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5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281篇
化学   1359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03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59篇
物理学   11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雅琼  宋洪东  吴懋  陆扬  管骁 《化学进展》2022,34(10):2267-2282
蛋白质-多糖复合体系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传递系统的壁材,有着人工合成聚合物或无机物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多重优势。本文就蛋白质和多糖之间的连接方式及蛋白质-多糖复合体系形成传递系统的多种形式进行了综述,以及对此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合蛋白质和多糖的结构特点,二者之间的链接方式分为非共价结合的物理共聚,和共价结合的美拉德偶联、化学交联、酶催化交联等方式,文中分别对各种连接方式的原理和机理,以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深入阐述。以蛋白质-多糖复合体系为壁材对活性物质的传递形式大体上分成乳化系统、胶束、纳米凝胶、分子复合物以及壳核结构等系统。不同的活性物质的特征和传递需求,可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结构的蛋白质和多糖种类以及二者的连接方式和传递系统的形式。并且,随着研究的逐步发展和推进,此领域的发展趋势朝着智能化和靶向性的方向进行。目前活性物质的蛋白质-多糖复合体系的传递系统,还依然面临着系统设计、评价和应用等多方面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更全面更深入了解认识其对活性物质影响和功效的基础上,安全合理地设计和深入细致地评价活性成分的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2.
 手机已成为当代一种时尚文化,发短信息、打游戏、上网、下载铃声、查看当天的新闻和电子邮件,正在迅速成为新一代中青年的精神宠儿。因为手机不再仅仅被当做联络信息的工具,它已成为交友娱乐,追求时尚,甚至是治疗孤独的爱物。因此,信息消费年轻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未来5年,中青年消费将更加趋于享受生活,追逐前卫和展示个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讯技术产品开发的日新月异,高能化学电源成为电子产品的原动力,是须臾也离不开的开路电压高、高比能量、工作温度范围宽、放电平稳、自放电小、长寿命的化学电源。  相似文献   
3.
The effects of the external electric field on the ferroelectric superlattice with two alternating layers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the transverse Ising model based on the effective-field theory with the differential technique. The hysteresis loops and susceptibility of the system have been given. The stronger the external electric field, the smaller the susceptibility, reflecting that the polarization is weaker.  相似文献   
4.
刘凤英 《物理与工程》2004,14(4):35-40,41
自 2 0 0 4年第 4期起 ,本刊拟增加一个新栏目 :特色教案选登 .开辟这个栏目的目的是想进一步加强物理教师间的交流 ,不仅通过教学研究文章交流 ,而且通过教学中实用的教案进行交流 .我们相信 ,不管是谁的教案 ,它总有自己的特色和“闪光点”值得同行们借鉴、学习或引起有益的讨论 .因此 ,我们恳请广大读者关注这个新的栏目 ,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我们特别欢迎全国各高校的老师们 ,把您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理课程的教案向本栏投稿 ,绪论课、讲课、辅导课、讨论课、总结课、实验课等各种类型的教案我们都欢迎 .教案拟采用原讲稿的版式 (powerpoint版式或word版式等 )刊登 ,这样做也可以节省投稿者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张东壁 《大学物理》1993,12(12):27-28
本讨论了在恒定磁场中移入有限体积的物质后磁场中能量的变化,并导出了恒定磁场中的物质的能量密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第一讲中子散射与散裂中子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子散射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动态的理想工具之一,广泛地应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和应用的众多学科领域.散裂中子源能是新一代的加速器基脉冲中子源,能为中子散射提供高通量的脉冲中子.文章简明地介绍了中子散射的特点和它作为物质结构和动态探针的优越性,以及散裂中子源的基本原理、发展状况和多学科的应用优势.我国计划建设的散裂中子源CSNS中,靶站将由多片钨靶、铍/铁反射体和铁/重混凝土生物屏蔽体组成.质子束功率100kW下,脉冲中子通量约为2.4×1016n/cm2/s.第一期将设计建造高通量粉末衍射仪、高分辨粉末衍射仪、小角散射仪、多功能反射仪和直接几何非弹性散射仪等五台典型的中子散射谱仪,以覆盖大部分的中子散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基于一个描述夸克胶子火柱演化的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研究了夸克相、强子相互作用以及非热过程(DrellYan对、粲强子衰变)的中等质量双轻子的产生.发现由于相边对夸克胶子物质演化的影响和RHIC能量核碰撞产生的夸克胶子物质具有高的初始温度,夸克相对双轻子的贡献显著增强,比那些来自强子相互作用的贡献重要,甚至能与来自非热的贡献比较.表明中等质量双轻子的增强是一个在核碰撞中产生了夸克胶子物质的可能信号. 关键词: 夸克-胶子物质 双轻子增强 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测定物质密度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求知欲 ,巩固已学的物理概念、公式和物理定律 ,更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按照规定的实验操作步骤重复实验 ,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文意在抛砖引玉 ,从测物质密度的方法创新上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给出一点启示 .1 均…  相似文献   
9.
The three-body force effects on the equation of state and its iso-spin dependence of asymmetric nuclear matter and on the proton fraction in neutron star matter have been investigated[1] within Brueckner Hartree-Fock (BHF) approach by using a microscopic three-body force. It is shown that,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three-body force, the empirical parabolic law of the energy per nucleon vs. isospin asymmetry β=(N-Z)/A is fulfilled in the whole asymmetry range 0 ≤β ≤1 and also up to high density. The three-body force provides a strong enhancement of symmetry energy at high density in agreement with relativistic approaches. Thecalculated proton fraction in β stable neutron star matter is given in Fig.l, where the thick solid line is the BHF prediction using AV18 TBF, while the dotted one is the BHF result using AVis. The thin solid line is the prediction of the Dirac-Brueckner approach taken from Ref.[2]. The results extracted according to the phenomenological paramete rizations of the symmetry energy suggested in Ref.[3] are also plotted. It is seen from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与科罗拉多大学的联合天体物理研究所(JILA)39岁的教授康奈尔(E.A.Cornell)和50岁的教授维曼(C.E.Wieman)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43岁的德裔教授凯特勒(W.Ketter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