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化学   1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氯化钛分别与苹果酸铵、酒石酸铵和柠檬酸铵反应,制得三种新的固态配合物:苹果酸羟基钛(Ⅲ)、酒石酸羟基钛(Ⅲ)和柠檬酸钛(Ⅲ)(化学式分别为Ti(OH)(C4H4O5)·1.5H2O、Ti(OH)(C4H4O6)·1.5H2O和Ti(C6H5O7)·1.5H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微槽内的液体流动和传热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对热润湿作用下水平螺旋管表面反重力流形成及其流动特性进行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水平螺旋槽管壁面二元混合物反重力流蒸发传热传质耦合的物理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液膜内部存在着传质,径向有明显的浓度梯度,从而降低了蒸发传热的温度推动力。酒精溶液的浓度越...  相似文献   
3.
水平螺旋槽管壁面升膜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艳  梅宁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26(Z1):149-151
对驱动升膜形成的润湿力进行分析,建立单组分流体的数学模型,得出壁面液膜蒸发时的速度和厚度分布。基于此得到蒸发过程中水平螺旋槽管管外壁升膜的形成机理和流动特性,并给出液膜润湿整个管壁面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水平螺旋槽降膜蒸发机理自行设计了降膜蒸发器,应用在微型燃烧器中,能够实现液体燃料的快速均匀蒸发。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实现了液态燃料的气化,而且这种燃烧器燃烧效率高,排放的污染物远低于国家标准,在同类产品中性能领先,对我国微型燃烧器的全新雾化燃烧方式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CLSVOF方法建立了液滴撞击微尺度矩形沟槽表面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撞击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及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液滴在微尺度矩形沟槽表面的润湿状态,给出了液滴润湿状态转变的临界速度。研究了表面接触角及撞击速度对液滴铺展特性的影响。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微尺度沟梢结构会使液滴在撞击后产生横纵差异。液滴的最大铺展因子随着撞击表面接触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液滴撞击微尺度矩形沟槽表面后,撞击表面的热流量先增大后减小。撞击表面的最大热流量受到表面接触角与沟槽深度的耦合作用,撞击表面的最大热流量随着表面接触角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多头螺旋槽管壁面液膜掺混时的流动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小流量液体在水平螺旋槽管外壁面液膜强化传热的拟线性模型,得到了壁面液膜发生流体掺混时液膜的厚度分布,并分析了相邻槽道间发生流体掺混的条件,以及发生流体掺混时液膜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多头螺旋槽管能够提供一个合适的几何倾斜表面,使得液体不仅能够沿着螺旋槽道流动,而且可以越过槽道的前后缘边界汇入下一个槽道,各螺旋槽道之间发生流体的相互掺混,即实现了二次分布,液膜厚度较掺混前更薄且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7.
水平刻槽管壁面升膜流动是一种低雷诺数流,低雷诺数流动的特点是惯性力与粘性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求解Navier-Stokes方程时,常忽略对流项进行计算.本文通过采用一种级数解法,对含有对流项的Navier-Stokes方程进行逐级求解,分析不同雷诺数下含对流项的Navier-Stokes方程对速度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海洋平台离散模型振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海平台离散结构模型在特征波浪载荷下,以平台上甲板最小位移为目标,比较了单个及多个调谐阻尼器(TMD)对系统各阶模态的抑振效果,结果表明,安装在第一模态质量上的调谐阻尼器对系统各阶模态振动的抑制作用最大;获得了海洋平台离散模型振动控制阻尼器的设计优化参数,为工程阻尼器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OTEC(OTEC,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增温再热朗肯动力循环,通过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提升热源品质,在热力循环中创造一个相对高温区,与表层温海水共同对朗肯循环的湿工质进行过热,保证了透平出口干度,提升了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实现了单一热源下的梯级加热和能级匹配,系统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论文构建了OTEC增温再热朗肯动力循环热力学模型,对比了增温再热朗肯动力循环与传统循环的热力性能,并分析了热泵子循环的最佳增温温度。结果表明:增温再热的效果与OTEC循环工质有较大关联,且存在最佳增温温度;对于采用R134A等近似等熵工质的OTEC循环,增温再热的热力性能提升不明显;而对于CO2等工作在亚临界区间的工质而言,增温再热可使热效率提升19.63%41.71%;对于NH3等过热需求较大工质而言,增温再热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其中NH3工质的提升幅度最高,最佳增温温度为42.5°C,OTEC循环热效率可由2.34%提升至4.25%,升幅达84.4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