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物理学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eCoB-SiO2磁性纳米颗粒膜的微波电磁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交替沉积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了超薄多层的FeCoB SiO2 磁性纳米颗粒膜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探针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薄膜的微结构和形貌特征 .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四探针法、微波矢量分析仪及谐振腔法测量薄膜试样的磁电性能和微波复磁导率 .重点对SiO2 介质相含量、薄膜微结构对电磁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机理做了分析和探讨 .结果表明 :这类FeCoB SiO2 磁性纳米颗粒膜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和高频电磁性能 ,2GHz时的磁导率 μ′高于 70 ,可以应用于高频微磁器件或微波吸收材料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江建军  袁林  邓联文  何华辉 《物理学报》2006,55(6):3043-3048
用微磁学方法对磁性纳米颗粒膜的磁特性进行了模拟,采用的模型是由122个磁性纳米颗粒组成的面心立方(fcc)结构体系.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偶极相互作用对体系的静态磁结构的影响显著,而交换相互作用的影响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采用有效媒质理论计算分析了磁性合金颗粒不同体积比时颗粒膜的磁谱和表征电磁参量发生显著变化的逾渗现象和逾渗阈值.并完成了对高磁损耗磁性纳米颗粒膜的材料设计. 关键词: 微磁学 纳米颗粒膜 逾渗阈值 磁导率 材料设计  相似文献   
3.
运用循环伏安和阶跃电位方法研究了Ni(OH)2粉末靶直流溅射沉积的NiOxHy薄膜电致变色特性.结合实时的光透射-时间变化,发现着色后的薄膜在零外电势下有一自发的消色过程,该过程可能对应着Li 的自发注入。着色没有自发过程,获取了着消色状态Ni2p3/2和O1s的XPS谱,表明在着色态镍被氧化,消色态镍被还原,相应地氧的化学环境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多晶铁纤维吸收剂微波电磁参数的各向异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华辉  吴明忠  赵振声 《物理学报》1999,48(13):138-143
由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导出了多晶铁纤维吸收剂微波电磁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数值分析,阐述了多晶铁纤维吸收剂微波电磁参数的各向异性.通过纤维取向样品的制备和测试,实验验证了电磁参数的各向异性.理论和实验研究均表明,多晶铁纤维吸收剂的微波电磁参数具有明显的形状各向异性,其轴向磁导率大于径向磁导率,轴向介电常数大于径向介电常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稀土元素对磁损耗型CoFeZrRE合金微波特性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MA)制备了在微波频段具有较高磁损耗的CoFeZrRE材料。在工艺条件对所合成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材料组分中掺杂稀土元素对合成材料微波磁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掺入能有效调整材料的微波磁导率及其频响特性;加入适量的Tb,有利于获得高的微波磁导率和大的磁损耗。还用数值计算模拟方法得到了2~18GHz该材料的反射率曲线,结果表明该材料有可能应用于吸波材料的设计和制备中。  相似文献   
6.
CoFeB/MgO不连续多层纳米软磁薄膜微波电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强  江建军  别少伟  杜刚  冯则坤  何华辉 《物理学报》2008,57(10):6577-6581
采用直流/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和不连续多层交替沉积工艺,制备了CoFeB/MgO系列纳米不连续多层薄膜,研究了微波频段下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CoFeB合金相和MgO介质相的相对含量可有效调控薄膜的微结构和电磁性能,且在[Co64Fe24B12(0.7nm)/MgO(0.4nm)]40薄膜中获得了优良的微波软磁性能和高电阻率,其饱和磁化强度1.3 T,难轴矫顽力130 A/m,电阻率3.4mΩ·cm,且共振频率高达2.1 GHz,磁导率实部μ′和虚部μ″在1.59 GHz处均高于240,并且在0.9—2 GHz宽频带范围同时大于100.该薄膜可用于微波吸收材料和电磁兼容的设计中. 关键词: 纳米磁性颗粒膜 磁导率频谱 电磁性能 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7.
Ce:YIG光吸收谱的微观机理及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华安  何华辉等 《光学学报》2001,21(12):501-1505
利用离散变分-Xa方法,对Ce:YIG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由于Ce^3 的掺入,在Ce^3 的5d,4f电子以及Fe^3 的3d电子之间形成了自旋-轨道劈裂较大的杂化轨道,同时存在Fe^3 (3d) →Ce^3 (4f)的电子跃迁,它们对光吸收有重要的贡献,可能是1.45eV和2.1eV两个跃迁中心的来源,与此相关的跃迁中心数与Ce^3 子的浓度成正比,在1.0eV--3.2eV范围内,对不同的掺Ce量的光吸收谱进行了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离散变分 Xα方法 ,对Ce∶YIG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 ,结果显示 ,由于Ce3 +的掺入 ,在Ce3 +的 5d、4f电子以及Fe3 +的 3d电子之间形成了自旋 -轨道劈裂较大的杂化轨道 ,同时存在Fe3 +(3d)→Ce3 +(4 f)的电子跃迁 ,它们对光吸收有重要的贡献 ,可能是 1.45eV和 2 .1eV两个跃迁中心的来源 ,与此相关的跃迁中心数与Ce3 +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在 1.0eV~ 3.2eV范围内 ,对不同的掺Ce量的光吸收谱进行了计算 ,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涂层的热红外发射率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凌云  龚荣洲  聂彦  何华辉 《光子学报》2006,35(12):1903-1907
根据Kubelka-Munk 模型和Mie散射理论,解出了涂覆在高发射率衬底上的红外涂层里的辐射传输方程(RTE),建立了涂层在热红外(8~14 μm)波段的发射率的计算模型.在运用铝粉粒子作为颜料粒子的情况下,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了涂层发射率与粒子半径、涂层厚度的关系,以及最优的粒子半径范围.  相似文献   
10.
FeCoBSiO2磁性纳米颗粒膜的微波电磁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交替沉积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了超薄多层的FeCoBSiO2磁性纳米颗粒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探针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薄膜的微结构和形貌特征.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四探针法、微波矢量分析仪及谐振腔法测量薄膜试样的磁电性能和微波复磁导率.重点对SiO2介质相含量、薄膜微结构对电磁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机理做了分析和探讨.结果 表明:这类FeCoBSiO2磁性纳米颗粒膜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和高频电磁性能,2GHz时的 磁导率μ′高于70,可以应用于高频微磁器件或微波吸收材料的设计.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膜 高频特性 复磁导率 磁控溅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