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54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葛根素是葛根药材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的分离纯化技术进展。同时,指出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技术因具有绿色环保和低成本的优点,而成为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葛酒、葛粉中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薇  帅琴  张欣 《分析科学学报》2003,19(1):99-100
本文研究了用Discovery C18色谱柱,甲酵-水为流动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酒,葛粉中药根素的方法。讨论了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对葛根素分离及测定的影响,考察了葛根素在不同条件下的提取效果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中成药中的葛根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菁  黄阁  赵怀清  李发美 《色谱》2001,19(5):457-460
 建立了测定小儿清感灵片、步长新脑心通胶囊和感冒清热颗粒 3种中成药中葛根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PEXODS色谱柱 ,以醋酸铵缓冲液 (10 0mmol/L ,pH 5 0 ) 甲醇 (体积比为 75∶2 5 )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5 0nm ,流速为 0 8mL/min。葛根素在 2mg/L~ 2 0mg/L时其色谱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 ;上述 3种中成药中的葛根素含量分别为 3 48mg/g ,1 0 8mg/ g及 1 5 2mg/ g(蔗糖型 ) ;其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9 0 % ,93 4%和 97 5 %。该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 ,可以作为多种中药制剂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流动注射双安培法测定葛根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可逆电对的双安培检测原理,建立了流动注射双安培直接检测葛根素的电化学新方法.使用经过恒电位预阳极化处理的双铂电极,通过耦合葛根素在一支电极上的氧化和氧化铂在另一支电极上的还原两个不可逆电极过程,构成流动注射双安培检测体系.在外加电位差为0.2 V时,pH 8.94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中,测得氧化电流与葛根素浓度在6.0×10-6~1.0×10-3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7 4,n=8),检出限为1.0×10-6 mol/L.连续40次测定6.0 ×10-4 mol/L的葛根素,RSD=1.58%.用该方法对葛根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利用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分离纯化葛根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贺湘凌  谭天伟 《色谱》2003,21(6):610-613
 使用β-环糊精(β-CD)与琼脂糖凝胶偶联合成的几种新型键合固定相对葛根黄酮进行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分离效果最好的介质为聚β-CD偶联烯丙基-Sepharose HP所得的固定相,该固定相湿凝胶的样品负载量达1.21 g/L。色谱分离时采用的流动相为10%(体积分数)醋酸水溶液,葛根素的收率在97%以上时,其纯度高于93%。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的荧光光谱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 p H8~ 9的水溶液中 ,葛根素有稳定的荧光 ,最佳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分别为 2 58nm和 471 nm。当葛根素浓度为 1 .0× 1 0 - 7~ 1 .0× 1 0 - 6mol/ L时 ,其荧光强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以荧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了葛根、注射液及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的含量 ,并以 HPL C法对同一样品进行了对照测定 ,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圆二色光谱法(CD)研究了Cu2+存在下葛根素(PUE)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7.4的条件下,BSA的各种二级结构分别为56.3%α-螺旋,26.1%β-折叠,17.6%转角和无规则卷曲。葛根素和Cu2+-葛根素都能诱导BS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葛根素使BSA的α-螺旋含量增加,β-折叠含量减少,这表明葛根素与BSA的相互作用,可使蛋白质分子的疏水作用增强,导致BSA的肽链结构收缩。Cu2+-葛根素使BSA的α-螺旋含量大幅度降低,β-折叠含量略有增加,这表明Cu2+-葛根素与BSA的相互作用以配位作用为主,使得BSA的肽链结构伸展,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蔡晓明  张岩  于龙  郭志谋  张秀莉  梁鑫淼 《色谱》2011,29(4):358-361
采用高效亲和色谱技术(HPAC)对中药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点击化学的方法制备了表面键合有HSA蛋白的硅胶固定相并装填成亲和色谱柱,根据药物在该色谱柱上与空白硅胶柱上的保留时间差计算得到药物与蛋白的结合率。利用该方法测得模型化合物华法令与HSA的结合率与文献中采用超滤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药物与HSA的结合率。在此基础上用该方法测定了葛根素和告依春两种中药成分与HSA的相对结合率分别为10.26%和10.20%。同时用超滤的方法测定了葛根素与HSA的结合率为14.25%。结果表明,HPAC可以作为研究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其测定结果与超滤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三种黄酮类药物木犀草素、芹菜素和葛根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温度下(292 K和311 K)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三种黄酮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导致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试验数据采用Stern-Volmer拟合方程处理及双对数方程处理,进一步证明结合反应引起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热力学公式和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作用力类型以及结合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