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对2005-2013年我国的碳排放进行了对数指数分解,得出海运出口贸易规模、能源效率、能源结构、碳排放强度是构成碳排放的四个因素,其中海运出口规模和碳排放强度是碳排放的正向拉动关系,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是碳排放的负向抑制关系.运用协整检验证明四个因素与碳排放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海运出口贸易规模、能源结构、能源效率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海运业碳排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野  陈寿万  郭建友 《物理学报》2012,61(11):112101-112101
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 利用复标度方法研究了 Zr 同位素的单粒子共振问题. 以 122Zr 为例, 演示了复标度方法确定共振态的具体步骤, 确定了 122Zr 所有可能共振态的能量和宽度, 以及相应共振态的复标度波函数, 并与耦合常数的解析延拓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系统研究了 Zr 同位素的共振问题, 获得了与散射相移方法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对调制方法、混频原理、调制深度取值等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为得到更高的抗干扰能力,结合相位生成载波调制解调技术与微分交叉相乘解调算法,引入除法运算,提出一种改进的相位生成载波解调算法,以抑制光强扰动对解调结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微分交叉相乘解调算法在光源产生低频干扰时的解调效果对比,进行仿真实验.对比信号源分别为20 Hz与200 Hz时的解调效果,结果表明,在光源有1Hz低频扰动的情况下,在高频信号解调的结果中,改进的解调算法可以准确地实现对待测信号的解调,解调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线性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结合分子力学-广义玻恩表面积(MM-GB/SA)方法进行自由能计算和结构交互指纹分析, 研究了模拟过程中非特异性底物(对氧磷/内酯)分别与嗜热磷酸三酯酶样内酯酶(SsoPox)野生型和突变体(W263F/W263T)结合的构象变化, 分析了Loop8中重要残基Trp263的突变提高SsoPox非特异性底物活力的原因, 发现其能够影响门控残基Phe229的构象变化, 导致活性口袋入口变宽(Phe229与Tyr99之间的距离变大), 使对氧磷和内酯更容易结合到蛋白质的活性位点上; Asp256和Arg223形成盐桥的几率高于野生型(WT)SsoPox, 在Arg223(位于Loop7)的协助下质子更加高效地从活性中心的Asp256(位于Loop8)传递到溶剂中去, 因而能够提高SsoPox水解底物的效率. 通过比较2个野生型复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和结合自由能差异, 发现在模拟过程中SsoPox与内酯的复合物体系更加稳定并且具有更低的结合自由能, 有利于SsoPox识别底物并使其埋在活性部位的疏水环境中, 促进氢氧化物亲核进攻底物的亲电中心. 因此, 底物与酶稳定的相互作用可能是SsoPox具有天然内酯酶活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蔡中正  刘野  陶友华  朱剑波 《化学学报》2022,80(8):1165-1182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高分子材料, 但其大量使用后不当处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更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将废弃高分子材料解聚回单体, 然后通过聚合反应重新生成与解聚之前等值的高分子材料, 实现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 通过单体设计发展“理想单体”从而调节“聚合—解聚”平衡, 实现温和条件下高分子材料闭环回收的策略取得了长足进展. 本文将从闭环回收聚酯、聚碳酸酯、含硫聚合物、聚环状烯烃等方面进行综述, 并对该领域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
刘野  高庆庆  刘益军  赵闯  毛宗良  胡林  刘艳辉 《中国物理 B》2017,26(12):128704-128704
We present an extended analytical model including the depletion effect and the dimension of ligand-receptor complex,aiming to elucidate their influences on endocytosis of spherocylindrical nanoparticles(NPs). It is found that the dimension of ligand-receptor complex(δ) and the depletion effect interrelatedly gover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NP endocytosis. The endocytosis phase diagram constructed in the space of NP radius and relative aspect ratio indicates that the endocytosis of NP is enhanced evidently by reducing the optimal radius and the threshold radius of endocytosed NP. Meanwhile, through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analysis of the diffusion of receptors, the dependence of diffusion length on depletion effect and the dimension of ligand-receptor complex can be identified in great detail. For small aspect ratio, diffusion length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c of small bioparticles in cellular environment. Endocytosis speed corresponding to large radius R and high concentration c of small bioparticles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increasing(2 r-δ). These results may show some highlights into the conscious design of NPs for diagnostic agents and therapeutic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