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03篇
  免费   3678篇
  国内免费   3732篇
化学   43879篇
晶体学   782篇
力学   1593篇
综合类   358篇
数学   12358篇
物理学   17443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610篇
  2021年   1047篇
  2020年   1130篇
  2019年   1113篇
  2018年   1358篇
  2017年   1394篇
  2016年   2316篇
  2015年   2081篇
  2014年   2195篇
  2013年   4390篇
  2012年   4244篇
  2011年   4376篇
  2010年   3158篇
  2009年   2995篇
  2008年   4149篇
  2007年   3815篇
  2006年   3584篇
  2005年   3444篇
  2004年   2834篇
  2003年   2345篇
  2002年   2097篇
  2001年   1779篇
  2000年   1756篇
  1999年   1164篇
  1998年   861篇
  1997年   772篇
  1996年   915篇
  1995年   694篇
  1994年   765篇
  1993年   712篇
  1992年   725篇
  1991年   597篇
  1990年   654篇
  1989年   524篇
  1988年   503篇
  1987年   497篇
  1986年   459篇
  1985年   576篇
  1984年   554篇
  1983年   427篇
  1982年   419篇
  1981年   433篇
  1980年   379篇
  1979年   352篇
  1978年   325篇
  1977年   317篇
  1976年   324篇
  1974年   286篇
  1973年   30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以咪唑衍生物为配体,通过水热合成法与钴离子制备出两个配位聚合物:{[Co(DTA)(1,4-DIB)(H2O)]·H2O}n(1)和[Co(DTA)(1,3-BMIB)]n(2)(1,4-DIB=1,4-二(1H-咪唑-1-基)苯; 1,3-BMIB=1,3-二(4-甲基-1H-咪唑-1-基)苯;H2DTA=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射、热失重、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固体紫外-可见光谱等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证实配合物1和2是通过二维结构堆积成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粉末衍射测试则显示两个配合物在水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固体紫外-可见光谱显示两个配合物属半导体材料,对紫外-可见光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在光催化实验中,配合物1和2可加快亚甲基蓝的降解速度。  相似文献   
3.
Reactivity studies of the GeII→B complex L(Cl)Ge⋅BH3 ( 1 ; L=2-Et2NCH2-4,6-tBu2-C6H2)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n the GeII→B donation. N-coordinated compounds L(OtBu)Ge⋅BH3 ( 2 ) and [LGe⋅BH3]2 ( 3 ) were prepared. The possible tuning of the GeII→B interaction was proved experimentally, yielding compounds 1-PPh2-8-(LGe)-C10H6 ( 4 ) and L(Cl)Ge⋅GaCl3 ( 5 ) without a GeII→B interaction. In 5 , an unprecedented GeII→Ga coordination was reveal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complemented by a theoretical study focusing on the bonding in 1 − 5 . The different strength of the GeII→E (E=B, Ga) donation was evaluated by using energy decomposition analysis. The basicity of different L(X)Ge groups through proton affinity is also assessed.  相似文献   
4.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involved a flow injection strategy using a mini-column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fluorescent detection (λex of 283 nm,...  相似文献   
5.
Meccanica - In this work we study, from the numerical point of view, a one-dimensional thermoelastic problem where the thermal law is of type III. Quasi-static microvoids are also assumed within...  相似文献   
6.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明胶和MOF(Cu)@biochar为原料,采用简单有效的冷冻干燥方法制备了(CMC/Gelatin/MOF(Cu)@biochar)杂化气凝胶,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MOF(Cu)@biochar含量、pH和不同的盐水溶液对杂化气凝胶溶胀行为的影响;以该气凝胶负载氯化铵,制备了一种新型缓释肥料(SRF),并研究了含2%(wt)SRF的沙性土壤的保水能力;SRF在土壤中第30天的累积释放率为79.4%;肥料在土壤中释放符合非Fickian扩散和阳离子交换的协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大尺寸低缺陷碳化硅(SiC)单晶体是功率器件和射频(RF)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物理气相传输(physical vapor transport, PVT)法是目前生长大尺寸SiC单晶体的主要方法。获得大尺寸高品质晶体的核心是通过调节组分、温度、压力实现气相组分在晶体生长界面均匀定向结晶,同时尽可能减小晶体的热应力。本文对电阻加热式8英寸(1英寸=2.54 cm)碳化硅大尺寸晶体生长系统展开热场设计研究。首先建立描述碳化硅原料受热分解热质输运及其多孔结构演变、系统热输运的物理和数学模型,进而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加热器位置、加热器功率和辐射孔径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及其规律,并优化热场结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通过优化散热孔形状、保温棉的结构等设计参数,电阻加热式大尺寸晶体生长系统在晶锭厚度变化、多孔介质原料消耗的情况下均能达到较低的晶体横向温度梯度和较高的纵向温度梯度。  相似文献   
8.
Set-Valued and Variational Analysis - In a Hilbert framework ℌ, we study the convergence properties of a Newton-like inertial dynamical system governed by a general maximally monotone...  相似文献   
9.
10.
移动加热器法(THM)生长碲锌镉晶体时,界面稳定性对晶体生长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建立了THM生长碲锌镉晶体的数值模拟模型,讨论了Te边界层与组分过冷区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物理场、Te边界层与组分过冷区进行仿真研究,最后讨论了微重力对物理场分布的影响,并对比了微重力与正常重力下的生长界面形貌。模拟结果表明,Te边界层与组分过冷区的分布趋势是一致的,在不同生长阶段,流场中次生涡旋的位置会发生移动,从而导致生长界面的形貌随着生长的进行发生变化,同时微重力条件下形成的生长界面形貌最有利于单晶生长。因此,在晶体生长的中前期,对次生涡旋位置的控制和对组分过冷的削弱,是THM生长高质量晶体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