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1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Th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of quasielastic scattering of a 25 MeV/u ^6He from ^9Be target have been measured.The double-folding model approach is applied to generate the real part of the optical potential.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parameters as well as some of the real potential parameters are studi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effect of the unstable nucleu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
在25MeV/u 6He与9Be靶的反应中,107°和128°处明显地观察到了轻粒子发射.粒子能谱形状与平衡热源蒸发相一致,分析得到热源的核温度为完全熔合条件下的5.6MeV或非完全熔合条件下的5.2MeV .实验发现发射氚的数量特别大,这可能与目前广泛研究的6He的集团结构和同位旋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3?3?.4MeV/u 17N束轰击197Au靶产生的反应中,利用放置于不同角度组合的17个中子探测器(4°—83°)和14个半导体望远镜(2.3°—9.0°)对反应产物碎片与中子进行了符合测量.经对所得实验角分布积分得到Z=3—6元素的同位素产额分布.在参加者-旁观者模型框架下,采用17N原子核内部的不同密度分布计算了同位素产额分布并与实验数据做比较.  相似文献   
4.
讲述了用于β缓发中子发射测量的中子探测阵列的性能优化过程及测试结果. 对中子探测器包装用的几种反射材料、光导和光电倍增管之间用的几种耦合材料行了系统的对比和研究. 为了优化电子学和实时监测整个探测阵列的工作状态, 引入了LED光纤刻度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5.
测量了在25MeV/u^6He轰击^9Be靶的破裂反应产生的α碎片双微分截面及角分布,并在Ser—ber模型的框架下计算了在破裂反应中衍射破裂与擦去过程的贡献,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基于包含衍射破裂和擦去过程的Serber模型可以对^6He的直接反应进行较好地描述,擦去过程的贡献远大于衍射破裂的贡献.相对于^6Li而言,^6He较大的去2n微分截面源于它的弱束缚特性。  相似文献   
6.
7.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Nb07%-SrTiO3基片上制作Au薄膜接触,并在氧气气氛下750℃退火30 min,在室温环境下测量电流电压和电容电压等特性曲线,观测整流特性,根据相应实验数据采用饱和电流法、电容C-2与反偏电压V成线性关系计算肖特基势垒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The inclusiv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of the ^7 Li nucleus in a reaction induced by ^6He on a ^9Be target are measured at an incident energy of 25 MeV/nucleon. Finite-range distorted-wave Born approximation calculations suggest that these ^7 Li particles are formed in a direct single-proton pickup reaction ^9Be(^6He,^7 Li)^8Li. The experimental data can be well reproduc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both the ground states and the first excited states of ^7Li and ^8Li.  相似文献   
9.
氘核削裂反应作为单核子转移反应的一种,在原子核的单粒子结构研究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典型的三体核反应,它也是直接核反应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简述了氘核削裂反应的研究历史,侧重介绍其反应理论的演进,以及平面波玻恩近似(Plane Wave Born Approximation,PWBA)、扭曲波玻恩近似(Distorted Wave Born Approximation,DWBA)、连续态离散化耦合道理论(Continuum Discretized Coupled Channels,CDCC)、绝热波近似理论(Adiabatic Wave Approximation,ADWA)和法捷耶夫方程组(Faddeev equations)方法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本文讨论了当前及未来氘核削裂反应理论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包括中高能条件下的氘核削裂反应、转移到剩余核连续态的理论、色散光学势以及非定域光学势在氘核削裂反应中的应用等。本文展示了我们对中高能条件下的氘核削裂反应理论计算的一些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Nal闪烁谱仪测量了在探测器与放射源间某个距离下对应的计数率.对测量的数据分别利用等精度最小二乘法和未知参数逼近法进行了处理,观察到在某些未知参数下,最小二乘法引起的误差很大,利用未知参数逼近法得到的值能和真实值较好接近,从而验证了辐射强度与距离平方反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