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纳米PbO2修饰电极电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旋转圆盘电极对纳米PbO2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表明由于电极表面PbO2晶粒呈纳米结构,使纳米PbO2修饰电极表面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表面活性中心,良好的导电性及宏观隧道效应,使得纳米PbO2修饰电极对苯酚有很好的氧化催化性能,用安培法测定了多种有机物在纳米PbO2修饰电极上的电流响应,实验表明,纳米PbO2修饰电极可以作为分析传感器用于有机化合物的测定中.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Cr(Ⅵ)在纳米TiO2-有机物体系中的光催化还原效果,考察了起始浓度,pH值,催化剂投加量、温度,共存有机物等因素对Cr(Ⅵ)光解速率的影响,揭示了Cr(Ⅵ)多相光催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酸性条件最有利于Cr(Ⅵ)的还原,在低光强下增加温度可以适当提高Cr(Ⅵ)的还原速率,催化剂的投加量存在一最佳值,溶液中有机物的存在可以作为光生空穴的捕获剂而提高Cr(Ⅵ)的光催化还原效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以纳米PbO2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的安培检测器,用流动注射法快速检测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根据纳米PbO2修饰电极催化氧化电流的大小测定样品的COD值,在50-1 200 mg/L COD的范围内,电流响应与标准水样中的CODCr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 mg/L.该法不需对水样进行预处理,不使用有毒试剂,无二次污染,具有快速、简便、进样量少及工作电极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与CODCr国家标准分析法对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The effect of Ce(Ⅲ) on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deposited film of lead dioxide was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and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e-doped PbO2 film consisted of a mixture of α- and β-phase of PbO2. Ce doping changed the size of PbO2 crystal grains and made the crystallite size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in the nanometer range. Owing to the formation of nanometer-structured grains,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s and activity sites of the electrode surface were increased, henc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e-doped PbO2 electrode was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undoped PbO2 electrode.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光催化氧化体系用于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KMnO4能获得光生电子从而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氧化能力的原理,建立了一种用纳米ZnO-KMnO4协同体系光催化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新方法,探讨了催化氧化测定COD的机理,考察了测定COD的最佳反应条件.COD值浓度在1.5~10mg/L范围内与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5mg/L.用本方法测定实际水样,结果和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法(CODMn法)相符.  相似文献   
6.
利用GEANT4程序对复旦大学单粒子微束的毛细管准直过程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前采用的1 m孔径、1 mm长度的毛细玻璃管准直器能够引出峰值能量2.2 MeV、能量分辨130 keV、束径2.4 m的质子微束,可达到装置对微束能量与束径分辨的设计指标,从理论上明确了毛细管准直微束引出的可行性。针对影响入射目标细胞微束品质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微束品质与准直系统和入射束流各状态参数的依赖关系,为毛细管准直微束的引出与优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文钊  唐兴华  李嘉庆  施立群 《物理学报》2013,62(19):195202-195202
运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 在氘氩混合气氛中制备了含氘碳钨共沉积薄膜. 利用离子束分析方法[卢瑟福背散射(RBS)和弹性反冲(ERD)]对薄膜样品的厚度、成分、 氘含量等进行了分析; 利用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分别分析了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态. 离子束分析发现, 氘原子更易被碳原子俘获位俘获, 并且氘含量会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其他镀膜条件固定的情况下, 不同混合气体压强下薄膜样品中的氘浓度在5.0 Pa处有一个峰值; 拉曼光谱分析显示, 沉积温度从室温升高到725 K时, 碳钨共沉积层中的类石墨化成分增加, 同时, 非晶化的程度也加剧;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薄膜表面被腐蚀的痕迹消失, 但是由于应力的改变表面出现了多处的凸起. 关键词: 氘滞留 碳钨共沉积 射频磁控溅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