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3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3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测量了19F+27Al耗散反应产物B,C,N,O,F和Ne的激发函数,入射束流的能量从110.25MeV到118.75MeV, 能量步长为250keV. 从产物的 能量自关联函数中提取了反应中所形成的中间双核系统的转动惯量, 与相粘模型计算的刚体转动惯量相比较, 结果表明形成的双核系统有大的形变.  相似文献   
2.
用相对库仑速度的最小化过程来分析热核三块大质量碎片出射的衰变过程,用它处理Ar(25MeV/u)+Au、Bi、Tb反应,对中心碰撞形成的激发能为3MeV/u热核出射的三重裂变碎片进行运动学分析,数据处理的结果显示了关联的三大质量碎片是来源于级联的二体分裂,同时质心系三裂变碎片平面的法线角分布与级联通过断点的裂变假设下的角分布相符.  相似文献   
3.
在3?3?.4MeV/u 17N束轰击197Au靶产生的反应中,利用放置于不同角度组合的17个中子探测器(4°—83°)和14个半导体望远镜(2.3°—9.0°)对反应产物碎片与中子进行了符合测量.经对所得实验角分布积分得到Z=3—6元素的同位素产额分布.在参加者-旁观者模型框架下,采用17N原子核内部的不同密度分布计算了同位素产额分布并与实验数据做比较.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中心碰撞中形成的激发能约为3MeV/u的热核衰变.对热核衰变发射的三重大质量碎片进行符合测量,给出了这种衰变方式的质量分布、相对角分布、相对速度分布.用Monte-Carlo分析三裂变和二体裂变的几何效率,给出了这种三重裂变事件相对于二体裂变的几率比.  相似文献   
5.
完成了19F+27Al深部非弹性碰撞产物的角分布测量.初步分析了反应产B,C,N,O,F,Ne,Na,Mg和Al的实验室系角分布,展现出深部非弹性反应机制的特点,显示了反应系统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fragments produced in the deep inelastic collision of~(19)F+~(27)Al have been measured for incident energy of 114 MeV at θ_(lab)= 9~(o), 24~(o), 40~(o), 55~(o), 70~(o) and 85~(o).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dissipative products B, C, N, O, F, Ne, Na, Mg and Al are analyzed to provide an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intermediate dinuclear system formed in the reaction.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合成和鉴别107号元素的新同位素265Bh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目标核265Bh是由能量为135MeV的26Mg离子轰击243Am靶,通过融合蒸发反应而产生. 反应产物首先由He-jet系统传输到装有数个探测器对的转轮收集测量系统,然后依靠母子核遗传关系通过观察新同位素和它们已知子核261Db和257Lr之间的a衰变的关联,来实现对新核素的鉴别. 实验测得265Bh的a衰变能量为(9.24±0.05)MeV, 半衰期为0.94+0.70 -0.31s. 从该实验得出的265Bh的a衰变能量和半寿命能够与理论预言一致.  相似文献   
7.
液体的滴数问题是化学实验等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界面问题.液滴体积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因此一定体积的液体所具有的液滴数也与表面张力有关.但若仅考虑表面张力的影响而忽视密度的作用,则有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本文从一道考题入手,讨论了表面张力、密度等因素对液滴大小的影响,对考题答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265Bh(Z=107)同位素的首次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州的重离子加速器上用26Mg离子束轰击243Am靶,产生了新同位素265Bh.通过观测新同位素265Bh和它的已知子核261Db和257Lr之间的α衰变的关联,实现了对新核素的鉴别.实验中使用了一套新建立的具有数个探测器对的转轮收集探测系统.将该系统用于特殊的母–子核搜索模式,从而大大减少了本底.共测得了8个265Bh的α衰变关联事件;同时4个已知核264Bh的衰变关联事件也被鉴别出来.实验测得265Bh的α衰变能量为(9.24±0.05)MeV,半衰期为0.94+0.70–0.31s.  相似文献   
9.
测量了35MeV/u36Ar+124Sn反应中5.3°处类弹产物的同位素分布,观察到随着出射动能的增加,产物的平均中质比逐渐减小而接近弹核的平均中质比.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计算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类弹产物的平均出射动能逐渐减小而平均N/Z值则逐渐增大.另外,碰撞参数也影响类弹产物的同位素组成:随着碰撞参数的减小,类弹产物的平均N/Z值减小.  相似文献   
10.
将具体的核内核子(包括中子、质子)密度分布引入到中能Abrasion-Ablation模型中,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了30MeV/u 40Ar+natAg反应中的弹核碎裂过程.结果表明,在非常周边的碰撞中,修正后的模型计算的碎片截面与修正前的计算相比有明显的差别,反映了核密度边缘弥散的影响.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中能弹核碎裂碎片能量相对于束流能量的降低是由摩擦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