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110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高效毛细管电泳中样品在线预富集方法作了评述,包括瞬间等速电泳,反流速电泳,场放大进样,场放大排除基体和固相萃取等技术,引用文献81篇。  相似文献   
2.
窗口因子分析(WFA)是渐进过程二维数据解析的有力工具, 但信号中的噪声对解析结果有较强的干扰作用. 误差分析表明抽象因子分析(AFA)保留的噪声对解析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WFA算法, 并对模拟和实验HPLC-DAD数据进行了解析. 结果表明, 改进的算法能够很大程度地克服噪声的影响, 改善由噪声而导致的峰形畸变, 从而提高了WFA处理带噪声数据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多巴胺 (DA)和抗坏血酸 (AA)的吸收光谱在 2 0 0~ 30 0nm内重叠严重 ,但在电化学氧化状态下 ,DA的氧化产物在 2 10 ,30 0和 4 80nm有强吸收峰 ,AA的氧化产物在 2 0 0~ 4 0 0nm范围内吸收较弱且呈光滑平缓的斜坡。在此基础上 ,利用自行设计的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池建立了一种双波长光谱电化学法测定DA。测定条件为 pH 6 .2的磷酸盐缓冲液 (PBS) ,0 .6V (vs.Ag/AgCl)电极电位 ,双波长 318/ 2 93nm ,线性范围为 4 .0× 10 - 6 ~ 2 .0× 10 - 4mol·L- 1,检出限为 2 .0×10 - 6 mol·L- 1。对 6 .2 0× 10 - 5mol·L- 1DA进行 11次平行测定 ,平均相对偏差为 2 .6 %。与文献报道的吸光光度法相比 ,该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较为有效地消除了AA的干扰 ,回收率在 91.8%~ 10 0 .8%之间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现场透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高氯酸四苯基卟啉合锰(Ⅲ)在二氯乙烷溶液中电极氧化还原的机理,发现了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的证据,表明该锰(Ⅲ)卟啉的第一步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发生在金属中心上,生成锰(Ⅲ)卟啉,而第一步氧化反应是发生卟啉环上,生成锰(Ⅲ)卟啉环阳离子自由基。  相似文献   
5.
电分析化学中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电分析化学领域中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应用进展,引用文献65篇。  相似文献   
6.
六氰合铁酸铜钴在蜡浸石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电化学沉积的混合金属六氰合铁酸盐修饰电极作为电流型传感器的研究。针对六氰合铁酸盐修饰电极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不稳定性,采用混合金属电沉积的方法,成功地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所得到的修饰电极在 pH 4~10之间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电极的响应时间(t95%)为 0.5s,并对Fe3+/Fe2+电对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催化氧化峰电流与Fe2+的浓度在1.0×10-4~6.5×10-2mol/L范围内呈很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 1.4×10-6mol/L。  相似文献   
7.
受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屹梅  林祥钦 《分析化学》2002,30(10):1267-1271
综述了利用各种生物材料中的膜受体蛋白作为分子识别元件的受体生物传感器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从离体受体传感器、细胞受体传感器和神经组织受体传感器3个方面,讨论了它们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受体生物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共引用文献42篇。  相似文献   
8.
李志丽  林祥钦 《化学学报》1992,50(10):9048-952
在二氯乙烷溶液中,研究了氯离子存在下四苯基卟啉合锰,(TPP)Mn(III)ClO~4,各步电极氧化还原的过程机理,证明了Mn(II),Mn(III)中心都只有一个Cl^-配位,其结果使锰卟啉中心金属Mn(III)/Mn(II)的半波电位负和多约100mV,测定了Cl^-与Mn(III)中心的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2×10^4.  相似文献   
9.
刘宇  林祥钦 《应用化学》1998,15(2):44-47
用循环伏安与现场可见紫外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氯化4-特丁基苯氧基铁酞菁[(TbPc)Fe(Ⅲ)Cl]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其正电位区经历了两步氧化过程,对应于Fe(Ⅲ)/Fe(Ⅳ)以及Fe(Ⅳ)/阳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反应,负电位区还原过程经历了Fe(Ⅲ)/Fe(Ⅱ),Fe(Ⅱ)/Fe(Ⅰ)和Fe(Ⅰ)/阴离子自由基生成的3个步骤,阐述了配位效应对氧化还原机理的影响.指出Fe(Ⅳ)不寻常价态的出现,是阴离子Cl-的轴向配位对超常价态起到稳定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林祥钦  李志丽 《分析化学》1993,21(2):166-1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