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9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丽  刘娜  许春丽 《化学教育》2017,38(5):66-67
通过分析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的不足及相关文献报道,运用注射器、洗耳球、试管、酒精灯等简单仪器,设计了一套乙醇在铜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的实验装置,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税收优惠-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范式,利用2012-2016年191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研发投入为中介变量,研究税收优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并探索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税收优惠对企业绩效和研发投入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在税收优惠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有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增大研发力度以提升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3.
4.
制备了咪唑功能化聚苯乙烯包覆硅胶微球并用其填充微柱,建立了微柱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银的方法.研究了填充微柱对Ag(I)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吸附的因素,用酸性硫脲作洗脱剂,以峰面积检测,测定Ag(I)的线性范围为0.010-0.5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5%(n=3),检出限为0.002μg/mL,灵敏度提高20倍,填充微柱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5.
寻找替代制冷剂的过程需要对制冷剂的物性有充分的了解,黏度是最重要的物性之一。本文使用一种将翻转法升液和压力容器承压相结合的黏度测量实验装置,对混合制冷剂HFC-134a+HFC-152a(摩尔比为0.29:0.71)进行液相黏度测量实验研究,测量了278.15~333.15 K温度范围内的液相黏度数据。为了方便工程运用,采用四种形式的Andrade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其中三种仅表征温度与黏度的关系,其余一种同时考虑了温度和压力对黏度影响。结果表明,由后者所得的关联式精度最高,平均绝对误差(AAD)和最大绝对误差(MAD)分别为0.495%和1.050%。此外,仅考虑温度的影响时,在Andrade方程中加入非线性修正对关联式的精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周月芳  张焱  罗坚  康丽梅  陈毅  石红  孟庆雄  苏志国 《色谱》2013,31(10):974-979
乳腺生物反应器可以高效表达重组人单克隆抗体,但是目标产品与乳液原料中的牛抗体性质、结构非常类似,分离难度很大。本文对牛抗体和重组人抗体的种属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型分离策略,采取Protein A亲和色谱和免疫亲和色谱来解决混合抗体的分离问题,并讨论了色谱洗脱模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rotein A亲和色谱结合梯度洗脱可以有效地纯化得到混合抗体,但是难以彻底分离重组人抗体和牛抗体;相比之下,使用Protein A亲和色谱结合置换色谱模式可以更加高效地分离混合抗体,最终可以得到纯度高达95%以上的重组人抗体,回收率可达95%以上。免疫亲和色谱同样可以有效地分离纯化重组单克隆抗体,且其通用性更强,可以应用于任何动物乳腺表达重组人抗体的分离纯化中。  相似文献   
7.
以太西煤为原料(其灰份为0.6%、目数大于200目),通过直接磺化得到煤基碳基磺酸(CHS-SA),以及通过对太西无烟煤粉末与煤质腐植酸钠粘合成型后的碳化物进行磺化而得的复配型煤基碳基固体酸(CCBSA),考察了2种煤基碳基固体酸催化邻苯二胺(OPDA)与芳香醛缩合制备1,2取代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工艺参数。结果表明CCB-SA的催化活性优于CHS-SA。优化出的反应条件是:邻苯二胺与芳香醛的投料当量比为1mmol∶2mmol,乙醇与水2∶1体积比的混合溶剂5mL,CCB-SA用量为反应底物总重量的31%,在回流条件下反应35-70 min时,目标产物的收率可达78%-86%。该类催化剂在水介质中对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且可以重复利用3次。  相似文献   
8.
康丽  黄旻  聂云峰  付强 《光学学报》2014,(3):114-119
基于一种固体马赫-曾德尔(Mach-Zehnder)成像光谱仪,从理论上严格推导了其光谱反演模型,通过该光谱反演模型着重分析了反射面平移误差对系统光谱反演带来的影响。运用Zemax软件建立了成像光谱仪的仿真模型,并运用该仿真模型对固体马赫-曾德尔成像光谱系统光谱反演及平移误差推导结果进行了仿真验算。理论推导及仿真结果表明,固体马赫-曾德尔成像光谱仪中反射面的平移误差将对系统的光谱反演结果带来影响,并且光谱的反演误差与两路剪切分光光路中反射面平移误差的总和相关。因此,在固体马赫-曾德尔成像光谱仪的研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两路平移误差的总和,或通过适当的补偿遏制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光谱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
Ming-Ming Fan 《中国物理 B》2022,31(4):48501-048501
The $\alpha $-Ga$_{2}$O$_{3}$ nanorod array is grown on FTO by hydrothermal and annealing processes. And a self-powered PEDOT:PSS/$\alpha $-Ga$_{2}$O$_{3}$ nanorod array/FTO (PGF) photodetector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spin coating PEDOT:PSS on the $\alpha $-Ga$_{2}$O$_{3}$ nanorod array. Successfully, the PGF photodetector shows solar-blind UV/visible dual-band photodetection. Our device possesses comparable solar-blind UV responsivity (0.18 mA/W at 235 nm) and much faster response speed (0.102 s) than most of the reported self-powered $\alpha $-Ga$_{2}$O$_{3}$ nanorod array solar-blind UV photodetectors. And it presents the featured and distinguished visible band photoresponse with a response speed of 0.136 s at 540 nm. The response time is also much faster than the other non-self-powered $\beta $-Ga$_{2}$O$_{3 }$ DUV/visible dual-band photodetectors due to the fast-speed sepa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carries by the built-in electric field in the depletion regions of PEDOT:PSS/$\alpha $-Ga$_{2}$O$_{3}$ heterojunction. The results herein may prove a promising way to realize fast-speed self-powered $\alpha $-Ga$_{2}$O$_{3}$ photodetectors with solar-blind UV/visible dual-band photodetection by simple processes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multiple-target tracking, imaging, machine vision and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0.
数据通过采集模块后需要进行缓存,然后再通过DMA写入上位机,SDRAM存储容量大,符合大批量数据的存储,FIFO可以在不同的速率下读写数据,根据两者的优势,本设计是基于SDRAM控制器实现的大容量缓存FIFO;系统中FPGA采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II:EP2C35F484I8,使用verilog语言实现,通过Quartus11.0编译、综合、布线后,时钟能够达到100 MHz;设计通过了仿真与验证,在仿真验证下,此大容量FIFO存储速率达到43.6 MByte/s;设计已经成功用于实际环境中,输入输出时钟完全不确定的情况下,SDRAM的最低利用率是43%,在时钟相差小的情况下,利用率可以达到100%,符合系统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