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359篇
化学   544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60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68篇
物理学   3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1100℃制备了钙钛矿型非计量系列物Sr_(1-x)Bi_xFeO_(3-y),与文献相比,明显具有温度低、时间短、能耗少的特点。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得其化学式及Fe离子的平均价态,用XRD、交流阻抗、IR、Mossbauer谱等方法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质,该类化合物具有Pm3m对称性和半导体性质,铁离子会产生电荷歧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温下恒流和恒压电晕充电、充电后的等温表面电位衰减、热刺激放电和扫描电镜等实 验手段研究了恒流和恒压电晕充电技术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薄膜驻极体驻极态的影响.与恒压电晕充电相比较,恒流电晕充电时由于流过薄膜的电流恒定,增加了注入电荷在多孔结构厚度方向界面处的俘获概率,使沉积电荷密度上升,改善了驻极体的储电能力.然而,这些位于不同层深多孔界面处的俘获电荷在这类功能膜储存或使用过程中,经外激发从脱阱位置 以跳动(hopping)模式输运至背电极的路径相对缩短将导致脱阱电荷衰减较快. 关键词: 恒流电晕充电 聚四氟乙烯多孔膜 驻极体 电荷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在四氢吠喃中通过金属锡促进Q_澳代酷与二硒醚反应生成a一硒代酷,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良好.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本文研究了一类误差是L~p_混合的线性模型与非参数回归模型,在免去了文献中对模型所施加的“误差绝对值的p次方一致可积”这一限制条件后,仍得到了估计量的p阶平均相合性. 定义1 设p≥1,(X_n,n≥1)为定义在概率空间(Ω,F,P)上的L~p-可积的随机变量列,{F_n,-∞相似文献   
5.
包科达 《物理学报》1992,41(5):833-840
本文应用有效介质理论(EMT),研究含椭球包体的多相复合介质中的导电性。建议用各向异性因子m估计非均匀系统的局域各向异性,并给出一个计算此情况下有效电导率张量的公式。对于椭球包体取向完全无序的介质,建议以介质的几何结构因子Ii(i=χ,y,z)估计组成包体的颗粒之间的近场效应。研究表明,结构因子Ii与包体的退极化因子ni(i=χ,y,z)之间存在简单的关系。EMT的计算结果表明,抻长的椭球包体(b/α≈0.2)和压扁的椭球包体((b/α≈7—8)是导致渗流阈值对c1*=0.17的两种主要几何结构。初步的理论分析表明,由这两种几何形状产生渗流的共同机制是在介质中形成“无穷”长的链状集团。  相似文献   
6.
采用sol—gel法,分别在不同温度下退火2h,制得一系列纳米氧化物La0.68Pb0.32FeO3粉体,并测定了该材料对乙醇的气敏性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所得样品逐渐向单一钙钛矿结构转化。应用Scherrer公式对退火温度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的样品粒径进行了计算,样品粒径依次为11.5,13.6,16.4,20.0,25.3nm。这说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粒径逐渐增大。对乙醇气敏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材料对乙醇的最佳灵敏度先升高、又降低,退火温度为800℃的样品最佳灵敏度达到51.7。  相似文献   
7.
包士敏 《化学教育》2003,24(7):85-86,95
本文通过在对化学与哲学关系的分析,以二者的联结处为切入点,结合实例,提出了”化学哲学”这一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使化学的学习、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走向理性化,从而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不断促进化学科学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温和条件下的溶胶-凝胶技术,成功制备了阴离子交换-反相混合模式硅胶基质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通过调整反应液中不同前体的比例,优化了整体柱的制备条件.通过扫瞄电镜,对柱床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实验发现,所制备的整体柱电渗流的方向和大小可随流动相pH值的改变而改变,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具有从阴极流向阳极的电渗流;当流动相pH值升至约7.5时,电渗流方向发生了反转(由阳极流向阴极).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用所制备的整体柱对所考察的酸性(中性)化合物实现了快速分离,并获得了高达160,000 N/m的柱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将罗丹明S应用于镉的荧光熄灭法测定,由于PVA-124的稳定作用,克服了罗丹明类试剂常须经萃取测定操作繁杂之不足。在加入各种试剂后,直接进行水相荧光测定。方法简便、灵敏,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0.
 钼基分子筛催化剂,由于不同分子筛的孔道大小及孔道形状不同\r\n,对甲烷芳构化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具有8元环孔道结构的小\r\n孔ERS-7分子筛没有催化活性,说明甲烷的芳构化反应离不开分子筛孔\r\n道的择形作用,较小的孔道中不能生成苯等芳烃.具有10元环孔道结构\r\n的ZSM-5,ZSM-11和ZRP-1三种分子筛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但由于\r\n其孔道大小及孔道形状的差别在催化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具有1\r\n0元环和12元环孔道结构的MCM-22分子筛,尤其对苯等轻芳烃而言,催\r\n化性能最佳.具有12元环孔道结构的JQX-1以及中孔分子筛SBA-15,\r\n虽然具有一定的催化性能,但活性较低.研究结果表明,孔道大小与苯\r\n分子动态直径相近或孔道稍大的分子筛是催化甲烷芳构化反应的良好载\r\n体,孔道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苯和萘等芳烃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