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1篇
力学   37篇
物理学   1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翠云   《物理实验》2000,20(11):47
介绍第31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力学实验题及其解答,并分析了该实验题的设计思想、特点与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滑动摩擦力正比于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而摩擦系数只和接触面材料有关,与摩擦副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在对IYPT2020第13课题“摩擦振子”的研究中,我们搭建了适用的实验设备,得到摩擦振子振幅先随时间增大,然后受摩擦轮转速限制而稳定在一定值的实验结果。由理论分析可知,振幅随时间增大的现象是摩擦系数随摩擦副之间的相对速度增大而减小决定的。摩擦系数随速度变化的定量测量证明了这一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滑动摩擦力"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滑动摩擦力一直都是教学的重难点.然而传统探究实验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惯性思维".针对该问题,通过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解决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无关,滑动摩擦力即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3个教学重难点问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张孟才 《技术物理教学》2005,13(1):22-22,42
一般说来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受到的阻碍称为滚动摩擦,也叫滚动摩阻,以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阻力,滚动摩阻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不同,下面以人骑自行车运动为例,作一滚动摩擦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油润滑条件下ZA27/SiCp复合材料的滑动磨损行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陈锋  张世振 《摩擦学学报》1998,18(4):295-299
高能超声凝固法制备ZA27/SiCp复合材料,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油润滑下复合材料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发现未增强的基体合金在重载时产生严重粘着磨损,磨损层发生软化和塑性流动,而复合性能中的SiC颗粒暴露于磨损表面并起承载作用,从而保护基体不发生严重磨损。与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平稳而较低,且耐磨性提高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碳钢渗硫层面接触滑动摩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高伟  施忠良 《摩擦学学报》1998,18(4):312-315
采用低温离子渗硫方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45^#钢渗硫层材料,利用面接触摩擦试验装置测定了在不同的载荷,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硬度下渗硫层的摩擦系数,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减摩条件下可适当减小渗硫层厚度。研究结果为后续理论研究及渗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6092铝合金为基体,通过粉末冶金法分别制备了球形石墨颗粒(Gr)以及SiCp和Gr混杂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并采用田口模型结合方差分析,对复合材料与铜合金摩擦副之间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载荷从10 N增至20 N,3种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率均相应增加;随滑动速率从0.5 m/s增至1.0 m/s,15%Gr/6092Al和(5%Gr+20%SiCp)/6092Al的摩擦系数先减小后增大;而(5%Gr+10%SiCp)/6092Al的摩擦系数呈递减趋势. 相同条件下,单一石墨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大于混杂增强的复合材料的磨损率.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增强相百分比单独作用、增强相百分比和滑动速率相互作用以及滑动速率单独作用3个因素对磨损率和摩擦系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随SiCp含量增加,材料硬度增加,SiCp对基体起到支撑保护作用,磨损面上的磨痕变浅,分层剥落现象明显减轻,磨屑变得细小,摩擦系数更为稳定,磨损机制由剥层磨损向磨粒磨损转变.   相似文献   
8.
叶文进 《物理实验》2004,24(3):19-20
模型在学习过程中有“启发思维”和“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功效.掌握一个好的模型,相当于掌握一种方法,一种技巧.本文介绍“滑块一小车”模型。  相似文献   
9.
分析2012年全国理科综合卷第24题丢分的原因,并用摩擦角解决此题,更简单、直观.利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黄咏歆 《力学与实践》2018,40(5):608-611
分析了``风车制作'中输出、动力和传动3个部分所包含的主要力学问题,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由此针对题目设置分别给出了策略建议。考虑到有效输出功率、风机叶片的运行效率、传动的比例搭配等因素,指出最优策略是应当选择更大的杯子质量、更多的叶片数量、宽型的叶片形状、稍大于45$^\circ$的叶片安装角、更大比例系数的齿轮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