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89篇
化学   513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68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117篇
物理学   4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常温下恒流和恒压电晕充电、充电后的等温表面电位衰减、热刺激放电和扫描电镜等实 验手段研究了恒流和恒压电晕充电技术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薄膜驻极体驻极态的影响.与恒压电晕充电相比较,恒流电晕充电时由于流过薄膜的电流恒定,增加了注入电荷在多孔结构厚度方向界面处的俘获概率,使沉积电荷密度上升,改善了驻极体的储电能力.然而,这些位于不同层深多孔界面处的俘获电荷在这类功能膜储存或使用过程中,经外激发从脱阱位置 以跳动(hopping)模式输运至背电极的路径相对缩短将导致脱阱电荷衰减较快. 关键词: 恒流电晕充电 聚四氟乙烯多孔膜 驻极体 电荷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1 引言 本文研究了一类误差是L~p_混合的线性模型与非参数回归模型,在免去了文献中对模型所施加的“误差绝对值的p次方一致可积”这一限制条件后,仍得到了估计量的p阶平均相合性. 定义1 设p≥1,(X_n,n≥1)为定义在概率空间(Ω,F,P)上的L~p-可积的随机变量列,{F_n,-∞相似文献   
3.
采用sol—gel法,分别在不同温度下退火2h,制得一系列纳米氧化物La0.68Pb0.32FeO3粉体,并测定了该材料对乙醇的气敏性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所得样品逐渐向单一钙钛矿结构转化。应用Scherrer公式对退火温度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的样品粒径进行了计算,样品粒径依次为11.5,13.6,16.4,20.0,25.3nm。这说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粒径逐渐增大。对乙醇气敏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材料对乙醇的最佳灵敏度先升高、又降低,退火温度为800℃的样品最佳灵敏度达到51.7。  相似文献   
4.
在[Cu~(2+)(OH~-)TMEDA]_2Cl_@~-催化下(TMEDA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α-氰基-p-X苯基乙酸乙酯(X=OCH_3,CH_3,Gl,H和NO_2)经氧化偶联反应,获得高产率的二聚体。产物中meso异构体的含量均大于dl异构体的含量。IR,~1HNMR和EPR对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机理为底物以CN取代催化剂中的OH~-,生成反应中间体配合物,OH~-夺取底物的α-H,产生相应的碳负离子,碳负离子向Cu~(2+)单电子转移生成自由基,自由基偶合而生成产物。氧将Gu~+氧化为Cu~(2+),使反应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5.
氰化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它是一种剧毒的气体,很容易扩散于空气中,给生产和使用现场人员造成危害。为了保证现场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测定空气中氰化氢的浓度。测定空气中氰化氢浓度的方法很多,如检测管法、比色法以及测定仪和试纸等。本文介绍用溴水和吡啶-巴比妥酸试剂比色法来测定空气中微量氰化氢。1953年已有人用吡啶-巴比妥酸试剂来测定CN~(-1)”。1964年这个试剂被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氰化氢但操作中需用还原剂(2%的 As_2O_3溶液)除去剩余的溴,以免出现干扰而影响比色。我们的实践证明,当用溴水和吡啶-巴比妥酸试剂测定 CN~-时,不必加入还原剂,不会出现干扰。这样不仅使操作简化,并  相似文献   
6.
镧系离子与L-羟脯氨酸、DL-瓜氨酸配位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与体内广泛存在的生物配体氨基酸的配位作用,尤其是三元体系的研究对于阐明稀土元素在体内的存在形态及探索稀土生物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羟脯氨酸和瓜氨酸均是人体中存在的重要氨基酸,它们在人体血浆中的浓度与必需的氨基酸相近[‘j.稀土与氨基酸配位作用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模拟生理条件下稀土离子与羟脯氨酸、瓜氨酸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PH电位法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在模拟生理条件下(37C,0·15mol/LNaCI)湖系离子(Pm和Lu除外)与上述2种氨基酸的二元及三元配合物PH电位法研究结果.1实验部分1.1试剂和仪…  相似文献   
7.
稀土、钙的DL苹果酸和L羟脯氨酸混配配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模拟生理条件(37℃,0.15mol.L^-1NaCl)用PH电位法测定了14种稀土、钙的DL-苹果酸和L-羧脯氨酸二元、三元配合的稳定常数,用计算机优化确定了 二元体纱,苹果酸配合物存在1101、1100和1200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上届学术会议决定于 2 0 0 4年 4月 2 2~ 2 4日在杭州市召开“第 2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 ,并委托浙江大学负责筹办。会议将就我国自上届学术会议以来微全分析系统及相关技术的新成就、新进展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热忱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和参加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内容(1)微流体及流控理论 ;(2 )微流控系统 ;(3)微分离系统 ;(4)微阵列芯片 ;(5 )微加工技术 ;(6 )微加工材料 ;(7)微检测系统 ;(8)微全分析系统的试样前处理 ;(9)微全分析系统应用 ;(10 )其他与微流控技术有关的流…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不同摩尔比的全氟辛酸钠(7CFNa)-十烷基硫酸钠(C_(10)SNa)混合水溶液(加NaCl,恒定离子强度μ=0.1m)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正庚烷-水溶液界面张力)。由表(界)面张力-浓度关系求出混合体系的表(界)面吸附和临界胶团浓度(cmc)。结果表明:(1)7CFNa和C_(10)SNa在μ=0.1m的溶液中,cmc相近,两者表面活性相近;但7CFNa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较强,在cmc时的表面张力可低达~23mNm~(-1)。因此,在混合溶液的表面上,7CFNa的表面活性较高,优先吸附于表面。对于各种摩尔比的混合溶液,7CF~-在表面层中的比例皆大于在溶液内部的比例。(2)正庚烷-水溶液界面上的吸附与表面吸附截然不同。7CF~-在界面吸附层中的比例低于溶液内部,表明其吸附能力比C_(10)S~-为弱。这是由于界面一边的正庚烷与C_(10)SNa碳氢链之间的作用大于与7CFNa碳氟链之间的作用。亦即碳氟链与碳氢链“互憎”作用在界面上的表现。(3)在不同摩尔比的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cmc接近一恒值,进一步说明混合溶液中存在碳氟链与碳氢链间的互憎作用,以致两种表面活性剂在混合溶液中(有过量无机盐时)基本上各自形成胶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将罗丹明S应用于镉的荧光熄灭法测定,由于PVA-124的稳定作用,克服了罗丹明类试剂常须经萃取测定操作繁杂之不足。在加入各种试剂后,直接进行水相荧光测定。方法简便、灵敏,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