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数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009年6月15日,新加坡的李秉彝先生①到南京师范大学访问,笔者有幸单独与他进行了一次关于数学精英教育的长谈.70多岁的李先生思维敏捷、观点深刻、视野开阔、言语幽默、富有激情,由于是长谈,范围广泛.因此,笔者把他的话进行了整理,保留了他关于精英教育的论述原意并征得他的同意,把核心观点奉献给读者,同时结合笔者自己的体会谈自己的一点想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经撰文[1],指出一些中学数学教师不太支持学生课前预习,主要的理由:一是学生预习后,出现了似懂非懂状态,上课不认真听讲,出现"夹生饭"现象;二是学生的好表现心理,提前预习者往往把老师设置的"悬念"早早地"捅破"了,破坏了课堂气氛.也有教师认为:"学生不去预习,只要认真听课,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内容."我们在该文中强调了预习的重要性,但有两点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督促学生预习?以及学生如果预习了,那么,预习后的‘新课’该怎么设计和教学?"  相似文献   
3.
方均斌 《数学通报》2006,45(5):54-56
数学教学中除特殊需要外,要尽量避免出现错题.重要考试试卷中如果出现错题,甚至会引起舆论大哗.那么,什么是错题?错题是否有价值?应该怎样处理错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答案也有所变化.传统上,编制一道数学题至少要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1·问题的结论是明确的;2·为获得此结论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对挖掘课本知识是非常重视的.笔者经常在各种中学数学杂志看到诸如“谈课本某某知识的挖掘”、“要重视课本知识的挖掘”“要挖掘数学知识的思想方法”等等之类的文章,笔者非常同意这些作者的观点.但在如何把握挖掘数学知识的度,挖掘的过程中应注意的  相似文献   
5.
方均斌 《数学通报》2012,51(1):18-20,24
1991年8月5-9日,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授权的②"国际数学教育北京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数学教育领域第一次举行正式的大型国际会议,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今年是会议举行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劣密切相关,数学教学设计则往往取决于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导航仪".时下,新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学观.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有余却创造力不足——张奠宙老师称之为"花岗岩的基础上盖茅草房"1的现象着实让所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担心,我们出于研究教学设计的需要,查阅了不少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发现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被应试教育这一"紧箍咒"束缚,一定程度上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一道椭圆背景下的斜率比问题为例,在复习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把握数学问题本质,关注高阶思维和意义建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体验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追溯问题背景及一般的结论,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2010年是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子.华先生自学成才的传奇人生不断激励着我国年轻一代的成长,他的关于数学学习和思想的精辟论述也为我国数学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随着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国外的一些数学教育理论也不断地涌进,这些理论是否适合中国的数学教育国情尚待研究,但根植于本国数学教育的理论是急待开发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方均斌 《数学通报》2005,44(8):24-27
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对“问题解决”展开了种种探究,如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也已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对象.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向成人过渡时期,他们的批判意识正逐步形成,好奇心强是这一年龄段的重要特征,对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意识和能力培养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