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7篇
化学   108篇
物理学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对酯碱性水解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热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芳香酸酯和正脂肪酸酯在表面活性剂DTAB、TTAB、CTAB、SDS、Brij35、TritonX-100胶束中的碱性水解反应。阳、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对酯的碱性水解均有禁阻作用。讨论了胶束对酯碱性水解禁阻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DSB显著提高羧酸盐驱油体系抗钙镁离子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工业品级的天然混合长链烷基羧酸盐(SDC)以及与3-(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2-羟基-丙磺酸(DSB)复配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ITFmin), 分别得出其抗钙镁离子的能力为400和5000 mg/L. 选择试剂级十二烷基羧酸钠与DSB复配, 测定了不同配比溶液的表面张力值和临界胶束浓度cmc, 结合长链烷基脂肪酸与钙离子的溶度积Ksp, 分析了对不溶性长链烷基羧酸盐形成的影响. 根据现场驱油体系配方, 计算了两者在溶液中的摩尔配比为4:1时的十二烷基羧酸盐在胶束中的摩尔分数xm1为0.51, 相互作用参数βm值为-3.11, 反映了两者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 对由1个十二烷基羧酸分子、1个DSB分子及1个二价钙离子组成的模型复合物进行了能量计算和电荷分布计算, 得出在长链烷基羧酸盐和DSB两者混合胶束的界面层中存在负电荷空穴, 提出二价金属离子被络合的模型, 合理地解释了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3.
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ASP(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油体系溶液与模拟原油混合,研究该体系的相行为和界面张力的变化情况,并应用粒度分析仪和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中间混合层的粒径分布及其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中间混合层的体积随各组分的浓度变化而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间混合层与油相和水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均能达到超低.特别是得到了冷冻蚀刻电子显微镜照片, 并提出中间混合层为胶束、微乳液、乳状液等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共存体系,其中微乳液结构占主要地位.这对丰富表面活性剂的理论研究及探讨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无机电解质KBr存在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3)硫酸钠(SDES)水溶液中胶束的生长和结构。通过测量体系的稳态剪切粘度(η)和应力(σ)关系,得到零剪切粘度(η0)、复合粘度(|η^*|)、动态模量[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平台模量(G0)、结构松驰时间(τ)等流变学参数,并应用Cox-Merz规则和Cole-Cole图,发现在SDES/KBr体系中可以形成蠕虫状胶束网络结构,体系为假塑性流体,偏离Maxwell模型,具有非线性粘弹性,没有单一的结构松驰时间。  相似文献   
5.
分别在水溶液中和W/O型CTAB/正戊醇/异辛烷/水微乳液体系中研究了测定SOD酶活性的邻苯三酚法,发现在反向微乳液中,"小水池"的低介电常数和pH抑制了底物超氧化物阴离子O2-·的产生.只有提高外加缓冲液的pH或"小水池"的水化度,才能得到所需浓度的O2-·,从而初步解决了在微乳液中SOD作用底物的产生问题,为在微乳液中准确测定SOD酶活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十二烷基甜菜碱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表面张力测定和13CNMR、ESR波谱研究了十二烷基甜菜碱(C12BE)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相互作用.表面张力测定表明,在pH=6.5及NaCI存在下,C12BE与PVP之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可形成C12BE/PVP复合物,且C12BE-PVP混合溶液的β-lgc曲线出现2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时C12BE浓度c1(C12BE-PVP开始缔合)低于C12BE的cmc值;而第二个转折点时C12BE浓度c2(C12BE-PVP缔合达饱和)大于cmc值.(c2─c1)与PVP浓度呈线性关系.PVP降低C12BE胶束化标准自由能(△G0)随PVP浓度增加而增大.13CNMR测定表明,PVP骨架上α-CH、β-CH2和吡咯环上与N相连的亚甲基吸附于C12BE胶束表面的碳氢链部位,屏蔽了C12BE胶束表面碳氢链与水的接触.ESR波谱表明,PVP-C12BE聚集体"界面"的粘度高于C12BE胶束"界面"的粘度.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酰胺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粘度和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研究了PAM与R12SO3Na-R11COONa混合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AM可与混合表面活性剂形成复合物,从而使体系表现出典型聚电解质的粘度行为。可能的机理是,以疏水力形成的R12SO3^-—R11COOH(Na)预胶束或二聚体通过PAM-R11COOH间的氢键力相结合。进而使大分子链上带有大量负电荷,静电斥力引起大分子链伸展,因而产生电粘效应。  相似文献   
8.
Middle-phase microemulsions of green surfactant alkyl polyglucosid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emulsions are important organized molecular assembles in surfactant solutions and are used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tertiary oil recovery, pharmaceutics, cosmetics, nanoparticle synthe-si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 more commonly used nonionic surfactants to produce micro- emulsions are the ethylene oxide-based compounds (CiEj). In recent years alkyl polyglucosides have been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producing microemulsions[17]. Alkyl polyglucosides (APG), which are widely…  相似文献   
9.
LSmn系列表面化学性质与胶束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 研究了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LSmn)系列表面活性剂LS36、LS45、LS54在溶液表面吸附和形成胶束的热力学函数随温度的变化. 给出了它们在水溶液中的二组分相图.结果表明, LS36、LS45、LS54的表面活性都较高. 在25~50 ℃范围内, 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平衡表面张力分别在4.44×10-6~17.3×10-6 mol•L-1和30.1~33.5 mN•m-1之间, 表面吸附和形成胶束的自由能分别在-40.0~-49.5 kJ•mol-1和-27.2~-33.1 kJ•mol-1之间.不论是在溶液表面吸附还是形成胶束均为熵驱动过程.其中LS36由于含具有亲水能力较强的聚氧乙烯基团(EO)成分较低, 因此不论其浊点还是其表面吸附和形成胶束的热力学函数均与LS45、LS54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链长溴代烷烃和N-甲基咪唑反应得到1-烷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室温下用溶剂蒸发法得到了单晶,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化合物采用双分子层结构,水分子参与结构的形成,整个化合物由交叉的线性烷基链、咪唑头基、溴离子和水分子组成,溴离子和水分子之间较强的氢键作用在(010)方向上形成了一个无限的O-H···Br氢键链.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研究了其液晶行为,证明其一水合物为近晶相热致液晶.液晶区域的温度范围较宽说明水分子起到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