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建立一种茶鲜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采取日照市2个主要茶叶产区60个茶园的茶鲜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优化模型进行预测。茶多酚的参考值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和一阶导数处理光谱,能够有效消除光谱中的噪音及非目标因素的影响。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选择了针对目标组分茶多酚的200个信息变量,简化了模型。同时,采用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PLS)两种建模方法进行预测,其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及剩余预测偏差(RPD)分别为0.6158、0.6743和4.7238、4.314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14和0.9451。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电泳脉冲安培检测药物制剂中的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毛细管电泳三脉冲安培检测技术,同时测定了氨基酸注射液中具有电活性的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研究了三脉冲电位及时间、电解液的浓度、酸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电泳分离和检测的影响,得到了最优测定条件。以铂微盘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三脉冲电位为:E1-900mV,t1100ms;E2700mV,t2100ms;E3950mV,t3100ms,在15mmol/L的磷酸盐(pH=11)缓冲溶液中,上述两组分在10min内完全分离。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0-3~5×10-7mol/L和1×10-3~8×10-7mol/L,检出限分别为0.25μmol/L和0.17μmol/L(S/N=3);平行进样的峰电流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9%和3.3%(n=7)。  相似文献   
3.
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L-半胱氨酸在金电极表面形成自组装膜的机理及其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 L-半胱氨酸分子在金电极表面有特性吸附,而且在等电点pH附近因静电引力和氢键作用形成分子对,从而自组装形成双层膜.该膜电极在0.2 mol•L-1的醋酸缓冲溶液中,于-0.2~0.5 V(vs SCE)间CV扫描出现了一对稳定的氧化还原峰,并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pH=7.4的Tris-HCI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粘度法研究了白藜芦醇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在生理条件下,白藜芦醇可以与ctDN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运用双倒数法求出了白藜芦醇与ctDN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白藜芦醇能有效猝灭吖啶橙(AO)-DNA体系的荧光,猝灭方式为生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粘度法实验证明ctDNA溶液的粘度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果表明,白藜芦醇与DNA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其键合模式为经典的插入方式。  相似文献   
5.
傅崇岗  苏昌华  单瑞峰 《分析化学》2004,32(10):1349-1352
金电极表面对L 半胱氨酸 (L Cys)有特性吸附 ,而L Cys分子在等电点pH附近因静电引力和氢键作用形成分子对 ,从而在电极表面自组装形成L Cys双层膜。L Cys修饰金电极对抗坏血酸 (A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对AA进行了测定 ,氧化电流与AA的浓度在 1.0× 10 -3 ~ 4× 10 -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相关系数为 0 .9981;检出限为 4× 10 -7mol/L。用于药片中AA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