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化学   42篇
物理学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标准模型中,三体稀有衰变B0(Bs)→γv(-v)只有通过箱图和企鹅图才可以发生.这个过程对于确定B介子的衰变常数及其波函数有着较重要的物理意义,由于这些衰变道的分支比较小,因此也是探测新物理理论的比较好的场所.利用B介子强衰变确定的波函数,得到B0(Bs)→γv(-v)的分支比的数量级是10-9(10-8),这些结果可以在未来的实验上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2.
We modify the square of virtual photon four-momentum by using nuclear binding energy formula, and calculate the effect of nuclear binding energy to K factor and Compton subprocess and annihilate subprocess in A-A collision Drell-Yan process. The outcome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 of nuclear binding energy to K factor is obvious in little x region and it would disappear gradually as x increases.  相似文献   
3.
A new compound of 4,4'-diamino-N,N'-diethyl bisbenzenesulfamide (C18H26N4O4S2,Fw = 426.55)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method.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10.0623(9), b =13.6759(13), c =15.5309(14) (A),β = 100.482(2)°, V= 2101.6(3)(A)3, Dc = 1.348 g/cm3, F(000) = 904,μ = 0.285 mm-1, Z = 4, the final R = 0.0512 and wR = 0.1363 for 3485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σ(Ⅰ).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ound is pseudo secondary axisymmetric, and the two sulfamide-groups show distorted tetrahedral configurations.  相似文献   
4.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对O-Pt低指数表面体系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氧原子在Pt(100)面上只存在四重吸附态.在缺行重构的(110)面上,氧原子仍吸附于三重位,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还会嵌切吸附于长桥位;通过分析三重态振动指纹性质的遗传和遗变,确认实验观察到的59.49和40.90 meV损失谱分别为氧原子在三重位和长桥位吸附态的表面垂直振动.  相似文献   
5.
有机锡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某些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昭煜  郭秀斌 《有机化学》1989,9(2):124-131
本文阐述有机锡试剂在有机台成巾的一些新应用。在钯催化下,有机锡试剂与亲电试剂进行偶联,条件温和,收率高。有机锡试剂促进醇醛缩合,可用于不对称合成中。  相似文献   
6.
通过冷凝-回流方式制备可见近红外光响应直接 Z型 LaNiO3/CdS纳米杂化物,在对其进行物理化学表征后将其应用于光解水产氢反应。在可见光照射下,LaNiO3/CdS光催化剂在5 h的H2产量达到737 μmol,其H2产量是CdS的4.3倍(172 μmol)。光电化学测试证实,LaNiO3/CdS之间异质结的构筑能有效地促进光生载流子在界面的迁移、分离,从而促进其光解水产氢效率和稳定性的提高。同时随着近红外光的引入,其产氢活性提高至996 μmol。在上转换荧光测试中,LaNiO3在808 nm光激发下在406和628 nm显示出发射荧光,这表明其能在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光生载流子,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光解水产氢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LaNiO_3纳米颗粒为基质,在水热法制备CdS的过程中引入Mn~(2+)离子,原位合成直接Z型LaNiO_3/Mn_(0.2)Cd_(0.8)S异质结光催化剂。分别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氮气吸附-脱附测试以及电化学测试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光解水产氢测试中,LaNiO_3/Mn_(0.2)Cd_(0.8)S异质结光催化剂在5 h的H_2产量达到1 190.3μmol,相较于CdS和Mn_(0.2)Cd_(0.8)S,其H_2产量分别提高了 25倍和10倍。荧光和电化学实验证实,Mn~(2+)的引入能够有效地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同时LaNiO_3/Mn_(0.2)Cd_(0.8)S之间异质结的构筑能有效地促进光生载流子在界面间的迁移、分离,从而促进其光解水产氢效率和稳定性的提高。结合一系列表征和活性测试结果提出直接Z型光解水反应机理,很好地阐述了其光解水产氢活性和稳定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王宏民  孙献静  侯召宇 《中国物理 C》2007,31(11):1040-1044
核遮蔽和能量损失效应是p-A碰撞中两种重要的初态核效应. 本文利用从轻子-原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数据中抽取的束缚核子的部分子分布函数, 在色弦模型中研究了Drell-Yan双轻子对产生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效应. 通过对FNAL E772和E866实验数据的χ2分析, 得到夸克在冷核中的能量损失率为-dE/dz=2.06GeV/fm. 这和该模型理论预言的结果(-dE/dz~2GeV/fm)一致. 通过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发现考虑到能量损失后能很好的解释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9.
By means of the AKK08 fragmentation function, the net-proton transverse momentum (pT) spectra in A+A collisions are studied with two phenomenological models based on the Color Glass Condensate formalism. After a x2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from BRAHMS, the normalization constant C is extracted at RHIC energies of √SNN =62.4 and 200 GeV, and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the net-proton pT spectra at selected rapidities are also given. It is shown that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Finally, assuming the constant C should have an exponent dependence of √SNN, we also predict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net-proton pT spectra at LHC energies of √SNN = 2.76, 3.94, and 5.52 TeV.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基组水平上研究了具有zigzag边界的石墨烯量子点,结果表明不同大小的石墨烯量子点的基态都是具有磁性的自旋三重态.其磁性一方面来源于zigzag边界上占有凸出位置的碳原子,另一方面来源于带有孤对电子的碳原子.从整体上看,除6b结构外,其他结构的能隙随着苯环数量的增加逐渐减小,而附加电荷却使体系能隙明显减小.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能隙为3.83 eV的由六个苯环排列成的三角形结构进行了激发态的计算,发现第十七激发态强度最大,能量为3.93 eV,对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磁性 能隙 激发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