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化学   219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58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1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品及催化剂中的痕量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立行  马波 《分析化学》1992,20(1):121-121
1 引言 张改兰、张振辉利用钒(V)在乙酸介质中于100℃下能催化溴酸钾氧化铬蓝黑R褪色,而建立了测定钒的最灵敏的催化分光光度法,其Sandell灵敏度为7.27×10~(-8)μg/cm~2。我们发现ng数量级的钒能在室温下催化上述反应,且共存物质的干扰限大幅度升高,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简化了操作,能满足石油加工工业对分析钒的要求。本文考察了室温下催化反应的条件及12种离子的干扰情况,成功地将该法应用于石油产品及催化剂中痕量钒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3~6ng/25ml,检测限为0.3ng/25ml。用0.1g样品能检测到3.0ppb钒。  相似文献   
4.
界面应力的正确评价是分析薄膜涂层材料力学特性的难题之一。利用镜像点法和Dirichlet等值性原理,本文推导了等厚双层薄膜涂层材料受表面集中力作用的平面问题理论解。该显式理论解是以固定在各镜像点上的局部坐标系下的Goursat应力函数的形式给出的。对应于高阶镜像点的应力函数,可通过递推的方法,从对应于低阶镜像点的应力函数求得,而且也易于计算机编程。随着镜像点阶数的增大,它与界面的距离也越来越大,因而相对应的应力函数对界面应力的影响越来越小。最后的算例表明,只需考虑前面有限个镜像点,便可获得足够精度的解。该理论解可作为格林函数,以求解复杂问题的理论解,也可用作边界元法的基本解,提高数值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One of the Prussian blue analogs, molecular magnet Cu3^Ⅲ [Fe^Ⅲ (CN)6]2.11.6H2 O, was investigated by Moessbauer spect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transition temperature was around Tc = 18.5 K from paramagnetic phase to ferromagnetic phase. The β value of the critical exponent is around 0.338 at magnetic ordering temperature.Therefore, the ferromagnetic coupling interaction of Cu-Fe cyanide could be clearly explained by spin wave theory.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对氘氚微球靶的更高要求,新研制了一套能制备15.0MPa氘氚玻璃微球靶系统,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继碳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的发现,1992年R.Tenne等首次在Nature上发表了具有类富勒烯和纳米管结构的WS_2,开创了非碳无机类富勒烯(Inorganic Fullerene-like,简称IF)纳米化合物研究的新领域。由于具有与富勒烯碳或碳纳米管相类似  相似文献   
8.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吸附态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量了吡啶分子在电化学处理的银表面和亚甲基蓝分子在硝酸刻蚀银表面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对SERS谱线的分析结果表明,吡啶分子在较低的表面吸附分子密度时倾向于平躺方式;而在较高的表面分子密度时,则倾向于向垂直吸附态转化.亚甲基蓝分子在较低浓度时主要是平躺吸附,随Cl-浓度的增加,亚甲基蓝从“平躺”吸附态转向“站立”吸附态.  相似文献   
9.
自Chiang等[1]发现富勒醇可以清除*OH以来, C60衍生物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的研究备受关注[2,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氧自由基, 可以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其它自由基, 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4]. 及时清除过剩的O-*2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NH_2基态和激发态的SAC-CI和量子拓扑方法研究郑世钧,蔡新华,宋天乐,孟令鹏,中迁博,波田雅彦(河北师范学院化学系,石家庄,050091)(京都大学工程学院京都,日本)关键词SAC-CI方法,激发态,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用量子拓扑学方法研究激发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