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649篇
化学   1183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33篇
综合类   60篇
数学   114篇
物理学   6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属间远缘杂交水稻耐旱性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在YOSHIDA水稻专用培养营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PEG 6000的方法,比较研究了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属间远缘杂交新型水稻品种“远诱1号”(Y)及其水稻亲本“圭630”(G)、高梁亲本“桃长红”(T)以及生产推广杂交组合“汕优63”(S)等试验材料某些生态生理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1.0MPa的高渗胁迫下,Y、G、T的萌发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正常培养条件下的萌发系数GC分别为36.9  相似文献   
2.
3.
串联双环光微谐振器的滤波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建义  江晓清  王明华 《光学学报》2003,23(10):191-1195
详细研究了串联双环光微谐振器的光带通滤波特性,给出了其通带带宽的公式,分析了出/入环光耦合系数和环间光耦合系数对通带特性的影响,计算并特别强调了滤波通带的结构特点,也分析了微环中存在的光损耗对串联双环光微谐振器的滤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CL-18的合成     
CL-18是根据TATB和BTF两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所设计并已合成的,其分子兼具TATB和BTF的分子特征,一方面,氨基的推电子效应使C-NO2键能增强,又由于氨基与硝基的氧原子间形成强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更增强了分子的稳定性,因而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感度。另一方面,分子中引入氧化呋咱基团,可明显提高化合物的密度和爆轰性能。在钝感冲击片雷管和钝感传爆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应用已建立的关于金属表面吸附层中表面应力的统计热力学理论 ,计算了Au(111)上烷烃硫醇SAMs的表面应力及其与烷烃硫醇链长、吸附覆盖度的定量关系 .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 ,较好地解释了Berger等人的实验结果 ,特别是解决了在表面应力符号性质上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在表面吸附层应力的多种物理起源中 ,通过底物的分子间作用力有着决定性的贡献 ,揭示了分子的吸附能间接地起着重要作用 .这与阴离子化学吸附体系Cl-/Au(111)的有关研究结果相同 .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制备吸附树脂D3520负载的钴,锰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o-Mn-O/D3520),考察了在强碱性醇溶液中氧化对甲酚制对羟基苯甲醛的催化性能。利用XRD,XPS,IR等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以本征Si及重掺杂p型和n型Si作为中间层的Fe/Si多层膜的层间耦合进行研究,并通过退火,增大Fe,Si之间的扩散,分析界面扩散对层间耦合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层状结构良好的制备态的多层膜,Fe,Si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扩散,它是影响层间耦合的 主要因素,远远超过了半导体意义上的重掺杂,使不同种类的Si作为中间层的层间耦合基本 一致.进一步还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大Fe,Si之间的扩散,即使多层膜的层状结构已经有了相当的退化,Fe/Si多层膜的反铁磁耦合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关键词: Fe/Si多层膜 层间耦合 界面扩散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采用盘圈(DAW)加速结构在11.43GHz下研制的热阴极微波电子枪注入器,分析了注入器中DAW加速结构支撑杆对于微波特性的影响以及加速结构中的模式重叠问题. 针对该结构的强腔间耦合以及次临近耦合不能忽略的特点,对其调谐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该长腔链热阴极微波电子枪注入器的物理设计及粒子动力学计算结果,电子能量为5—6MeV,脉冲流强为40mA,电子束发射度为3.4πmm.mrad. 该微波电子枪的加工焊接已经完成,文中给出了其冷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镍—间氯偶氮安替比林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已提出的各种可能机理有束流引起的化学反应,高电流密度使表面局部区域内原子加热导致的局部原子的蒸发、熔化、再结晶等,有些结构可能是由于污染物或针尖材料在表面上的沉淀而产生的.当样品表面有覆层或处于特定的气体或液体氛围下时,用STM仍可在其上产生各种细微结构,其主要方法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电子束光刻,其二是电子束辅助淀积和刻蚀,以下分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