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295篇
化学   505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94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76篇
物理学   46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尚坤  高艺欣  赵乐  王力彬  岳昌武 《合成化学》2022,30(10):819-826
以1,4-二溴-2,5-二甲基苯和4-吡啶硼酸为原料,经两步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含吡啶基团的二羧酸配体。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配体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对配体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溶剂热法对配体的单晶进行培养,并考察反应温度、时间、pH和溶剂等条件对单晶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12 h、溶剂为蒸馏水、溶液pH=5的条件下可获得高质量单晶。该配体为单斜晶系,属于C2/c空间群,结构中含有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可为金属离子的配位提供足够的位点,有望应用于配合物的设计或催化、吸附和医药载体等行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总能计算研究了一氧化碳和氢原子在Ni(111)表面上p(2×2)共吸附系统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态,结果表明CO和H原子分别被吸附于两个对角p(1×1)元胞的hcp和fcc位置.以氢分子和CO分子作为能量参考点,总吸附能为2.81 eV,相应的共吸附表面功函数φ为6.28 eV.计算得到的C—O,C—Ni和H—Ni的键长分别是1.19?, 1.96?和 1.71?,并且CO分子以C原子处于hcp的谷位与金属衬底原子结合.衬底Ni(111)的最外两层的晶面间距在吸附后的相对变化分别是 关键词: Fisher-Tropsch反应 催化作用 Ni(111) p(2×2)/(CO+H) 共吸附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脉冲中子探测系统的中子灵敏度能量响应,编制了适合裂变中子测量探测系统灵敏度能响的一系列专用程序,研究了相应的实验标定技术,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几套探测系统中子灵敏度能量响应进行了研究,初步解决了标定需要的“单能、脉冲、高强度、多个不同能量的中子源”问题,使不确定度大大提高,满足了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PL)具有寿命长、热负载小、结构紧凑等优点,在工业加工、军事、通讯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光束质量、高平均功率DPL激光器的研究中,目前普遍采用MOPA结构的光路布局——由谐振腔产生出低功率的单横模激光输出,经多路放大后达到满足需求的功率水平。而激光放大模块作为放大光路中的核心部件,其增益分布特性将直接影响到光束放大过程中的波前变化,因此如何在提高激光放大模块储能的同时提高模块增益分布的均匀性,从而减少光路放大过程的波前畸变,对于进一步研制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的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由曲面光学虚拟制造与检测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由曲面光学产品设计、制造与检测的工艺流程,通常采取试凑法逐次逼近。由于加工 检测 再加工,循环往复,既费时,成本又高,产生了瓶颈问题。为了解决此弊端,本文运用虚拟制造技术,提出光学虚拟制造的基本构想,即虚拟制造系统结构模型,给出光学系统虚拟原型的构成和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虚拟检测系统的构成,讨论光学成像质量的仿真检测以及敏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虚拟制造与检测技术,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优化工艺并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中新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二册(上)P12例3是一道典型例题: 如果正数a≠b,求证:a3 b3>a2b ab2. 此不等式左右为齐次式,条件简单,结构对称,形式优美,应用非常广泛!该不等式可引申为:对于正数a,b,m,n∈Z ,求证:am n b m n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热偏转技术实施光学薄膜弱吸收的多波长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文涛  范正修 《光学学报》1993,13(5):75-477
介绍了光热表面形变光束偏转技术用于测量光学薄膜弱吸收的基本原理,简述多波长吸收测量装置的建立和测试过程,最后给出简单的测量实例.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出现在质谱中的各种大小的碳原子簇的相对丰度,分析了由激光产生的碳原子簇离子的统计分布,研究了这些统计分布与碳原子簇结构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构型的原子簇的相对丰度可以由同一条对数正态分布曲线来描述,由此能够获得碳原子簇构型的变化情况。质谱中分布曲线的数目对应于具有不同构型或不同结构稳定性的原子簇的数目。如果某些簇离子的谱峰明显地高出分布曲线,它们的结构应特别稳定,其成簇原子数就是所谓的“奇幻数”(magicnumber),例如在石墨质谱中的C_(60)就属于这种情况。原子簇的统计分布还与它们的生成过程有关,由此可能揭示出原子簇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