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80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7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L-18的合成     
CL-18是根据TATB和BTF两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所设计并已合成的,其分子兼具TATB和BTF的分子特征,一方面,氨基的推电子效应使C-NO2键能增强,又由于氨基与硝基的氧原子间形成强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更增强了分子的稳定性,因而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感度。另一方面,分子中引入氧化呋咱基团,可明显提高化合物的密度和爆轰性能。在钝感冲击片雷管和钝感传爆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pH微电极法原位直接测定海水微表层的厚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pH微电极和超微游标移动装置, 首次提出和建立了原位直接测定海水微表层厚度的方法, 这是海水微表层取样和研究上的重大创新. 应用直线相交法, 测定的海水微表层厚度约60 μm; 这不仅与按传统的平板玻璃法和“海水物理-化学突变层”测定的海水厚度为(50±10) μm一致, 也与国际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 文中方法在海洋化学上将有重要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EHMO法对[Fe_4X_4(SPh)_4]~(3-)和(Fe_4X_4(NO)_4](X=S、Se、Te)等六个类立方烷型簇合物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并分析讨论了桥基改变对这些类立方烷电子结构和成键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桥基S被Se、Te取代后前线区域分子轨道中桥基成份明显增大,能级普遍升高;Fe—X键强度减弱,Fe—Fe间作用稍有增强;能级间隔△E(LUMO—HOMO)则随端基配体类型的不同而增大或减少。  相似文献   
4.
选用了青岛大扁藻、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和小新月菱形藻四种海藻, 进行一氧化氮(NO)对其生长影响的实验, 初步从化学角度研究了一氧化氮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规律. 结果发现: (1) 一次性加入不同浓度NO或每天两次加入不同浓度NO, 这四种藻的生长在f/2或f/50培养液中均显示出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2) NO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均呈峰形, 不同浮游植物有不同的最佳NO峰值, 这与NO对高等植物生长的作用效果是基本一致的; (3) 一氧化氮对实验中所用的青岛大扁藻(非赤潮藻)与中肋骨条藻和小新月菱形藻(赤潮藻)的影响情况是不同的; (4) 提出“NO阈”的观点. 这些都可能为赤潮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海洋生态系中NO的发现和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小型和大亚湾1~300 m3的大型海水池的海藻养殖生态系中, 随着浮游植物生长, 在达到最大值之前发现了一氧化氮(NO), 并测定了海洋生态系中NO的浓度值. 主要化学特征和规律是: (1) 对赤潮藻和非赤潮藻, 在生长曲线达最大值之前都可测出NO浓度; 在达到最大值之后, NO浓度迅速衰减; (2) NO浓度的时间变化曲线: 白天测得NO浓度大于黑夜(甚至可降低到测不出), 中午13~15时可测得NO(日)最大值; (3) 大亚湾天然海水藻池大约8~10 d(随天气条件而变)达藻类生长最大值, 之后逐渐衰减. 在藻生长5~7 d即可测得NO值; (4) 对实验室的赤潮异弯藻, 测得NO浓度10&;#8722;9 mol/L量级; 对大亚湾的混合藻(非赤潮藻)测得NO浓度约10&;#8722;9~10&;#8722;8 mol/L量级; 对旋链角毛藻NO浓度约为10&;#8722;8 mol/L量级. 与我们已报道的NO对非赤潮藻和赤潮藻的影响规律一致; (5) 讨论了光照条件对NO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2-苯氧乙醇为起始剂, 合成了两种新型氮支套索冠醚: N-(2-苯氧乙基)单氮杂-18-冠-6 (18CE)与N-(2-苯氧乙基)单氮杂-15-冠-5 (15CE).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光谱表征了新冠醚及其中间体的结构. 用电导滴定法研究了两冠醚与Na, K, Ag, NH4+, Ni2+, Cu2+, Pb2+和Co2+在25 ℃的配位作用, 计算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N-(2-苯氧乙基)引入氮杂冠醚环和参与配位, 18CE和15CE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比单氮杂-18-冠-6, N-(2-羟基乙基)单氮杂-18-冠-6, N-(2-甲氧基乙基)单氮杂-18-冠-6和单氮杂-15-冠-5, N-(2-甲氧乙基)单氮杂-15-冠-5, N-(2-甲氧乙基)单氮杂-15-冠-5的对应配合物明显提高.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紫外光谱皆提供了支链的苯氧基参与配位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王军  董海山  黄奕刚  周小清  李金山 《合成化学》2006,14(2):131-134,138
将含能化合物3-氨基-4-氯肟基呋咱(ACOF)在低温下用稀碱处理后发生过渡中间体3-氨基-4-氰基呋咱氧化物(ACFO)的二聚关环反应合成了新型呋咱类含能化合物3,4-二氨基呋咱基氧化呋咱异构体(DAFF iso-m er),产率达66.3%。培养了DAFF isom er的单晶。用四圆单晶X-射线衍射仪,1H NMR,13C NMR,IR,MS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AFF isom er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分子呈平面构型,层状晶体内存在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晶胞堆积层间不存在氢键。  相似文献   
8.
以苯酚及一氯醋酸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交联酚醛咪唑啉树脂.合成树脂对Au3 、Pt2 、Cu2 、Ag 、Hg2 、Co2 、Ni2 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静态吸附容量分别为2.278mmol/g,1.530mmol/g,2.692mmol/g,2.390mmol/g,1.901mmol/g,1.644mmol/g,1.488mmol/g(25℃).吸附Cu2 、Hg2 、Ag 、Co2 的表观速率常数(k/min)分别为3.2659×10-2,1.7124×10-2,1.9611×10-2,2.8175×10-2.吸附Cu2 ,Ni2 ,Co2 和Ag 的最佳pH值分别为6.0~6.5,6.0~6.5,6.0~6.5和5.5~6.0.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两种假冠醚型聚合物.研究了聚合物对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对Ag+,Pb2+,Hg2+ 表现出良好的吸附特性,且聚合物B的吸附能力优于聚合物A.吸附实验表明,除冠醚氧原子参与配位外,-CH2OH的氧原子亦参与了配位.聚合物B对Ag+的吸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氧化还原现象,Ag+ 被还原为Ago,而聚合物分子中的 -CH2OH被氧化成为 -COOH.已初步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本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胺基酚醛型吸附树脂对4种水溶性染料酸性橙II,活性红R-3B、活性黑KN-B、活性翠蓝KN-G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树脂对酸性橙II具有较好的吸附;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随染料浓度的增大,树脂的吸附量增加。吸附树脂对4种水溶性染料的吸附速率较快,达到吸附平衡所用时间较短。对模拟废水的脱色率均达到了95.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