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2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环[4.4]-1,3-壬二烯三羰基铁(1)与芳基锂试剂, ArLi(Ar=C~6H~5, o-,p-CH~3C~6H~4, p-CH~3OC~6H~4, p-ClC~6H~4, p-C~6H~5C~6H~4)在乙醚中于低温下反应, 生成的酰羰基金属盐用Et~3OBF~4在水溶液中于0℃烷基化生成不稳定的异构化的螺环[4.4]-1,3-壬二烯(二羰基)[乙氧基(芳基)卡宾]铁配合物(2-7)。这些配合物与膦在石油醚中于低温下加成反应, 转变为稳定的膦加成物(8-12)。12的结构经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加压原位核磁共振技术,在反应温度50-70℃、反应压力1.0~2.0MPa,氘代苯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的条件下,考察了磷化氢与直链烯烃1,4-戊二烯,1,7-辛二烯及1-十八烯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磷化氢与1,4-戊二烯可以生成6员膦杂环己烷,与1,7-辛二烯不易生成9员膦杂环壬烷,与1-十八烯主要生成伯膦产物.原位^31PNMR谱的研究也表明,磷化氢与直链烯烃反应为串行机理.  相似文献   
3.
李广年  金鸿  张良辅 《化学学报》1987,45(2):154-158
本文利用[Ir(COD)(μ-Cl)]2与双膦螯合配位体之间的反应合成了三个新的配合物[Ir(COD)(diphos)]Cl(diphos=dmpe、depe、dppe),用IR、NMR、电导和元素分析测定了结构.以CH3CN为反应底物分别考察了它们活化sp^3C-H键的能力及其反应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使CO、CO2插入生成的Ir-CH2CN键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温和条件下进行这一插入反应是可能的,并用光谱方法证实有相应的含羰基、羧基的金属配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二羰基水杨醛肟铑配合物催化的苯乙烯常压氢甲酰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h~2(CO)~4Cl~2与水杨醛肟的钠盐反应合成了二羰基水杨醛肟铑配合物Rh(sox)(CO~2)(1)。在常压下研究了该配合物与膦或亚磷酸酯组成的体系对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此体系对烯烃没有催化加氢作用, 产物醛的化学选择性均为100%。考察了膦的结构与用量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双膦作配体时活性和选择性都高于单膦, 其中Rh(sox)(CO)~2-Ph~2P(CH~2)~3PPh~2体系的最高初活性(TON)可达1.60min^-^1, 2-苯基丙醛的选择性在90%以上。对反应的活性物种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异丙醇溶液中,从[Ir(COD)Cl]2和C2-对称的手性双胺双膦配体原位制备了手性能-Ir(Ⅰ)配合物,并直接用于催化几种芳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氢化。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异丙基苯基酮不对称转移氢化的优秀催化剂,当底物酮与催化剂的摩尔比(S/C)为1200:1时,在室温下反应4h后,得到相应的手性芳香醇的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分别高达98%和98%ee.  相似文献   
6.
SDS和TOPO对HEHEHP萃取Fe(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搬运98±1K下用高速搅拌池法考察了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HEHEHP)-正辛烷溶液从0.100mol.dm^-^3硝酸盐水相中萃取Fe(Ⅲ)的动力学. 为了分析萃取动力学机理,确定速度控制步骤在萃取体系中的准确部位,测定了HEHEHP. 三辛基氧化膦(TOPO)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在正辛烷-0.100mol.dm^-^3硝酸盐体系界面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体系中TOPO的存在使HEHEHP萃取Fe(Ⅲ)速率的影响, 首次作了定量处理.证实了HEHEHP萃取Fe(Ⅲ)动力学过程的界面特征.  相似文献   
7.
曹卫国  丁维钰  刘仁德  黄涛宏 《化学学报》1999,57(11):1270-1276
报道溴化α-呋喃甲酰基)甲基三苯基申(1)在无水碳酸钾存在下,以无水二氯甲烷作溶剂,保持0-5℃下与2-全氟炔酸甲酯(2)反应,高产率地得到加合产物4-(α-呋喃甲酰基)-2-三苯基胂基-3-全氟烷基-3-丁烯酸甲酯(3)。加合产物3在V(甲醇):V(水)=9:1溶液中分别于室温、回流和封管120℃三种条件下反应,高产率地得到4-全氟烷基-6-(α-呋喃基)-2-吡喃酮(4)和4-(α-呋喃甲酰基)-3-全氟烷基-3-丁烯酸甲酯(5)。化合物4和5可以通过柱层析分离;化合物5为一对Z,E异构体,它们不能通过柱层析分离,但其比例可以由^1HNMR估算得到。研究还发现硅胶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提出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一种合成标题配合物Pt(diphos)(CO)2的简便方法及其与碳-卤键的氧化加成反应. 在一氧公碳气氛存在下用NaBH4还原[Pt(diphos)Cl2]可“原位"得到[Pt(diphos)(CO)2]的THF溶液, 能与卤代烃发生氧化加成反应, 并用^1H NMR和^3^1PNMR谱进行了研究. 氧化加成反应按自由基非链式机理进行, 加成产物[Pt(diphos)X2]之一[Pt(d(i-Pr)pe)I2]经过分子结构测定, 反应能力与卤代烃和双膦螯合配体的电子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37个含氟膦.胂羰基的叶立德衍生物的电子轰击(EI)和8个含氟胂羟基叶立德的甲烷化学电离(Cl)正.负离子质谱. 研究其断裂规律,氧和氟原子重排以及不同取代基对一些特征离子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河宽  李达刚 《化学学报》1996,54(7):697-701
应用加温加压原位核磁技术, 考察了不同配比的钯/膦催化剂在共聚反应条件下(C2H4/CO=1:1, 2.0MPa)的^3^1P NMR谱。实验表明, 在C2H4/CO共聚反应条件下, DPPP(1, 3-双二苯基膦丙烷)与Pd(OAc)2生成比较稳定的六元环螯合物,没有发现游离DPPP的^3^1P NMR信号。当反应温度高于100℃时, 螯合物即开始分解; 反应温度高于260℃时, 螯合物完全分解。DPPP/Pd(OAc)2=1时, 在反应条件下生成有活性的螯合物(DPPP)Pd(OCOCF3)2; DPPP/Pd(OAc)2>=2时, 在反应条件下生成无活性螯合物(DPPP)2Pd(OCOCF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