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守胜 《物理》2007,36(3):177-178
年初收到李荫远先生信,经李先生同意,全文刊载如下: 守胜主编先生并《物理》编辑部诸同志: 我早年曾经是《物理》的编委,这些年你们仍按期赠送我一份,十分感谢而且我都翻阅一遍.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陆琰院士在给本刊厉光烈主编的来信中推荐了这里刊登的许伯威教授生前写的几篇短文,现将他的来信抄录如下:“光烈:许伯威是上海交大的一位物理学教授,也是我的一位很好的北大老同学。不幸,他已在半年前病逝。他是一位很优秀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特别是他为人非常好,真正作到了淡泊宁静。他的后事做得十分低调,在他病重的时候,甚至也不让人知道。这些情况可从我们(罗辽复、杨国琛、王凡和我)在他逝世后给他夫人和家属的信中看出。最近,从他的夫人李翰芳老师那里见到了许伯威教授生前写的几篇短文,觉得也挺感人,特此推荐给贵刊(现代物理知识),请审阅。陆埮”。  相似文献   

3.
<正>1引言时光荏苒,逝者如斯。虞先生已经离开我们11年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眼前。今年是虞先生诞辰100周年,大家都纷纷准备纪念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前辈。我也希望能够为此做点什么。承蒙赵渭江老师推荐,《物理》编辑部要我为杂志写一篇纪念虞先生的文章。作为他晚年的学生,我对他在年富力强的时期为物理学和物理教育界所做的大量工作和重要贡献,了解并不全面,只鳞片甲的,大都是听他的学生我的老师们讲  相似文献   

4.
正叶企孙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老师的老师。1945年,我从当时在贵州眉潭的浙江大学转学,插班到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二年级,叶先生教我们电磁学。我在浙江大学的物理老师王淦昌教授是1925年叶先生创办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第一届学生。据王先生说,一开始物理系的老师只有叶先生一人,所有的物理专业课都由他一人主讲。我进西  相似文献   

5.
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学理的应当懂点文,学文的应当懂点理,文理相通。”文理并重的道理不难明了,但要身体力行并有所造诣就不容易,在这方面,著名文学家徐迟先生的成就则令人十分钦佩! 1996年11月26日,我收到《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审稿信和题为《谈夸克》的文稿,来信者希望我从高能物理专业的角度对该文的“科学性”把把关,文稿的作者;徐迟!尽管一篇激励了几代学人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名作使我对这位作家慕名已久,仍不由我不为文学家居然改写“谈夸克”这样的题材而惊讶,因为我深知,对粒子物理这门高度专业化…  相似文献   

6.
在偶尔念及自己已年逾古稀时,不经意发现"文革"后发刊的《物理通报》也进入而立之年!我经授业老师推荐参与《物理通报》编委会工作也将近20年.这份有意义的业余工作带给我许多教益和快乐.  相似文献   

7.
郭可信先生是我国著名物理冶金学家、晶体学家.他在物理冶金、特别是在合金中晶体结构与缺陷及准晶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1985年第8期的《物理》发表了郭先生撰写的《五次对称与准晶态》一文,介绍和评述了他领导的研究组发现五次对称和Ti-Ni-V二十面体准晶的重要创新成果,这项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获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相”,并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此后郭可信先生和《物理》结下了深厚情谊,并不断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评述和介绍他领导的研究组取得的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如1991年第1期的《物理》发表了他撰写的《8次、12次对称及有关准晶的发现——王宁、陈焕获第二届吴健雄物理奖项目》一文,受到读者广泛关注.2006年12月13日,郭可信先生不幸逝世,我刊特组织纪念郭先生的专题,以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深切悼念和哀思,先生的创新精神和风范长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一代宗师周培源先生离开我们四个月了,我们依旧深情地思念他。他对我们杂志的关怀,是无法用浯言来描述的。在他病重的时候,听说《现代物理知识》创刊五周年,就通过中科院数理学部唐廷友先生,送来他的题词:“普及现代物理知识 培育祖国四化人才周培源1992年8月28日”。当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成立20周年时,我们负责主编《所庆增刊》,请先生题词。  相似文献   

9.
刘力 《物理》2005,34(8):608-609
黄昆先生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是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理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对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信息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他投身于国家教育事业,从事于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等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家科技栋梁之才.黄昆先生与《物理》有着深厚的缘分,他在《物理》上发表的文章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令《物理》增色;黄先生也曾多次表示《物理》是他晚年以来唯一坚持阅读的期刊,足见黄先生对《物理》的喜爱.2005年7月6日,黄昆先生不幸逝世,我刊特组织这组文章以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深切悼念和深深的哀思.伟人已逝,但先生的精神与风范长存.  相似文献   

10.
刘寄星 《物理》2012,41(12):821-822
2003年,我在《物理》发表了一篇文章,纪念我国理论物理学家王竹溪先生和生物学家汤佩松先生合作提出植物水势概念的历史功绩,文章的标题是《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该文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刊登在2003年《物理》第32卷的第6期403—409页和第7期的477—483页.承读者和编辑部厚爱,这篇文章2005年经推荐曾获得第二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并被一本书(杨舰、戴吾三编,《清华大  相似文献   

11.
敬告作者     
《物理》1988,(7)
由于编辑部办公经费紧张和来稿数量较大,《物理》编委会研究决定,为节约邮资,凡1988年10月以后的来稿,经审查后不适合我刊发表的一律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对不适合我刊发表的稿件,编辑部一般在收到稿件后三个月内将处理结果函告作者. 《物理》编辑部1988年7月敬告作者$《物理》编辑部  相似文献   

12.
我平时阅读自己专业的文献,常嫌时间不够,更无暇涉及其他物理分支学科,苦于不知道他们的进展情况。现在有《现代物理知识》这个刊物,涉及面广,内容新颖,它就能满足我对专业以外的物理发展梗概的了解,这对我有很大的好处。相信像我这样的人很多。因此特为推荐。——王淦昌一九九二年四月三日(摘自《现代物理知识》1993年第1期)王淦昌先生对《现代物理知识》的高度评价@王淦昌  相似文献   

13.
翁羽翔 《物理》2012,41(6):410-411
《美丽是可以表述的》一文(本文作者发表在2005年第4期《物理》评述栏的一篇文章)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界对称之美的一种深切感动,也是献给自然的一束小诗.作为该文的作者,我的这种感动是如此热烈和持久,以致那些悲喜、沮丧、震撼、艰辛的经历和感受至今还历历在目,恍如昨日.感谢《物理》的包容,给了我一方能够倾心相诉的天地,并得益于《物理》以往刊载的文章,使我有机会结识刘寄星先生,并引为知己,得到他的支持和鼓励.  相似文献   

14.
《物理》1990,(6)
编者按:安徽省淮南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周武元副教授和淮南市弟三中学物理教研组王学珍老师 合写的《我们的一些建议》一文,于1989年11月18日在我刊内部通讯上发表后,陆续收到一些编委的 来信,就《物理》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发表了一些很好的意见,现摘登如下.希望各位 编委和关心我刊的作者和读者继续就这一问题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5.
程亦凡 《物理》2020,(4):223-224
1月24日星期五,本是2020农历的除夕。我忙了一天研究生招生面试,晚上回家看微信,得知先生逝去的消息,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当时正值国内新冠肺炎抗疫刚刚开始阶段,不能回国送先生最后一程,深感遗憾。借《物理》杂志,写下我对先生的一些回忆。李方华老师是我的博士导师。1987年,我考进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师从先生学习电子显微学和电子晶体学。一直在先生指导下做二十面体准晶结构的研究,直到1991年毕业。  相似文献   

16.
正在洪朝生先生逝世当天收到李来风的衔哀短信,我深感悲痛,第一时间转告我们所的领导及我服务的《物理学报》和《中国物理B》编辑部,他们向洪先生治丧委员会表达了深切的悼念,代表了我们后辈对洪先生为中国物理科学、科教事业、"两弹一星"及航天工业巨大贡献的崇高怀念与敬仰!我不是洪先生的亲传弟子,但洪先生生前对我的忘年交谊和谆谆教诲的师恩之情,一直令我不能忘怀。我1997年当选数理学部院士初期举行  相似文献   

17.
何泽慧  张焕乔  苑长征 《物理》2008,37(11):813-814
今年10月是我刊资深编委顾以藩教授逝世一周年.顾以藩先生自1982年开始,一直担任《物理》杂志的编委,20多年来他以极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对《物理》杂志的审稿、组稿以及刊物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为编委会同仁作出了榜样.值此顾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际,我们特刊出以下纪念文章,寄托我们对顾以藩教授的哀思.  相似文献   

18.
王福山先生谈海森伯(I)沈惠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合肥230026)本文写于王福山先生大殓的日子(1993年12月22日).从此,阴阳阻隔,我再也收不到他那热情洋溢的来信,再也看不到他的音容笑貌,再也聆听不到他的谆谆教诲了。前几天收到的一...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学部委员:新松高千尺,满园春色来,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时刻,迎来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增选工作的胜利结束。《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敬爱的教授先生——您,表示热烈的祝贺!真诚祝贺您当选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真诚盼望您进一步指导《现代物理知识》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彭桓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先生1915年10月6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县,今年正好是他的90寿辰.10年前,在他80华诞之际,我曾经在《物理》第24卷第10期撰文祝贺,表达对先生的敬仰,同时也介绍了有关先生治学做人的一些嘉言懿行,供更多年轻人学习.现在,喜逢先生的90华诞,应《大学物理》编辑部的邀请,写此文表示祝贺,着重介绍先生多年来在教学方面的贡献和他一贯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