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98篇
  免费   4235篇
  国内免费   7403篇
化学   14520篇
晶体学   1009篇
力学   1395篇
综合类   891篇
数学   3210篇
物理学   971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622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672篇
  2019年   607篇
  2018年   578篇
  2017年   834篇
  2016年   666篇
  2015年   976篇
  2014年   1103篇
  2013年   1561篇
  2012年   1524篇
  2011年   1690篇
  2010年   1611篇
  2009年   1767篇
  2008年   2090篇
  2007年   1805篇
  2006年   1730篇
  2005年   1480篇
  2004年   1215篇
  2003年   919篇
  2002年   861篇
  2001年   949篇
  2000年   1002篇
  1999年   629篇
  1998年   329篇
  1997年   270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29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75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端芯片制造所需要的极紫外光刻技术位于我国当前面临35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之首.高转换效率的极紫外光源是极紫外光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采用双激光脉冲打靶技术实现较强的6.7 nm极紫外光输出.首先,理论计算Gd18+—Gd27+离子最外层4d壳层的4p-4d和4d-4f能级之间跃迁、以及Gd14+—Gd17+离子最外层4f壳层的4d-4f能级之间跃迁对波长为6.7 nm附近极紫外光的贡献.其后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双脉冲之间延时的逐渐增加,波长为6.7 nm附近的极紫外光辐射强度呈现先减弱、后增加、之后再减弱的变化趋势,在双脉冲延时为100 ns处产生的极紫外光辐射最强.并且,在延时为100 ns处产生的光谱效率最高,相比于单脉冲激光产生的光谱效率提升了33%.此外,发现双激光脉冲打靶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弱等离子体的自吸收效应,获得的6.7 nm附近极紫外光谱宽度均小于单激光脉冲打靶的情形,且在脉冲延时为30 ns时刻所产生的光谱宽度最窄,约为单独主脉冲产生极紫外光谱宽度的1/3.同时...  相似文献   
2.
掺杂是调控金刚石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温度梯度法,在5.6 GPa、1 312 ℃的条件下,选用Fe3P作为磷源进行磷掺杂金刚石大单晶的合成。金刚石样品的显微光学照片表明,随着Fe3P添加比例的增加,金刚石晶体的颜色逐渐变深,包裹体数量逐渐增加,晶形由板状转变为塔状直至骸晶。金刚石晶形的变化表明Fe3P的添加使生长金刚石的V形区向右偏移,这是Fe3P改变触媒特性的缘故。红外光谱分析表明,Fe3P的添加使金刚石晶体中氮含量上升,这说明磷的进入诱使氮原子更容易进入金刚石晶格中。激光拉曼光谱测试表明,随着Fe3P添加比例的增加,所合成的掺磷金刚石的拉曼峰位变化不大,其半峰全宽(FWHM)值变大,这说明磷的进入使得金刚石晶格畸变增加。XPS测试结果显示,随着Fe3P添加比例的增加,金刚石晶体中磷相对碳的原子百分含量也会增加,这意味着添加Fe3P所合成的金刚石晶体中有磷存在。  相似文献   
3.
4.
利用平面动力系统方法的分支理论,研究了Boussinesq方程,通过对Boussinesq方程进行行波变换,得到了相应行波系统的首次积分和平衡点,给出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的相图,证实了Boussinesq方程存在孤立波解和周期波解。  相似文献   
5.
6.
许家喜  陈宁 《化学教育》2022,43(4):112-116
环加成反应、环合反应、电环化反应与环化反应都是合成有机环状化合物的成环反应,它们描述的反应类型完全不同。但是,它们却经常被误用或者混用。阐述了这4类反应的区别,希望能够从教学上明确这4类反应,从源头为将来的有机化学工作者建立起准确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法熔制具有金色星点的微晶玻璃,制备过程无需热处理.利用DSC-TG、XRD、SEM、EDS、TEM、BSE、FTIR和热膨胀研究该微晶玻璃配合料的高温熔制过程和不同熔制温度、保温时间对微晶玻璃晶体含量、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配合料在850℃生成钙铝黄长石晶体并在1010℃逐渐转变为辉石,配合料在1200℃时大量熔化,仅含有熔点较高的正方铬铁矿石,随着温度的升高,正方铬铁矿溶解,玻璃液中析出绿铬石晶体;晶体含量随着熔制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壳聚糖(CS)为生物模板,采用低温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多层状碱式碳酸锌(ZCHO)微晶.采用XRD、SEM和TG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态和热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个ZCHO微晶颗粒均是由许多ZCHO纳米片构成的.添加适量的CS对形成多层状ZCHO微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热重分析结果表明,CS辅助得到的碳酸锌微晶热稳定性较高.等温吸附实验表明,在室温下,多层状ZCHO微晶能有效脱除水体中的Cu2,去除量与浓度关系符合Freundlich模型.最后讨论了多层状ZCHO微晶大容量去除Cu2+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
Our previous discovery suggested that substituents on the 1,7 positions delicately modulate the sensing ability of the meso-arylmercapto boron-dipyrromethene (BODIPY) to biothiols. In this work, the impact of delicate modulations on the sensing ability is investigated. Therefore, 1,7-dimethyl, 3,5-diaryl substituted BODIPY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and its conformationally restricted species with a meso-arylmercapto moiety ( DM-BDP-SAr and DM-BDP-R-SAr ) as selective fluorescent probes for Cys. Moreover, the lysosome-target probes ( Lyso-S and Lyso-D ) based on DM-BDP-SAr carrying one or two morpholinoethoxy moieties were developed. They were able to detect Cys selectively in vitro with low detection limits. Both Lyso-S and Lyso-D localized nicely in lysosomes in living HeLa cells and exhibited red fluorescence for Cys. Moreover, a nove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chanism was proposed from the calculations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The probes may go through intersystem crossing (from singlet excited state to triplet excited state) to result in fluorescence quenching.  相似文献   
10.
High pressure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hase transition of MoTe2 in experiment, but the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 In this work, we show by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hat the phase transition is suppressed and 1T phase becomes more stable under high pressure,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pressure-induced change of the interlayer band occupancies near the Fermi energy. Specifically, the interlayer states of 1T phase tend to be fully occupied under high pressure, while they keep partially occupied for the Td phase. The increase of the band occupancies makes the 1T phase more favorable in energy and prevents the structure changing from 1T to Td phase. Moreover, we also analyze the superconductivity under high pressure based on BCS theory by calculating the density of states and phonon spectra. Our results may shed some light o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layer band occupancy and crystal stability of MoTe2 under high pres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