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化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治国 《物理通报》2015,34(12):63-65
向心加速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本文对人教版必修2“ 向心加速度”的教学难点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突破这些难点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互反判断矩阵元素与优先权重新的逻辑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揭示了一种含参数的正互反判断矩阵元素与优先权重新的逻辑关系,并对参数的含义作了解释.得出了四个重要结论.通过算例与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做了比较,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构建化学知识组块与知识网络的策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窦洪庚 《化学教育》2004,25(6):14-18
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这是学习中必须通过的"瓶颈";同时,进入记忆系统的知识还可能遗忘,这是学习中必须战胜的"顽敌"。本文提出通过利用知识点间的联系,来科学构建知识组块与网络,扩大短时记忆容量,提高长时记忆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任宝华  王磊 《化学教育》2014,35(11):55-57
运用连续性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设计时,无论是元素化学的教学内容,还是概念原理的教学内容,连续性问题情境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对中学化学教学案例的统计归纳,发现一般存在2种逻辑关系,即一般知识逻辑和科学探究逻辑。这2种逻辑关系是连续性问题情境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一题多变是通过题目的引申、变化、发散,提供问题的背景,揭示问题间的逻辑关系,课堂上"一题多变"的适当运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热情,更能达到拓展数学思维的作用.下面以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的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一元二次方程"第1.4节"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3)"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不等式的变换是学习的难点.在不等式的学习中,由于同学们对逻辑关系认识不清,对一些问题存在疑惑以至造成解题错误.本文针对同学们在不等式的学习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释疑如下. 问题1 在“解不等式”和“证明不等式”中,如何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迁移分为上住迁移、下位迁移和并列迁移三种类型。本文主要对迁移的三种类型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三种不同类型的迁移教学实践,证实了在物理教学中实施迁移教学能够达到对知识进行举一翻三之目的,这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及其应用,了解前后知识间的内部联系、逻辑关系,还能加快知识向能力方向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理科综合试题从内容看,就是关注相关学科内容交叉的横向引伸;关注它们之间的知识换位和在不同学科领域进行迁移的能力等.从结构看表现为考点之间的知识关联和不是机械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如何解答理科综合试题,关键在于明确问题的要求,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在答题时应采用“通读一遍,分段审议,各个击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简易逻辑是新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逻辑学中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目的是让学生能使用逻辑规划来弄清楚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及简单命题、复合命题等概念的理解,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的概念及两命题间充要关系的判断与证明,不仅是每年高考关注的热点,也是同学们在学习时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作业具有重要特征的一类工程项目,提出了作业间逻辑关系的自动确定问题,并给出了确定作业间逻辑关系的搜索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