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88篇
物理学   7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 theoretical model is summarized into the shorter vector principle. It is used to predict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wave function and the oscillation rule of energy gap in various types of finite carbon nanotubes (CNTs). The theoretical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nic states only depend on the nanotube size and its symmetry along the shorter vector direction. In this direction, the wave functions of the original 3m (or 3m/2) periodicity are also suitable for armchair, chiral and zigzag finite CNTs with the C2 (Cs), C1 and Cn point groups, respectively. Energy gaps present the oscillation with 3m (or 3m/2) or odd-even n. The first principle calculations for some prototype systems a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model.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碳负离子1,2-迁移和1,4-迁移两个反应的过渡态的分子轨道,发现在过渡态中迁移原子携带正电荷,剩余部分则形成双碳负离子。在1,2-迁移过渡态中,剩余的双碳负离子的HOMO位相与迁移原子的LUMO位相不匹配。但在1,4-迁移过渡态中,剩余的双碳负离子的HOMO位相与迁移原子的LUMO位相匹配。所以碳负离子的1,2-迁移是轨道对称性禁阻的反应,而1,4-迁移则是轨道对称性允许的反应。本文的计算可以为我国高等有机化学教学提供良好参考。  相似文献   
3.
MgO缺陷和不规则表面吸附Cl2的电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从头算程序对MgO表面 3种不同配位位置吸附Cl2 的构型进行优化 ,并用扩展休克尔紧束缚 (EHT)晶体轨道方法对MgO的缺陷和不规则表面吸附Cl2的可能构型进行能带计算 ,讨论了吸附前后能带组成和成键性质的变化。研究表明 :MgO表面吸附Cl2 将更趋向于吸附在O原子上而非Mg原子上 ,而且在 3种配位中MgO表面三配位氧最有利于吸附Cl2 ;吸附时 ,电子从O原子转移到Cl2 分子的反键轨道 ,但是各种吸附构型的MgO表面对Cl2 的吸附作用均比较微弱 ,是典型的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4.
采用DFT/BLYP方法对NbC(001)和(111)面的电子结构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对于NbC(001)表面,其表面态主要集中于费米能级(EF)下方约4.5eV附近区域,并以表面Nb原子和C原子为主要成分。O2分子在该表面吸附时,趋向于吸附在表面Nb原子上。对于NbC(111)表面,其表面态集中在EF下方0.02.0eV区域,靠近EF的态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其主要成分为表面Nb原子的4dxz/dyz成分。上述结论与光电子能谱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由于金属原子d电子数的差异导致NbC(111)表面态成分与类似的TiC化合物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颖有机-无机杂化配位聚合物{[C12H28N2] [(Pb3I8)(DMF)2]•2DMF}n, 并进行了红外、紫外、热重表征, 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晶体结构. 结构解析表明, 整个分子由阳离子(双质子化的N,N'-二丁基哌嗪)及聚阴离子链([(Pb3I8)(DMF)2]n2-)组成, 它们之间由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 依据晶体结构数据, 采用Gaussian03程序对产物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3df)和Aug-cc-pVTZ水平上,研究了单态S2O2分子的各种可能的异构体及其相对稳定性。结果表明,具有C2v对称性的三角平面分叉异构体的热力学稳定性要高于目前实验上唯一被发现的具有C2v对称性的cis-OSSO异构体,同时trans-OSSO的稳定性与顺式异构体十分接近,这2种异构体应该可以在实验上被观察到。同时本文还讨论了3个最稳定构型的前线分子轨道和链型OSSO的内扭转势能。  相似文献   
7.
1 INTRODUCTION The interfaces between metals and oxide play a vital role in many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hetero- geneous catalysis, microelectronics, thermal barriers, corrosion protection, metal processing and so on[1]. In catalysis, the choice of metal and oxide support is critical in order to obtain a desired reactivity and selectivity[2]. This is due in part to the inherent reac- tivity of the two components. Also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metal particle, which depend on the choice…  相似文献   
8.
黄春晖  李俊篯 《物理学报》1998,47(11):1862-1869
用赝势从头计算方法研究Hf8C12多面体.先对T和Td分子构型作几何优化,发现Td对称构型比T构型稳定.利用非限制的Hartre Fock方法及自然键轨道分析研究Td构型的Hf8C12基团,结果表明:Hf8C12存在三种自旋不同的基态,这种基态的多样性与成键机制、电子组态和电子能谱分布密切相关.其中S=0时,Hf8C12主要是由外四面体Hf原子与类乙烯C2单元形成极性共价键构成.S=1时,6个类乙炔C2单元吸附在Hf8金属框架.S=2时,部分C2中的pπ键断裂与Hf原子形成d←pπ键.进一步分析发现,Td对称性的结构模型为(Hf8)+4.5(C-0.752)6,在高自旋态下具有铁磁性,电子能级分布及其能隙随自旋态而变化.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三组份体系的原理及方法,前人已有论述。主体分析对象是有机物,工作波长对的确定方法是作图法。欲确定测a组份的波长对时,要求b、c两组份的吸收曲线有二个交点,交点所对应的波长即为工作波长对;测b、c时类推。但随着b、c组份的浓度变化,交点的位置也随着变化,产生一系列的波长对;也可能在某段浓度内变化,出现只有一个交点或没有交点的情况。这样,必然会引出两个问题:1.为了找到一对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The paper reports the form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dihydronitidine, expounds thereasons and conditions of easily formed oxynitidine, and discusses anticancer mechanism ofnitidine (cation). The crystallographic parameters of dihydronitidine are: space group P2_(1/n),a= 12.54(1), b = 9. 148(5), c = 14.748(8)A, β= 92. 12(6)°,Z =4. 4108 independent reflec-tions were collected within the range of 3°≤2θ≤54°, of which 2137 intensity data with I≥3σ(I) were used in the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has been refined byfull matrix least-square method to a final R of 0.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