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新试剂联苯基双荧光酮与钼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为5.1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钼形成1∶1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e=1.41×105L·mol-1·cm-1;钼含量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拟定方法用于合金钢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新试剂2 羟基 3 磺酸基 5 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HSNDAA),并研究了其与Cd(Ⅱ)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 100存在下,于pH11.3的Na2B4O7 NaOH缓冲介质中,试剂与Cd(Ⅱ)可形成一种稳定的2∶1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0nm处,Cd(Ⅱ)质量浓度在0~0 6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105L·mol-1·cm-1。方法已用于环境水样中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4-甲氧基-2-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MOSDAA),并对该试剂与汞(Ⅱ)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pH 11.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riton X-100存在下,该试剂与汞(Ⅱ)形成3:1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6×105L·mol-1·cm-1,Hg(Ⅱ)在0-14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新显色剂2-磺酸基苯基-1,4-二重氮氨基偶氮苯(SDDAA),研究了该试剂在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与Hg2 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pH 10.5时Hg(Ⅱ)与SDDAA形成摩尔比为1∶2型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30 nm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5.9×104L.mol-1.cm-1,Hg量在0~0.8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测定了几种水样中的Hg。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4,6-二甲氧基-2-嘧啶重氮氨基偶氮苯(DMPDAA),并研究了它与汞(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TritonX-100存在下,于pH 10.5 Na2B4O7-NaOH缓冲体系中,Hg(Ⅱ)与4,6-二甲氧基-2-嘧啶重氮氨基偶氮苯形成1∶4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2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2×105L.mol-1.cm-1。Hg(Ⅱ)在0~0.8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水样中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古陶瓷的年代和产地的研究一直是考古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古陶瓷中微量和痕迹的稀土元素在指示古陶瓷原料的产地和年代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西湖田窑出土的398片不同釉色的古代瓷胎中La,Sm,Ce,Nd,Eu,Tb,Yb和Lu 8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并对分析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湖田窑从五代到明代中期600多年的制瓷工艺和配方,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性;五代、宋代、元和明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烧制的瓷胎中稀土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烧制的瓷胎在轻重稀土的富集上又有所差异。这些差异揭示了其胎料的来源和配方既有同源性,又有差异性。另一方面,瓷胎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差异又体现了江西湖田窑瓷器的年代和产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用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荧光研究了北京龙泉务窑烧制的辽代早期、辽代中期、辽代晚期和金代4个不同历史时期白瓷的化学组成,并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京龙泉务窑不同历史时期烧制的白瓷,按其制瓷原料的化学成分划分为两类,一类以辽代早期白瓷为中心,另一类是以辽代中期白瓷为中心;辽代晚期和金代烧制的白瓷化学成分分别与辽代早期和辽代中期接近;精细白瓷的化学组成和粗白瓷的化学组成基本近似,无显著性差别。实验数据不支持北京龙泉务窑存在官窑的推测。北京龙泉务窑白瓷中高含量的微量元素Sr,可认为是北京龙泉务窑白瓷的产地特征。  相似文献   
8.
Photoluminescence(PL) measure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egradation of GaInP top cell and GaAs middle cell for GaInP/GaAs/Ge triple-junction solar cells irradiated with 1.0, 1.8 and 11.5 MeV electrons with fluences ranging up to 3 × 10~(15), 1 × 10~(15) and 3 × 10~(14) cm-2, respectively.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PL intensity increase with the electron fluence and energy. Furthermore, the damage coefficient of minority carrier diffusion length is estimated by the PL radiative efficiency. The damage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electron energy. The relation of damage coefficient to electron energy is discussed with the non-ionizing energy loss(NIEL), which shows a quadratic dependence between damage coefficient and NIEL.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显色剂2,5-二甲氧基-4-氯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DMCDAA),并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其分子组成与结构。研究了该试剂与镉(Ⅱ)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 pH 11.5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DMCDAA与镉(Ⅱ)形成稳定的组成比为2:1的络合物,λmax=526 nm,ε526=2.1×105L·mol-1·cm-1。镉(Ⅱ)含量在 0-20μg/25 mL内符合比耳定律,回归系数为0.999 6。将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镉(Ⅱ)的测定,结果的RSD均小于2.5%,回收率在104%-106%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