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代埃及由于当时的客观实际需要形成了土地测量术,以后通过希腊的公理学逐渐发展成了几何学。事实证明,几何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已经形成了诸如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土壤力学等许多力学分支,并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像把土地测量术通过合理化变成几何学那样把连续统力学各个分支也通过公理化变成数学的想法,就是理性连续统力学所要达到的目的。理性连续统力学,主要是提供和研究描述物质位置和形状变化的数学模型的学科。它是数学的一部分,而且是连续统物理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维 《力学与实践》1988,10(3):43-45
今天和大家座谈,我想讲下面四个问题:1.什么是工程力学?物理学家认为,力学是物理的一部分.这是指古典力学而言的.但工程力学不同于古典力学.十九世纪古典力学基本上处于停滞阶段.Love 教授关于弹性力学的书及 Lamb 教授关于流体力学的书是前一时期固体力学与流体力学的发展最高水平的总结.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用已有的理论和方法已不能解决工 ...  相似文献   

3.
陆启韶  张伟  王士敏 《力学进展》2007,37(1):147-149
动力学、振动与控制是力学理论和应用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十分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从经典定义的角度来看,动力学与控制学科主要研究牛顿力学的一般原理和一切宏观离散系统的动力学现象.由于连续介质力学问题可以经过离散化而变成有限自由度系统的问题来处理,并且现代动力学理论可以推广到连续系统,因而动力学与控制理论中的原理和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连续介质力学.  相似文献   

4.
在这篇文章里,R.G Muncaster的零维弹性体被推广到一般的高阶零维物质体。从非极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出发,我们推出了零维物质体的所有平衡方程和热力学不等式。再从这些方程和不等式推出微态物质体的相应平衡方程和热力学不等式。这样,我们在零维物质体理论和微态物质体理论之间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刚性质点力学和古典非极连续介质力学之间关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Cosserat 连续统理论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述,并对广义连续统力学的意义和今后发展作了短评.  相似文献   

6.
不连续介质力学分析的块体-夹层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雄 《力学学报》1997,29(3):323-331
基于岩体等不连续介质的实际结构特征,利用约束变分原理,建立了可同时用于不连续介质和连续介质力学分析的块体 夹层模型.该方法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罚函数法把单元间的连续条件作为约束条件引入泛函中,把不连续介质问题和连续介质问题统一处理,既能方便地求解连续介质力学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方便地处理不连续介质力学问题,如岩体结构.由块体 夹层模型可导出刚性有限元和弹性有限元(常应变元)的列式,而且块体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多边形  相似文献   

7.
研究陀螺仪的力学发源于古典刚体动力学,由于实际陀螺仪表的结构和力学模型日趋复杂,严格的解析方法逐渐被各种近似分析方法所取代,使陀螺力学区别于古典刚体动力学而形成独立的力学分支,本世纪初开始建立起来的陀螺仪线性理论和章动理论已发展得十分完善,成为指导各类陀螺仪表设计的理论基础。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陀螺力学中的非线性问题愈来愈显示出重要性,因为   相似文献   

8.
连续介质力学与断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结合断裂问题回顾连续介质办学的发展,并指出,为了更深地理解和描述断裂现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连续介质力学。一、经典弹塑性理论应用于断裂时的局限性和Grifith的理论现讨论一维应变条件下裂纹的扩展问题。我们假设1.材料是均匀的,就是说,所讨论的材料是没有内部结构的; 2.材料是弹性的,但允许有非线性和大变形所导致的几何非线性;   相似文献   

9.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技术的发展,在理性连续介质力学研究获得进展之外,形成了非线性连续介质的数值分析,或非线性计算力学的重要领域,这是现代连续介质理论和现代数值分析方法相互作用的产物。J.T.Oden教授的著作“非线性连续介质的有限元”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这一研究的理论基础,也反映了这一研究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理论力学中变质量系统动力学与连续介质Reynolds输运定理的联系。Reynolds输运定理是连续介质(例如流体)质量/动量/能量输运规律的共同基础,因而具有基本的理论重要性。本文通过详细对比分析说明:在理论力学中,基于一般质点系模型的变质量系统动力学与连续介质力学的输运规律,本质上具有相同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如果在任意质点系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质点空间连续分布的假设,则可以将变质量离散体系的力学结论拓展至连续介质的基本输运规律(包括质量/动量/能量)。  相似文献   

11.
缺陷连续统理论即缺陷场论是当代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任务是对物质的弹性和非弹性性质的宏、微观研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也被认为是由固体力学、近代物理和数学之间交互作用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缘学科。本文分三部分较系统地介绍了它的主要发展和最近结果。第Ⅰ部分讨论具有位错和旋错连续统的运动学和变形几何学,包括Nye,Kondo,Bilby和Krner等人的早期结果以及我们利用4维物质流形上Cartan结构方程推导出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最近结果。第Ⅱ部分详细介绍了缺陷连续统的规范场理论,主要强调对该连续统动力学方程的发展。第Ⅲ部分研究缺陷场论对构造弹塑性物质本构关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连续统物理学教授 A·C·Eringen 应邀于1980年夏来我国,在兰州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讲学.A.C.Eringen 教授是国际有声望的科学家.他在理性连续统力学,连续统物理学,极性场论,局部和非局部理论,以及液晶理论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  相似文献   

13.
艾林根教授在华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连续统物理学教授 A·C·Eringen 应邀于1980年夏来我国,在兰州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讲学.A.C.Eringen 教授是国际有声望的科学家.他在理性连续统力学,连续统物理学,极性场论,局部和非局部理论,以及液晶理论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 ...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理性力学先驱之一的郭仲衡先生在其所著《张量(理论和应用)》以及《非线性弹性理论》中记述了现代张量分析以及有限变形理论知识体系.本文按有限维Euclid空间上微积分以及一般赋范线性空间上微分学认识相关知识体系的理论框架,相关思想及方法,阐述了有关思想及方法的发展及其应用.本文未涉及现代几何学在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连续介质有限变形力学几何场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变形非线性场论是近代力学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不同于Truesdell与Noll的极化分解定理,采用Helmholtz-Weyl的原则将连续介质空间运动的微分线性变换分解为正交与对称子变换之和.结果证明,正交变换对应于用Euler参数表示的有限转动;而对称变换对应于Cauchy应变张量定义在拖带系(co-moving system)内有限变形的自然推广.理论的一阶近似是古典的微小变形理论,二阶近似与Blot的结果等价.新结果改进了Truesdell与Noll理论所存在的缺点,提高了实用价值.作为应用举例,文中最后求出粘弹性液体Weissenberg效应爬升曲线的第一次近似解.  相似文献   

16.
基础力学课程体系是现代工程教育的重要基础。理论力学作为力学课程体系的起点,提供了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方面,以离散体系(质点/刚体)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力学与以连续体系(介质/变形微元体)为对象的连续介质力学,它们之间既存在密切联系又差异明显;另一方面,源于理论/经典力学的动力系统理论和非线性科学研究对应用力学学科产生了广泛影响。围绕这两个侧面,作者将在《理论力学研究性教学新探索》系列教研论文中阐释它们之间的联系。本篇探讨刚体运动基点法公式和连续介质速度场分解之间的关系,它们分别给出刚体模型和连续介质模型的速度分布规律,前者依赖刚体转动角速度矢量,而后者由速度梯度张量所刻画。本文将说明,两者存在对应理论关系,且刚体基点法公式是连续介质速度场分解的退化形式,即忽略变形效应。  相似文献   

17.
微/纳尺度接触问题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更  刘天祥  温诗铸 《力学进展》2008,38(5):521-544
接触问题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的众多领域,近来随着微/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接触力学在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上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本文在摩擦学的范畴内,对近年发展的若干求解微/纳尺度接触问题的计算方法及理论进行了综述.按发展先后及所解决问题的尺度范围划分,主要有3类评估微/纳尺度接触性能的计算方法:(1)连续介质力学方法;(2)分子动力学模拟; (3)多尺度方法.介绍了这3类计算方法的典型理论和主要数学描述,给出了这些方法对解决若干微/纳观接触问题如黏着效应、粗糙表面描述、表面摩擦及润滑、表面热效应、生物接触等的主要应用.最后, 探讨了微/纳尺度接触问题计算方法可能的发展方向及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大会于1976年5月21—28日在基辅由苏联理论与应用力学全国委员会和乌克兰科学院联合召开。大会工作分一般力学与应用力学、液体与气体力学、可变形固体力学三个大组进行。在液体与气体力学大组中,分9个小组在会议上宣读了122篇报告。Л.И.谢道夫在全体会上的报告《连续介质力学的发展方向和问题》,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9.
1.流变学和连续介质力学 一切实际的物料,都在分子水平、晶体水平或更高的水平上具有微观结构,在应用力学中,由于我们感兴趣的大尺度现象,通常都包含极大数量微观结构单位的平均性状,所以我们往往迫切希望避免在上述这些水平上来描述物料。于是,采用不涉及其微观结构的物料的理想连续介质模型来进行研究,往往是很方便的。  相似文献   

20.
连续介质力学中,各向同性材料的力学理论已基本成熟,即,对任何一个各向同性材料的力学问题,人们几乎总能从现有理论中找到有效解决方案,但对各向异性材料暨复合材料而言,只有线弹性理论才基本成熟,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破坏和强度等问题,都还缺少成熟分析方法。根本原因是,现有理论只能得到纤维和基体中的均值应力,复合材料的塑性、破坏和强度分析,都必须基于基体的真实应力。本文对作者创建和发展的基体真实应力理论进行了综述介绍,并简要指出了真实应力理论在复合材料破坏和强度分析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