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26篇
物理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已发现的天然甾醇均为20R 构型。近年来在地质体中发现了具有20S 构型的甾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并称之为地质构型。合成20S 构型的甾烷的方法之一是由20S 构型的甾醇为原料。20S-胆甾醇及20S-胆甾烷的合成已有报道,但24ξ-甲基-20S-  相似文献   
2.
FGS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laminaria japonica by enzymolysis,chromatography methods and so on.The high blood fa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feeding mouse on high fat feedstuff.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concentration of HDL-C.the ratio of HDL-C.TC increased.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TC,LDL-C and TG decreased in experimental groups,Conclusion:FGS was an effective serum lipid regulator and can be developed as medicine and health food.  相似文献   
3.
双波段紫外光合成维生素D3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双波段紫外光照射7脱氢胆甾醇合成维生素D3的放大实验研究,发现它与激光两步照射合成法产物随时间变化曲线非常相似,维生素D3的前身P3的转化率约为61%,远高于传统的高压汞灯连续照射的产率.  相似文献   
4.
南海石珊瑚Pavona frondifera Dana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南海石珊瑚(PavonafrondiferaDana)中分离到两个化合物。经紫外(UV)、红外(IR)、核磁共振(1~HNMR,(13)~CNMR)、质谱(EIMS.HRMS)等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3-甲基-6-氨基嘌呤和胆甾醇。  相似文献   
5.
用稳态光谱以及皮秒瞬态荧光光谱研究了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分子胆甾醇修饰羟基喹啉锌(Zn(ChQ)2)的聚集诱导荧光蓝移性质. 在Zn(ChQ)2的极性溶剂溶液中, 分子激发后会发生从胆甾醇基团向喹啉环的光致电子转移, 转移后形成了“扭转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态”作为新的荧光发射态. 而在薄膜态中, 分子由于聚集产生空间位阻, 不能形成新的荧光发射态, 相对于极性溶剂中, 产生聚集荧光增强效应, 荧光发射峰会蓝移, 发射强度会增强. 在薄膜态中, 全波长上的超快荧光衰减说明存在分子间光致能量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2,4-二异氰酸甲苯酯(2,4—TDI)、胆甾醇、丙烯酸β-羟丙酯为原料,合成了含胆甾醇介品基团的侧链液晶高分子、并用NMR、IR和元素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聚合物的相转变温度和形态织构用DSC、X-射线衍射和偏光显微镜进行了测定和观察。  相似文献   
7.
以羊毛醇为原料,提出了一条经过配合、水解及重结晶生产胆甾醇产品的工艺路线,研究了各工艺条件的影响。所得优化工艺条件为:配合过程的氯化钙摩尔量为胆甾醇摩尔量的7倍,温度78℃,时间3h;配合物纯化过程的溶剂为石油醚-乙醇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0∶1到13∶1,用量4mL/(g羊毛醇),冷却最终温度为20℃到10℃;配合物的水解选择用直接水解工艺,水解温度15℃,水与配合物的质量比为100∶1,水解时间1h;重结晶溶剂为乙醇。在上述条件下,所得胆甾醇产品的收率可达77%以上,纯度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胆甾醇酯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胆甾醇酯具有胆甾相液晶行为,已应用于人工分子识别的研究和仿生物材料制造等领域,其合成方法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综述了胆甾醇酯几种合成方法。由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脱水缩合法和酰氯酯化法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胆甾醇出发,经过4步反应,合成了系列不同的3-取代-B-降胆甾醇-6-(4′-甲基)缩氨硫腙衍生物,采用IR、NMR及HRMS对合成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分别采用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人乳腺导管癌细胞(T47D)及人正常肾上皮细胞(HEK293T),研究了目标产物对这些细胞的抑制生长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除了乙酯基取代化合物外,当底物中3-羟基改变成为其它酯取代基或含氮的肟基及肟醚官能团后,原底物的细胞毒性显著降低。然而,3-乙酯基的存在对底物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却大大降低化合物对人正常肾上皮细胞(HEK293T)的抑制生长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GC-MS同时测定烟草中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及β-谷甾醇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及β-谷甾醇回收率在95.94~102.41%之间,RSD<6.01%。在所测定的烟草样品中,豆甾醇的含量较高。所检测的烟草样品中,均未检测出糖苷态胆甾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