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数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变异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在国内外数学教学中应用广泛.本文尝试用变异理论指导函数构造解题,探究该理论下解题的思维模式并选取一道典型的高考题进行应用.1变异理论变异理论(Variation Theory)是由瑞典哥德堡大学马飞龙教授所创立的一种学习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学习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看法的一种方式,对事物本质特征的鉴别区分以及对这些特征的同时关注,是建立这种方式的基础,而对本质特征的辨别依靠这个特征在某一维度上的变化.变异理论是对传统迁移理论的超越,该理论强调对于学习内容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研究,确定关键属性,通过“审辨”和“变异”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同逻辑思维一样,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3.
文[1]以浓烈的情感和全新的理念阐释了数学教师需要"创作激情"与"创作冲动";"现代数学教育的立体化目标,即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极需要我们的教学对学生产生探寻科学真理的感召力,熏陶良好品质的感化力,认清事物本质的洞察力.提示数学理论的穿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策动力.这样的数学教学极需要教师的'创作激情'与'创作冲动'".……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事物本质及内部性.数学的学习过程,本质是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实践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需要记忆数学定律、定理和公式,从而得到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感性认识,然后才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时不能跳出思维的限制,发挥自身思维潜力,甚至离答案只有一步之遥,却不能触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