献   

5.
曾晗 《物理通报》2016,35(11):45-46
“ 传送带模型”作为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 旨在考查学生在多过程问题中能量分析和动力学分析 的能力. 针对关于轻放于传送带上的物体速度和机械能变化的常规分析, 提出了更加准确全面的讨论结果  相似文献   

6.
传送带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与传送带有关的内容成为高考的热点,在各地高考中也出现很多.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问题的分析几乎涉及力学的全部知识,如匀变速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以及功能关系等.本文就物体在传送  相似文献   

7.
传送带类问题归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磊 《物理实验》2004,24(7):6-8
本文中的传送带类问题是指以皮带传送装置(传送带)为载体而构建的各类物理问题.传送带类问题丰富多彩,能够很好地再现物理知识和考查各种能力,因而值得我们分类探究.  相似文献   

8.
对静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学生比较棘手,其关键是学生不善于把力学中所学的知识与电场力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1 静电场中带电粒子的平衡。 静电场中带电粒子的平衡,同样受力分析是关键。在对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中,注意不要漏了电场力。其实质是共点力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电磁学时,带电粒子在交叉电磁场中的运动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这里所谓交叉电磁场,是指均匀恒定并且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假定粒子的速度与磁场垂直。初看起来,似乎带电粒子会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同时沿电场方向作匀加速运动,整个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合成。然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通过解运动方程可以证明[1],实际的运动是垂直于磁场的平面上的圆周运动和垂直于(而不是平行于)电场的匀速(而不是匀加速)运动的合成。 为了深刻理解发生上述运动的物理原因,下面来进行这一问题的受力分析。 (一)受力分析 会磁场压指向S轴,(垂直…  相似文献   

10.
刘逸鹏 《物理实验》2004,24(9):27-28
物体如果在一个(或几个)恒力和一个变力共同作用下运动时,在什么条件下物体将具有最大速度?最大速度将怎样计算?解此类题时要对运动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在掌握变力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了解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各时刻所受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变化规律.下面结合几个例题进行具体分析,来探讨解题规律.  相似文献   

11.
平面颗粒流的瓶颈效应及其与速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验研究了二维传送带上圆片颗粒运动与开口大小及传送带速度的关系,发现当开口尺寸d固定时,存在临界速度vc,在v<vc范围,流量Q随速度v线性增大,在vc处Q-v关系发生突变.改变颗粒运动速度v或改变开口尺寸d均有临界值,使颗粒流规律发生转变.这是由于开口尺寸或速度变化使颗粒间相互作用及颗粒流状态变化造成的. 关键词: 平面颗粒流 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12.
滑轮组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也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绳子股数就是动滑轮的受力股数.绳子股数的判定是对滑轮组受力分析的关键,也是看清滑轮组的关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种新的判定方法,解决了这个难点.  相似文献   

13.
岳巍巍  赵永 《物理通报》2018,37(1):30-32
计算传送带因载物而多消耗的电能, 即多做的功时, 可以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或功能关系求解. 从能量 守恒的角度思考, 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增加量与系统内能增加量之和, 但从功能关系的角度处理, 等于哪个力多做的 功呢? 本文在对比“ 滑块 木板”模型的基础上, 针对传送带空载与负载两种状态进行受力分析, 一定程度上回答了 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牛顿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被世人称为经典力学的四大定律。高中物理动力学问题以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核心(见图1),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对物体运动性质的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融合。牛顿运动定律贯串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它以知识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而一直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是历届高考试题中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近10年来再现率为100%。图1高中物理动力学知识结构动力学的任务是回答物体做各种不同运动的原因,即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具体来说,需要处理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张立新 《物理实验》2004,24(8):18-19
用传送带运送物体类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动力学问题.由于此类题涉及多个物理过程,而且物体多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容易与相对运动问题相混淆.所以,同学们分析、解决此类问题感觉比较困难.现举几例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运用机器视觉技术与工业机器人技术,开展传送带作业系统的机器人目标跟踪与动态抓取策略研究,提出了传送带速度控制的策略,建立了机器人抓取目标位置预测模型,在保证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漏抓率;通过分析传送带PID跟踪控制规律,给出基于位置预测的机器人拦截式抓取方法,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锯条自动抓取系统平台,开展机器人目标抓取对比实验分析,较好地实现了传送带作业系统机器人目标的动态抓取,有效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分析刚体平面运动的一种新方法——复插值法.已知刚体上任意两点的运动学信息(位移、速度、加速度),籍此复插值公式便可确定刚体上任意其它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该方法统一了刚体平面运动的位移分析、速度分析与加速度分析方法,便于在计算机上编程实施.  相似文献   

18.
受力分析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思维分析,也是初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较为复杂、运动状态不是很清晰的物理过程,运用“假设法”和已知事实进行逆向推理分析,可以有效解决一些复杂受力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送带是一种常用的运输工具,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矿山、码头、货场等生产实践中,在车站、机场等交通场所它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几年来的高考物理复习和理科综合测试中的传送带问题屡见不鲜,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也不乏其例,特别是2003年的理科综合测试中传送带压轴题的出现,更引起了人们对传送带问题的极大关注。命题专家为何对此问题偏爱且赋分较多,我们分析研究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此题的出现符合当今高考改革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命题专家以综合见能力的命题意图,强调了“着眼综合、立足基础、突出能力”的命题原则.  相似文献   

20.
关于落体法测蓖麻油黏度实验中的预留高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速摄像机跟踪小钢球下落全程,找出匀速运动的起始位置并测量速度.为方便学生使用简单量具就能较准确地测量蓖麻油的黏度,给出了较准确的预留高度hT.还分析了小钢球在黏性流体中运动时的受力情况,给出球受力的表达式.并应用Mathematics软件对受力表达式求数值解.画出v-h图,与实测的v-h曲线对比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